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声生不息》等综艺节目将港风、港乐带出圈,一批批湾哥、湾姐们前赴后继到内地“乘风破浪”。最近,内地网友在宁波又捕捉到一位“大湾区哥哥”——TVB小生陈展鹏,他正在当地拍摄新剧《香港人在北京》,更带上太太单文柔、女儿小猪比一起“回乡探亲”,一边开工拍剧,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也如同剧中主角一般,感受祖国、故乡的巨变,这位香港帅哥内心满载着新奇与激动。

陈展鹏曾凭《城寨英雄》“拳佬”一角拿下TVB最佳男主角,外形阳刚,驾驭正、反派角色都游刃有余,尤其擅长男人味浓的动作戏。近年结婚生娃、人生踏入新阶段的他,戏路更为开阔,演出中透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表演层次。一如近期热播的TVB献礼剧《回归光影颂》之《母亲的乒乓球》单元,陈展鹏曾是前香港乒乓球队运动员,此剧中他饰演了一位乒乓球教练,当中有少年追梦的感受,也探讨了亲情。陈展鹏对本刊记者感慨地说:“这是我等了20年的剧本,运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能传达出这部回归剧中的味道与情怀。”

在一小时的电话分享中,陈展鹏为我们细细回忆从1997年开启自己的演员之路,与香港一同成长的25年,从经常来广州二沙岛训练的乒乓球手,到为港剧迷熟悉的TVB演员,他对内地的感觉“一直很亲近”。当两地合拍综艺、合拍剧成为新的流量密码时,陈展鹏直言:“我相信每一位香港演员都很期待,并且准备好十八般武艺,只等一声召唤,随时迎接新的合作机遇。”

PART 1 回归剧·回归情

香港回归祖国25年,

与我个人成长也息息相关

南都娱乐: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你最近也拍了不少回归题材作品,有怎样的感受?

陈展鹏:其实很开心,我经常想起当年看香港回归的场景,当时我刚出来工作,好像20岁左右,一晃25年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回归的时间很接近。

今年,我参与了一部回归题材的电视剧,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乒乓球的,我演一位乒乓球教练,他之前是一位国家队选手,因为伤患不能继续代表国家比赛,一个计划让他来到香港,完成他未圆的理想——用乒乓球这一运动带动很多喜欢乒乓球的小朋友,让他们重回内地继续追梦。整个故事我演起来很有共鸣,小时候我打乒乓球,经常都要回内地训练,因为无论技术、资源、经验,内地的乒乓球都是雄霸的,恰好这部剧的内容,讲的是一对母女之间的感情,双方通过运动来打开彼此的隔膜,而这位教练最后也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很喜欢这次的单元故事,剧情很有意思、有内涵,值得大家细细品味。这25年香港经历了很多高高低低,祖国一直在发展进步,在大家的互动中又重新带动了香港,不断适应和改变。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

南都娱乐:你在1997年前后开始拍电影、做歌手,开启自己的演艺事业,这25年和你个人的25年就像“等距”一样。当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和感受?

陈展鹏:香港回归祖国25年,与我个人成长的25年,可以说是息息相关,这种感受很深刻,与我年纪相仿的30多、40岁的香港人,就会很有感觉。我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旅行就是去深圳的“世界之窗”,搭火车到罗湖,当时深圳的发展还没有现在这么好。我青少年时期最开心的日子,有不少都是在福田新区度过的,那时港币的汇率比人民币高,我们喜欢到深圳消费,那里有很多酒吧。每逢周五我们一群“球友”就会来到深圳、广州天河等地玩,在这里认识很多朋友,两地的感觉很接近、很方便。

后来我到内地拍电影、电视剧,当时不少内地剧都有香港演员或香港的导演、团队参与,我可以借着拍戏的机会,回到我的家乡福建,我还去过北京怀柔、云南或一些很偏远的农村。这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正回到祖国,看到内地这些年的变化和进步非常厉害,很多内地大都市与香港几乎在同一水平线,衣食住行都是共通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网购、网络货币的使用,还比香港更方便。

南都娱乐:TVB过往很少制作主旋律剧集,这次拍摄献礼剧《回归光影颂》,你怎么看这个系列的单元剧?你能把握住这种味道的表演吗?

陈展鹏:我自己能把握住这种味道,比如我主演的单元《母亲的乒乓球》。因为我从小就打乒乓球,大概11、12岁左右到广州二沙岛训练,那里是一个精英运动员的训练基地,像江嘉良等世界顶尖乒乓球运动员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我去那里练球的时候,能接触这些球坛明星,了解他们是怎样训练出来的。我一直在香港乒乓球队,到了一定时间,我退出了,因为如果我想继续进步的话,必须要回内地才能得到更专业的训练。

这次拍《母亲的乒乓球》是我等了20多年的剧本,我与乒乓球有着不解之缘,一直希望能接到乒乓球题材的剧集。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因为乒乓球题材在港剧中别具意义,而且和香港有很直接的关系,过去这一年,香港乒乓球队能拿这么多奖项,是与教练对球员们的栽培息息相关的。我更希望乒乓球题材将来能拍一套长剧,而不只是单元剧。

PART 2 乒乓球·人生

打球让我学会投入某件事,

不再计较输赢得失

南都娱乐:乒乓球生涯对你后来在演艺圈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哪些烙印直到现在仍在你的身上?

