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迷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的是一部电影票房要达到成本的三倍才能回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你又是否知道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成的呢?今天小六就仔细来盘一盘这件事。

首先呢,一部电影的票房在分成之前,要先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再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这两项是直接从总票房中划出缴纳的,两者相加占比8.3%,这部分叫做“不可分账票房”,然后剩下的91.7%就是“可分账票房”又叫做“净票房”,然后中影数字会在“净票房”的总数里,征缴1%到3%的发行代理费

那么中影数字是什么来头呢?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就叫“中影数字”。因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北京影视后期制作分公司,即“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具有国内一流的技术与设备,可以制作DCP、秘钥和大批量复制数字拷贝。因此,几乎每部国产电影都会经手,因此几乎所有票房达标影片都要缴纳“中数代理费”。

至于具体是收取百分之几是按照票房高低来分配,据小六所知,是以“净票房”达到6亿元为分界线来收取的。

这笔费用扣除之后,影院与片方就可以分享剩余的票房了,具体的比例是电影院50%,院线7%,制片方和发行方43%。

如果电影院和院线是一家那么将独享57%,同理,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是一家,也将独享43%。

那么如果不是一家,制片方与发行方又如何分配这43%呢?

一般情况下,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签约,收取已经扣除中数代理费后的票房的5%~15%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也就是说最终只剩下38%到28%归属制片方。当然这不包括买断、保底等行为。

如果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或发行方会承诺给影院或院线返百分点,一般占扣除“中数代理费”之后票房的3~5个点。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制片方与发行方把自己那43%中的3%到5%分给影院或院线。

当然以上数字并不代表绝对,每部影片并不相同,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某票房查询的app中就比较详细的标注了各方的占比。(图为你好,李焕英票房数据)

那么制片方与投资方又是如何分成的呢?

其实制片方有时本身也是投资方,但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只一家。一般情况下来说,投资越大的电影,投资方越多,一方面是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一方面也是分担压力,会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至于多家投资方如何分成票房,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与“跟投方”。主投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

除此之外,一部电影除了票房收入还有别的渠道也可以获得收入,例如电视版权、网络版权、广告植入和专项补贴等等。

据小六所知,一部票房超过10亿的影片,卖给流媒体(即视频网站)的价格一般是5000万元。

这下小伙伴们明白了为什么一部电影票房要达到成本的三倍才回本了吧。

小伙伴们还想知道哪些电影方面的冷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