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

北青报:这几天,《女士的品格》正在播出,聚焦女性职场和生活,还探讨了生育话题。为什么要聚焦女性生育这样的题材?

赵冬苓:现在职场女性的生育焦虑由来已久。你不可能看不到这个问题,每天在网络上都能看到职场女性在说,进入职场以后生孩子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包括生不生、生了以后怎么办等,压力很大。我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创作了这个剧本。

北青报:关于女性生育,究竟有哪些难题?

赵冬苓:女性在进入职场前就会面临一个现实,就是被用人单位问到“生不生孩子”这一话题。进入职场后,女性一旦怀孕,还要面临工作怎么办的问题,比如你要暂时离开职场,你的位子会不会被别人抢走?生了孩子后,还要面临育儿支出怎么办等问题。

另外,女性生孩子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一些广告公司、商务公司等大部分员工都是女性,如果大家齐步走都要生孩子,这个企业确实负担很重。这也是企业和生育女性“斗智斗勇”的原因,一些企业在招员工的时候会千方百计把要生孩子的女性排除在外,女性就千方百计要进来,有的采取隐婚隐育的方式。

总之,关于女性生育的话题,要探讨的太多了。这也是创作这个剧本的原因。

开机量降低就必须拼质量

北青报:说到女性题材,还有一部电视剧《幸福到万家》,您也是编剧。很多人都评价,这部电视剧真实又接地气?您怎么看待现在很多观众说的国产剧都有“悬浮感”这个现象?

赵冬苓:我是一个比较关注现实问题的人,你关注到了一些问题,你又是一个有心人,把它记下来了,写作品的时候自然就出来了。

当电视剧变成工业化产品的时候,国产剧的“悬浮感”就不可避免。悬浮的作品有一些是编剧团队创作出来的。另外,在工业化体系的生产中,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类作品也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需求。

北青报:现在是不是有一种趋向,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

赵冬苓:我觉得这两年各大平台都在降本增效。你可以注意到,开机量大幅度降低了,过去一年都拍一万多集,现在可能几千集甚至还要更低。在这种前提下,大家就必须拼命拼质量。

现在很多平台说,要拍就拍S级的电视剧,过去A级的、B级的可能也就拍了,现在一些平台就选择不拍了。在这种选择中,现实主义题材有强大的生命力。

北青报:《幸福到万家》中,何幸福结婚的时候出现了婚闹,您对恶俗婚闹怎么看?

赵冬苓:我都觉得应该禁止的。这个事情太恶劣了,而且越闹越过分,我写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它作为开场的第一个事件。我觉得这个事情太恶劣,一些地区闹得非常过分。

其实我对彩礼在一定程度上抱着容忍的态度的。因为彩礼是和一个现实情况结合在一起的,那就是一个女孩出嫁后,对娘家来说是辛辛苦苦养大一个女孩后,到了婆家之后是为婆家出力去了,娘家要一部分补偿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是,婚闹实在是太恶劣了,应该通过乡规民约等进行禁止。

写剧本前进行实地走访

北青报:去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热,就是您担任编剧的《警察荣誉》。您认为,《警察荣誉》这部电视剧和传统拍摄警察的电视剧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赵冬苓:过去大部分写警察,都是锄大奸、惩大恶,都是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我们把警察还原成了普通人,《警察荣誉》中没什么坏人,但是也几乎没有一个“伟光正”的英雄形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小心思,《警察荣誉》第一次做到了全员都说人话、办人事。

北青报:您是接触了大量民警吗?会拍第二部吗?

赵冬苓:是的。我们在济南走了5个派出所一个刑警队。我在写第二部的时候接触了大量的警察。应该会拍第二部,初稿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什么时候拍还待定。

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本版统筹/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