陈展鹏:会啊。乒乓球和其他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个人的比赛,在现场,你只能靠自己,即使是双打,每人都必须打一板,这让我从小就学会如何消化压力和变得更有担当。除了技术和心态之外,在比赛中你会遇到许多不同国家的球手,和他们一起打球,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很大,有机会赢球是一种运气。拿一个冠军是很难的事,拿不到或拿第三、第四,你都要承受压力。小朋友对于输赢看得很重,一输总会哭,但当你慢慢成长,累积自己的经验,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你会变得不再害怕输。你已经学会投入去热爱这个运动,或热爱某种东西,你不再计较输赢,而是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我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在做演员这一行时,会对自己有要求,把问题交给自己,不会首先说别人有问题;也会懂得“识英雄重英雄”,欣赏别人的优点,让大家互相进步。

南都娱乐:你的球技、球感是否依然如初?这次拍摄打乒乓的戏,对你挑战大吗?

陈展鹏:接了《母亲的乒乓球》这部戏后,我一直想去练球,但当我接到剧本时,发现我的角色是不需要打乒乓球的(笑)。但是这个角色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态,而且这部戏把乒乓球运动的背景,把母亲、教练、人的性格和人生写得很有养分,串起一个故事去歌颂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导演把这个故事拍得很舒服、耐看,即使不会打乒乓球的人看了,也会有不同的感觉,我挺享受这个过程,反而对我的球技、手感没有太多要求。

南都娱乐:你在最近另一部剧《童时爱上你》中,大展喜剧细胞,角色演得颇为风趣,这是一次新尝试吗?赢得TVB最佳男主角后,你对选角色有没有包袱?

陈展鹏:我觉得演戏讲求演员在某些生活阶段的感悟和他所接触的事物。当你有越来越丰富的人生,甚至你的经历走得不那么平坦的时候,你演戏的味道一定会更浓。但怎样才算是好戏呢?基本上不是我自己挑角色,所以有时候给我们的角色会有点定型。我以前也演过一些像《童时爱上你》这样的喜剧小品,近几年我都在演一些动作戏,大家就会遗忘了“陈展鹏原来也会演这些戏”。

当你没有角色的选择权时,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遇到雷同的角色,你需要思考如何把它演得不同,让观众有新鲜感;有些你不是很喜欢的角色或你不太能掌控的角色,你又要去挑战,这个过程对演员是一种很好的成长。不同的阶段,也在不断磨炼我的初心,因为我喜欢演戏,有一些经验和心得,才可以演活角色的层次,才有信心演得让大家有共鸣。

PART 3 大湾仔·大梦想

来内地市场“乘风破浪”,

香港演员都在期待中

南都娱乐:新剧《香港人在北京》正在宁波拍摄,你有什么体验?

陈展鹏:我现在已经身处宁波,进行一些外景拍摄,未来也会到北京拍摄。这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喜剧,我将饰演一个“北漂”打工人,题材讲述近年内地兴起的文创园,当中有很多好笑又有养分的故事。很多TVB演员都拍过合拍剧,我算是比较少尝试的,宁波也是第一次来,这是一种新鲜感。我们的团队也有很多人来自内地,拍摄的方法、模式、节奏,演员的配合都与TVB不同,希望可以给观众带来新的元素。

南都娱乐:太太文柔、女儿小猪比也一起到宁波陪你开工,这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吗?

陈展鹏:这个经历真是可遇不可求,对我来说连隔离的这段时间也很享受。因为我太太的乡下就在宁波,还有一些亲人在宁波,她带上宝宝和亲人们见见面,真是分外高兴!就像我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回乡下,这次带上女儿回乡探亲,这种感觉挺好、挺享受的。

太太女儿还有一个多月就会回香港,我希望囡囡能尽快接触普通话。现在我们在宁波,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时间,我们一起说普通话,女儿也很适应,她能讲上10句左右简单的普通话了,“你好、谢谢、再见”这些日常用语都非常流利,这是很好的事。

南都娱乐:你还迅速掌握了直播、拍短视频这些新技能,未来如果在内地市场还打算开发自己更多的“宝藏技能”吗?

陈展鹏:我觉得直播很舒服很直接,可以与粉丝聊聊天,谈谈自己的感受,我很享受,但我对直播的规则还不熟悉,我需要慢慢摸熟它,然后跟着规则把它做得更好。

说到来内地拍戏或上综艺,我想所有的TVB演员都很期待,因为大家都有经验和潜力,TVB就是一个训练我们的基地,让很有演员都身怀十八般武艺,像《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声生不息》等综艺节目或真人秀,我们很多人都想参加。我看到一些内地很酷的实力派演员,像孙红雷、黄渤,他们也会玩,你会看到他们身上有更多的可能性被发掘;王祖蓝、陈伟霆、谢霆锋、Twins等香港艺人,都在内地节目中获得很多不同的尝试,这就是我们工作所期待的新鲜感。希望未来大家有多一点机会,我想全香港的演员都在期待中。

南都娱乐:当下大湾区融合发展,合拍剧合拍片成为趋势,港乐港剧也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作为一个常年扎根香港的演员,你怎样抓住这个机遇?

陈展鹏:大湾区的支持,给了我们香港演员很多参与和尝试的机会,我们也一直在准备中,比如讲好普通话,练好十八般武艺。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发现圈中前辈们的普通话真的很好,梁朝伟、刘德华……他们都能用普通话在内地宣传,这不是天生的,都是靠自己学。过往很多香港天王巨星,他们拍戏、唱歌、跳舞、主持样样都行,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这些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尝试。所以如果问我,我也一直在准备中,虽然一直在拍剧,但我也会做音乐,希望自己有一些新变化,不会总在一个特定模式里循环,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周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