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怡颜悦在这周的《脱口秀大会5》被淘汰了。

和她们被剪得稀碎,不再完整的段子放在一起,看得她姐倍感惋惜。

必须承认,这是她们一直以来坚持表达的又一个“副产品”。

恰似这季淘汰后采,她们留下的告别。

“人生就是一场黑幕,揭开它。”

“(虽然)下次也不一定能行,但是我还是去努力。”

图源:《脱口秀大会》

脱口秀的舞台上,颜怡颜悦不是最好的,最炸场的,却是特别的。

这种“特别”,贯彻她们的全部。

从文本,风格,表达,甚至到她们的存在本身。

今天她姐想好好聊聊她们。

引人质疑节目“一剪没”的,除了颜怡颜悦那短得不甚合理的表演时长。

还有她俩在淘汰感言时,提到的自己这次段子的创作理念。

她说她们第四期段子的主题是关于“去欲望”和“欲望的再生产”。

而这个主题,在观众看到的版本里,并没有得到呈现。

以颜怡颜悦的经验和一贯的水平来说,这是一个挺反常的情况。

图源同上

以浅白的文本,细腻有层次地包裹一个尖锐的社会母题。

这是颜怡颜悦出道以来一贯的风格。

也是她们的段子虽然没法如杨笠温柔一刀,但却耐品的原因。

因为她们文本中隐藏的信息量往往更丰富。

时常暗刺满布,又不阉割时事性。

图源:同上

脱口秀演员,有的靠表演,有的靠结构,有的靠语感节奏,有的靠文本,有的靠内部梗。

颜怡颜悦显然是文本取胜的类型。

在主打“好笑就行”,主动以自嘲代替批判,以娱乐替代社会性和思考性的笑果系脱口秀里,颜怡颜悦是比较纯粹守拙的“社会派”。

正如王尔德说,如果你想对世人讲真话,最好的方式是开玩笑。

脱口秀一个很重要的,但很可惜在近几年的表演中一直被阉割的功能,正是刺世。

而这一在笑果系脱口秀里,几乎已经看不到的功能,只有颜怡颜悦的表演中,还在尽力保留。

没有哪个脱口秀演员,还敢在2022年的线上脱口秀舞台上,讲今年烧烤店那桩事吧?

除了颜怡颜悦。

图源网络

也没有哪个脱口秀演员,敢把王冰冰和徐嘉余那桩事写进段子里。

嗯,还是除了颜怡颜悦。

图源:豆瓣

她们的段子风格,常常是内涵性大于娱乐性,精巧大于表演,文本优于感染性。

这也是她们段子最大的魅力。

也是最大的争议来源。

争议的来源,正是那一句——

“高级有什么用,可是不好笑啊。”

甚至有人直言“脱口秀大会就是笑话大会,不好笑说什么都没用”。

可是双胞胎真的不好笑吗?

我们大可以看一下双胞胎的一些文本。

她们的段子,往往是以小见大,从女性的生活细节,带到深入的社会议题。

比如,“为什么女生夏天的衣服不能有口袋,口袋又不是祖坟”。

看似夸张跳跃,其实本质都指向了同个议题——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都在忽略女性“人”的属性,强调女性的“装饰品”属性。

图源网络

又比如去年出圈的那个“做个人呐”的段子。

“有些男人,就喜欢幻想一个默默为他付出的女人。他一回到家,就有好吃的好喝的,他就只要躺着。”

“我觉得,他想回的不是家,是他妈妈的肚子。那种好日子,一个人一辈子只能过10个月,出生以后,就过不了了。”

“因为他要做个人呐。”

图源同上

看似是一句无厘头的骂,实则也是双关,暗讽依赖女方付出的男性属于人间失格。

所以,你看,颜怡颜悦的段子,与其说“笑”,不如说,它是更接近于“趣”。

它也许无法在一瞬间以滑稽、逗趣激挠得你捧腹。

但一定是牵引着你的思索,在听懂她们的弦外之音后,得到一种智趣,从而会心一笑。

而反观脱口秀大会,还真不是什么笑话大会。

使相(故意出丑)、掉凳、四六八(类似喊麦),也是一种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笑点。

但这种生理笑点却上不了脱口秀的台面,为什么?

甚至李诞办脱口秀之处就禁止谐音梗,为什么?是因为谐音梗不好笑吗?

并不是。

是因为,脱口秀仍属于喜剧中对笑点精巧度有要求的一种喜剧类型。

人发笑机制有很多种——

最次一等的是感官挠痒,再上一级的,如陈佩斯所说的,是出于一种优越感——

表演者通过演一个比观众低一级的人,去激发观众的优越感。

图源同上

再有,是出于一种“恐惧消除”,把人生中遇到的衰事惨事、无奈事娱乐化。

还有,则是出于获得新知。

颜怡颜悦的发笑机制,更多就是在于获得新知这一种。

当一个人获得了新的信息,或者看问题的方式时,他便会获得一种愉悦感。

而这种类型的“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非常需要、但却最难执行,因此往往变得稀缺的一种幽默类型。

正如邱瑞点评颜怡颜悦时说的,“带着镣铐跳舞,更何况跳得那么美”。

智趣型的幽默者,在这个时代,是需要带着镣铐创作的。

某种程度上,颜怡颜悦是为了段子的深度而且牺牲掉一定夸张化的幽默效果的,这是她们的一种主动守拙。

在淘汰舞台上,颜怡提到“欲望的再生产”这个主题时,一旁的颜悦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

