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顶替撤档的预售冠军《长空之王》加入国庆档,《搜救》选择在10月3日上映,很多人都不理解为啥不在国庆节当天或者提前一天上映。

还有人从片方角度出发说是突然提档,一切营销工作都来不及。

一部据说用两个冬天才拍完的电影,还会差这么两天来不及吗?

看了之后就明白了。

现在为了能多一点票房,片方都应该和豆瓣协议好暂时不公布电影评分,所以像《搜救》直到国庆节都要过完了,也没公布分数出来。

因此看电影经常是很随机地挑选的话,那么凭借“甄子丹的转型之作”噱头,微博和自媒体上开始一波一波地营销,那么《搜救》是很可能被随机挑中的。

如果是,那么整个观影之旅真的像营销文里写的,从内到外感受到冷,不是电影营造的氛围给的,而是一种对这位香港目前唯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动作明星的失望。

甄子丹不但是领衔主演,还是电影的监制。截至10月5日,上映3天的《搜救》,排片和上映了两个多月的《独行月球》差不多,但票房不到后者的五分之一。

投资《搜救》的老板们心里都得拔拔地凉。

这种凉是因为观众们看后都会懵得一匹:这电影拍了个啥?

看片名以及介绍,都会认为这是一场冬日里在高寒地带中进行的争分夺秒的生命竞速。是不是起码也得像同档期的《平凡英雄》一样,搜救过程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电影除了演员嘴里的着急,真的看不到速度感在哪里。

如果是要在教育孩子上来点话题,那么确实可以加入一些让有孩子的家长观众们有点共情的内容。前面是为了教训孩子把他扔在深山的小木屋里几分钟,结果孩子跑掉了,找不着了,甄子丹一系列的折腾,最后的代价是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传递的信息是这样的教育不得法,做错了就要付出生命代价?这代价如此惨重有意义吗?

用一个家庭的悲剧当反面教材来告诉观众,如果父母平时疏于关爱,叛逆期的孩子就可能是熊孩子?

如果就是为了表现溺爱孩子或者是孩子没有教养而走失,从而体现救援的紧迫,是否可以表现下孩子得到教训后的自责,是不是可以表现下孩子在走失后怎么无助、害怕、后悔,而不是在片中反复强调“救援的黄金48小时”的重要性,而不表现这时间越来越迫近,孤立无援的孩子如何无助。

于是一个原来是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好心人,坐在了他的车里,只不过是车主出了车祸。

电影还和观众玩捉迷藏,让一个很简单的孩子走失的情节,多次闪回甄子丹两口子究竟是怎么和孩子失去联系的。可以说每一次闪回都让观众以为是有反转或细节交代呢。

可以这么写剧本,但是让观众感受一下时间紧迫好吗?

甄子丹一会儿表现得太过自我,完全不听指挥,肆意浪费搜救队的能量,一会儿又表现得沉着冷静,一个人拿着十万块钱拎起一块板砖就敢单挑黑帮,真把自己当叶问了,又一会儿第六感非常强烈,靠直觉找到了走丢的孩子。

可以说甄子丹的形象一会儿是强行降智的莽汉,一会儿又是勇者无惧的伟大父亲,就像观众看他海报上样子的感觉:到底能不能打啊,给句痛快话儿。

除了冷,还会感到“尬”,甚至是遍地的尬。

除了上述的主旨表述不清晰,逻辑混乱外,演员们的表现更是诸多尬。

喜剧演员贾冰的作用是什么?是说着浓重的东北话逗乐观众?可是台词里也没有金句出现,情节中又缺少幽默的因子,剧情没有看到贾冰作为喜剧演员应该起的作用。

深夜救援队里搞动员,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唱的竟然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还一个个唱得眼含热泪,更是让你尬得头皮发麻。

还有那群自媒体人或是媒体人,都在镜头前变得极其猥琐,本来国语影视作品里也基本从来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新闻工作者,但是像《搜救》里这样如此功利脸谱化的媒体人还真是少见。

忍着两个小时看完电影,真实感受就是到底要救救电影,还是救救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