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说

“春天的倒春寒已经过去了,但电影行业的倒春寒并没有结束。”4月11日,济南新世纪电影城经理李言鲁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如此感慨道。

此前的3月30日,济南市影院因疫情防控要求暂停经营活动。时隔两年再次停工,济南多家影院经理表示,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但对于“何时才能复工”的焦虑,仍是笼罩在头上的一片阴霾。

平静

“赶紧退票撤场次,把剩余的爆米花扎上口,通知员工清点卖品的库存和日期,临期的抓紧与供货商协调换货。”3月30日下午5点多接到通知,影城经理李言鲁和三名主管、五名员工第一时间处理了清明档的预售票,紧接着打印了停工告示张贴在门口处。晚上九点,影城主管把停工时期的排班表发到群里,短短几小时,已经做好了停工之后的一切准备。在本该是影院黄金放映期的晚间时段,济南全市影院大厅的卷帘门和夜色同时落下,影厅里爆米花的香气消散殆尽。

“这次接到停工通知的时候挺平静的,其实在停业之前,我们每天票房就3000多块钱,大家觉得,这跟停工已经没什么两样了。”李言鲁苦笑。由于疫情影响,3月全国影院营业率一度降至47%,全国电影票房仅9.12亿元。3月下旬以来,工作日全国票房收入多日在1000万元左右徘徊,一度跌破2020年7月影院复工以来的单日票房最低点(复工首周除外),周末票房也只有三五千万元,电影市场大盘似乎降到了冰点。

再次停工,影院从业者表面很平静,实际上一连串数字总是压在心里。今年3月开始,济南百丽宫影城日均票房收入在五六千元浮动,影城经理董文欣说,“作为单家影院来看,今年3月的票房也是近年来最差了。”今年2月,济南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收入130多万元票房,3月仅收入15万元,对比去年同期40多万元的票房成绩下降了60%。影院第一季度的平均上座率为12%,对比2021年同期票房和人次均下降了29%。

持续走低的票房收入,对应的却是不变的人工费和每月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房租,“现在也在省钱了,不能营业不是也省了点水电吗?”李言鲁又紧接着叹气,“但我们想省吗?从春节到停业之前,一直是勉强支撑影城的运转。”

影院现实经营的困顿,正萦绕在每一位停业影院经理心头。济南百丽宫影城经理董文欣前几天接受媒体采访时笑说内心很平静,但还是压不住情绪的着急上火,右耳朵长了个大脓包。“影院停业相关信息已经上报总部、院线以及商场。不过商场还通知我们,即便现在停业,外围灯也得在商场营业期间保持正常,我发函要求将开灯时间缩短,但无济于事。”

从3月30日停工至今,日子掰着手指头数,董文欣在社交平台上记录起停工后的日常,她选择尝试音频直播,和影院同行、影迷聊起了电影。李言鲁则是拾起了练字这一爱好,以此安抚焦躁的心情,顺便当起了全职奶爸,他说总感觉时间很多,多到每一天都在和孩子“斗智斗勇”。

期盼

在董文欣看来,“影院票房下滑,首先是受疫情影响,现在确实有好多观众不敢让孩子出来看电影。”除了疫情的影响,对于购买一张电影票的消费,如今多数人保持着更加谨慎的态度。在今年情人节档期中,多部爱情片扎堆上映,其中备受期待的《十年一品温如言》票房仅1.67亿元,上映多天后评分低至2.7分,“早前观众对于烂片的反应期还没有那么快,但今年情人节档期有些影片上映两天票房立马下滑,说明现在‘烂片’最多只能骗观众一天。”现有的影片数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内容满足不了观众对电影的预期,李言鲁感慨,“消费者不愿意当‘大冤种’,不优质的内容,不匹配的档期,哪儿来好票房呢?”

