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摔跤吧!爸爸》,加了印度农民惨淡处境的副线,夺冠与父母被债主逐出家门的反差是神来之笔,也加大了影片的批判力度。《印度女孩》背后的各位印度男人们一样可爱,只是板球属于英联邦运动,好多梗在中国没啥共鸣。

女性、贫困、励志、追梦,相比尼特什·提瓦瑞导演的《摔跤吧!爸爸》同样的元素,这次阿鲁拉贾·卡马拉吉导演的《印度女孩》野心更大,他把影片剧情引向了另一面更沉郁的基调:贫困、阶级,以及农民问题。

据统计,中国的农村人口截至2020年已减少至5.1亿人,占总人口36.11%。中国仍在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那么在印度呢?——农民超过9亿,占总人口66%!农业构成了印度产业的基石,贫民更是最常见的社会身份。女主角蔻茜正是来自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农民家庭。

作为家中独女,蔻茜本应持家、务农,然后在成年礼后结婚、生子,成为下一位折于烟火的“印度妈妈”。可偏偏她有一个爱看板球的父亲,偏偏她更偏爱父亲。蔻茜很早就萌发了与传统印度女性形象决裂的反叛精神。即便没有爱上板球,她也厌恶了她的母亲,一位恪守妇道、面朝黄土的妇人。

故事的前半段其实堪称“老套”,仍然是贫困父亲全力托举天才少女,挤入男性领地的故事。精彩其实在后半段。随着蔻茜进入国家队集训,电影基本告别了性别议题,一路往批判社会不平等的方向疾驰。蔻茜发现,国家队不以实力论短长,而以阶级论高低:板球协会主席的女儿理所应当是队长,高种姓女生晋级无忧,而来自泰米尔纳德邦的蔻茜连讲泰米尔语都是过错。这种窝囊的日子重创了蔻茜的板球梦想,她开始消沉,放任。

另一边,父母唯有贷款卖地才能勉强供起蔻茜的训练费。此外,一场旱灾就能轻易带走农民所有心血。村子里的农民接连喝药自杀,银行步步紧逼还债,政府还在打消极牌。资本家与贫困扼住了农民的喉咙。蔻茜成为了一个希望的象征:农民的孩子能冲破阶级藩篱,站上国际舞台吗?

幸运的是,新来的男教练敢对特权说“不”。撕掉特权名单,把蔻茜的自信又找了回来。她顺利地进入国家队名单,并代表印度出征2018世界杯。

印度电影一贯喜欢“大喜大悲”的对比。在蔻茜满怀喜悦踏上国际舞台之际,家却没了。银行把房子搬空,蔻茜父母只能在一抔黄土边抱头痛哭。板球、旱灾,掏空了他们所有家底。贫困布下了天罗地网,但夫妇俩就偏要撕开个口子,蔻茜便成了唯一的希望——赢了,就能有丰厚的奖金。

夺冠过程不必细说,自然是热血沸腾。最后,蔻茜成为了比赛MVP,获得了银行50万卢布的奖金,滑稽的是,恰恰是银行推平了她的家。面对镜头,她向全世界发出了叩问:为什么让人吃饱饭的农民反而最受鄙夷?9亿农民该被社会遗忘吗?讽刺的是,电影似乎提供了一个很美好的结局:蔻茜获得了印度政府数百万卢布的奖励。但农民问题呢?电影就此哑言,进入了欢快的片尾曲。蔻茜的叩问仍在我脑海中回荡,但在电影中却就这样拂去了,有些怅然若失。

当然,电影的缺点很明显。首先剪辑不流畅,甚至有断裂感,画面与音乐有时戛然而止,女主的成长节奏有些头重脚轻。其次,导演的野心着实太大了,这个电影的体量其实装不下如此多元素。性别,贫困,阶级,人类三大难题同时出现,又选择以轻松、励志题材为载体,电影显然应付不过来。

有人生在罗马,有人深陷沼泽。这部电影不应止于励志,特别点名一些宣发机构,一直打着“励志片”旗号,真是太肤浅。

尤其是农村思想保守的家长、恶意嘲讽女孩的男生、成长道路上面对的不平等现象、高阶层女生的欺侮、以及对手的挑衅,作为女主成长道路上,不断挑战并难以跨越的一道道沟渠,现实社会里真能如此吗?

倘若整个社会都能想起:“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老格言。及重点以尼尔森教练那句意味深长的台词:“我们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游戏,但却用最游戏的态度对待现实。”来引导观众会更温暖。

校对 | 张鸿润

转载请注明版权 | 鉴片工场

我们只鉴赏有温度的电影

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张鸿润Sche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