图源网络

因为在一个主张消解艺术的舞台上,提出一个那么学术、容易引装X嫌疑的名词,姿态上并没有那么“合群”。

但,这又是这对双胞胎,一直在坚持的自我风格。

而对于脱口秀来说,她姐觉得,比起笑,更核心的品质,其实是“勇”。

对脱口秀演员来说,比起讨巧,更难得的品质,是坚持。

正如颜怡颜悦的淘汰感言所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

个人风格对脱口秀这种艺术来说,其实是比制造笑点更重要的东西。

图源网络

因为任何一种表达艺术的初衷,就是希望世界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一类人群、一个笑点、单一话题。

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颜怡颜悦始终是有些不同的。

别的选手讲段子多从个人经历出发,主体感受强烈。

她俩一出口,总是更客体、全局的视角。

别的选手追求好笑,她们坚持要把表达重于好笑。

图源:新浪微博

别的选手的表演,越自然不紧绷,节奏越好。

而颜怡颜悦的表演风格,如同她们逻辑紧密又回味浓厚的文本一样,呈现更类似的一种工整的形式感。

她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不是完全的对话,也不是你一句我一句地顺下一篇单人视角的稿件。

而是一种相互纠正或补充,所以显得浑然一体。

如同她们在舞台上的介绍语,“我是一个双胞胎”。

没有“我们”,只有“一个”。

这个“一个”,不是说着玩玩的。

她姐一直记得颜悦在某次采访里说的一句话。

她说,“很多人连撞衫都害怕,那双胞胎就是把人‘恐惧自己不够独特’推到极端的一种处境”。

但,就是在这个更在意、甚至标榜独特人格的时代,在“更极端的”双胞胎的处境下,颜怡颜悦似乎从未把她们自己看成完全分开的两个个体。

就像生来自带相似性的双胞胎,寻求“不同”往往会成为她们漫长生活里的命题。

颜怡颜悦却好像总在研究要怎么合而为一。

“我们会合葬,大家可能会搞混我和她的骨灰,也会把我们墓碑搞混。到最后我们的骨灰混在一起,各分一半,然后我们就成为一个新的个体,百分之五十的我,百分之五十的她。”

Teresa,公众号:世界时装之苑ELLE颜怡、颜悦:双胞胎的不正常人生

“我们更像是对方灵魂的一个碎片,我们是不完整的人。这不是对各自人格的贬低,而是20多年来,我们从未独自生活,作为个体存在过。”

人物作者,公众号:人物一个双胞胎的脱口秀世界

甚至于她们而言,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默契。

在各自拥有清晰独立的主体人格时,她们却选择成为一个整体。

颜怡说,“如果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独立人格,而要让双胞胎分离,其实是在摧毁我的人格”。

必须承认,这也是她姐心中,这对双胞胎脱口秀演员的魅力之一。

表演之外,她们之间的这种羁绊同样有趣,而且动人。

因为这种羁绊,脱不开双胞胎的血缘,却绝对不只因为双胞胎这个客观身份而存在。

颜怡颜悦的采访里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

譬如她们很多时候无法享受创作的独特性。

“我想到了一个独特的观点,刚觉得自己好厉害,然后颜怡写了个一模一样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但同时,她们又好像因此成为了彼此的例证。

“小时候,我们成绩差不多。如果她考得特别好,我的心态是,原来我也可以考那么好。”

譬如她们从小就不需要玩具,因为有对方就够了。

她们共同构建一个秘密的元宇宙,在睡前一起编故事给对方听。

图源:《GQ报道:颜怡 & 颜悦:人一定要独特吗?》

这种紧密,让她们的生活轨迹早已理不出各自清晰的因果。

却因而拥有了“有彼此站在自己身边”的力量,和“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理解我”的坚信。

图源:《GQ报道:颜怡 & 颜悦:人一定要独特吗?》

“极端”的身份,给了极端的默契,生长的土壤。

这让颜怡颜悦的存在本身,也成了一种表达。

一种,对双胞胎总是被迫附带“比较”偏见的打破。

图源:《GQ报道:颜怡 & 颜悦:人一定要独特吗?》

一种,她们两人站在一起,就是某种女性感情的诠释。

很多时候,她们的表演和她们本身,在共同完成一种表达。

图源网络

所以在淘汰舞台上,当颜怡颜悦抱着彼此说“我的天才朋友”,才会有那么多人为之动容。

图源网络

因为唯有她们脱口而出,才显得那么自然可信。

恰如杨笠形容她们的段子文本,“她们是真的相信她们所表达的”。

那一幕对于熟悉她们的观众来说,不过是“你看,她们又在表达她们自己相信的了”。

甚至,在她姐心里,颜怡颜悦这句话,也像对这个舞台上脱口秀女演员的相处氛围的call back。

当颜怡颜悦在杨笠被网暴时,主动表达关怀,三个人抱头痛哭的时候。

图源 :谷雨实验室

当每一位女脱口秀演员上台表演,台下的她们互相叫好,互相鼓劲儿的时候。

她们打破的,也是外界舆论时不时冒出的,谁替代谁的雌竞偏见。

她们之间,也存在一种美好的羁绊,美好的默契。

没有竞争,只有多元。

因为,你是我的天才朋友,你应该比任何人都要厉害,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