除了疫情造成消费观念变化、影院大规模停业等原因,在影院从业者看来,电影市场的低迷,归根结底是供应的影片缺乏足够吸引力,优质内容的减少,让观众对影院观影失去了热情和动力。今年4月3日至4月5日清明节档期,在国产影片集体撤档的情况下,全国电影市场仅收获了1.2亿元票房,这是除2020年外,近十年来该档期票房的最低值。

从3月中下旬开始,相继上映的三部好莱坞大片《神秘海域》《新蝙蝠侠》《月球陨落》票房皆不亮眼。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神秘海域》上映24天票房1.05亿元,《新蝙蝠侠》上映20天票房1.34亿元,《月球陨落》上映13天票房1.15亿元。昔日动辄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票房的好莱坞大片,如今破亿元变得漫长而艰难。李言鲁感慨,中国观众的审美在提高,口味变了。加上电影创作数量的变化、电影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等现实原因,对于复工之后的日子,李言鲁更是难以预测。

回想起2020年复工当天,济南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门口一大早便聚集着好多人等着买票,卷帘门开到一半,第一个人甚至是从下面钻进影院的。但今年还敢想象这样的画面吗?李言鲁摇头,“今年停业后再开门的第一天,卖票数量肯定赶不上2020年刚复工的时候。2020年影院突然暂停,让大家对电影院还有很多念想,再加上2019年春节档的电影没看成,大家一直期待着要看,观众天天想着影院赶快复工。今年影院再次复工后,观众和影院可能将会面临一段反应期和复苏期,具体持续多久还未可知。”

放下对复工后的想象,停工的日子过得特别漫长。李言鲁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准时6点起床,按照生物钟,这个点正是开始吃早饭准备上班的时候。他拿起手机发了几行感慨,言语间充满了影院从业者对复工的期盼和对好电影的求之若渴。

坚守

由于影城的整体票房收入走低,新世纪影城泉城路店多名员工3月份工资仅有1900多元,和2月对比,足足少了近2000元。

4月11日下午,李言鲁接到了影城主管的辞职消息。“李经理,我干到下月底就打算辞职了,先和您说一声。目前也接到其他工作的面试机会了。”看到这条消息,李言鲁心里“咯噔”一下,“2月底已经走了一个领班,现在又要流失一位培养了三四年的员工吗?”挽留的话停在嘴边没说出口,“我之前跟员工说过,我们对行业、工作都要有点耐心,我很希望离职的人再等等,但是也能理解大家作出的选择。其实这两年影院从业人员的流失,对这个行业来说损失挺大的。”

有流失,也有对坚守的思考。对于影院患得患失的感觉,最近常常出现在李言鲁的脑海里,“电影肯定会存在,但是电影院能不能存在,会不会存在,有没有必要存在?如果说戴上AI眼罩就能沉浸式观影,我们怎么吸引观众来影院?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影院,影院的升级带来了观众,但是下一步,观众又将追求什么?”

视频平台倍速观剧,观众淡忘影院,是影院从业者在流媒体时代所担忧的问题。如今再遇停工,网络上对于影院的“转型”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不少从业者的讨论。“有建议电影院在平时上座率不高的时候引进游戏直播,但影院是不能随便直播的,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实际上,转型结合脱口秀、游戏直播等其他行业,就算是影院做了,但观众会来吗?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专门且适合的场地。”

外界对影院经营建议的声音很多,但对于未来的规划,李言鲁无法作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如果电影好看、影院有流量,可以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多,但如果电影不好看,影院没人气,影院能找来脱口秀吗?”

伴随着对“转型”前景的担忧,也有影院从业者在试探出路。济南市电影院停业后的一天上午,许多从业者在微信群里探讨着影院“何去何从”。“有说结合脱口秀、相声、小剧场的,还有剧本杀、转播赛事、游戏、放映大热的网剧等等,有意思的是:全都和电影内容无关。”在董文欣看来,“电影没内容,电影院没内容,其实都是白搭。”

李言鲁说,“我们需要优质的电影内容去刷存在感,因为只要有好电影,肯定还是能够把观众再拉回来的。”但由于电影行业受疫情影响的范围波及整个产业链,影院出现了“无米之炊”的窘境,时刻面临被“代替”的风险。“今年电视剧《人世间》多出圈啊,但今年电影领域迟迟未出现这种接地气的好作品。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却也无法阻挡别人创作出优质的内容。”李言鲁认为,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未来观众对于电影质量的要求将会更高,“只有当好电影多起来的时候,观众才能觉得看电影是值得的,影院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