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人世间》掀起的现实题材热还在电视剧市场继续。与《人世间》同样是由腾讯影业与阅文影视打造的《心居》,自3月17日开播以来收视一路看涨,口碑也稳居3月新剧前列。作为腾讯影业与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的最终篇,《心居》的故事比起前两部《1921》《人世间》要更贴近当代观众的现实生活。
一部现实题材生活剧为什么能得到观众青睐?不外乎剧本扎实、选角契合、情感丰满三大要素。
《心居》讲述了在一个上海的四世同堂大家庭里,因为“买房”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有笑有泪,环环相扣的剧情和丰满鲜明的角色塑造,让观众时而大呼“上火”,时而捧腹大笑,又时而陷入深思。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心居》的收视率和话题度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离不开整个创作团队的精心打磨。在与导演滕华涛以及原著作者兼编剧滕肖澜的对话中,小南也看到了从文学佳作到影视爆款的《心居》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从鲁迅文学奖到爆款电视剧:《心居》的改编之路
电视剧《心居》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心居》改编而成,原著聚焦繁杂日常,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争取。电视剧则透过小人物“买房”“卖房”的微型社会生态视角,讲述了上海居民与闯入者,都在努力让自己扎根上海、将自己融于上海的故事。
《心居》作者滕肖澜
在腾讯影业、阅文影视决定将《心居》影视化后,原著作者滕肖澜成为了编剧的最佳人选。
“2019年夏天,第一次读到《心居》时,就被滕肖澜老师真挚、细腻的笔触所感动,透过顾家三兄妹的小日子,我们能感受到普通人身上的大情怀,以及这个时代的沪上味道与人间烟火。尽管当时小说还没有完结,但团队就已一致决定,希望将这个故事拍成影视作品。滕老师非常爽快地同意了这个想法,而且,还接下了一个新的重担——担任这部剧的编剧。”《心居》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
由原著作者担任编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剧情不跑偏,达到对原著情节和中心思想的最好还原。滕肖澜也提到,自己创作《心居》的初衷是想尽可能反映上海当下各个阶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以“房子”为切入点,则是因为“房子”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围绕“买房”“卖房”而展开的故事,自然比单纯的家长里短要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但从一部文学名篇到一部好看的电视剧,文本结构和侧重点都需要作出调整。以往许多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效果不佳,就是败在了剧本改编这一步。目前《心居》在爱奇艺可以VIP观看到第10集,连贯的剧情和安插妥当的情绪点,剧本的扎实程度可见一斑。这得益于滕肖澜在完成《心居》的编剧工作时对影视文本特点进行了仔细研究。她以开头为例,解释了小说和剧本的不同需求:“小说里边比如说我开头是以一个聚餐开始的,我一下子上来所有的人物,小说是我主观的角度,所以我可以通过我的笔法把所有人物的关系写出来,但是在剧本里面肯定是不行的,剧本里面如果一下子上来这么多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都自报家门。很多东西到了剧本里面会更加集中,而且小说会相对写得随意一些,节奏进展会比较缓慢一些。”
花心思选角,才能找到最“贴脸”的演员
情节固然重要,角色之间的情感张力如何,也是能否令观众真正投入一部剧的重要衡量标准。剧中围绕冯晓琴(海清饰)和顾清俞(童瑶饰)两个核心人物形成的人物关系网,是上海传统大家庭的缩影,也几乎涵盖了上海市民中的典型形象。角色之间的冲突,既能让观众有“爽感”,也不至于俗套、生硬。
“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滕肖澜如此形容剧中的角色,他们都是希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交集,交集当中就会有冲突。这便是对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真实反映,也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
《心居》的核心人物,是冯晓琴和顾清俞这两个性格、命运截然不同的女性,刚好也是城市居民的两种代表群体——外地人和本地人。
近年来凭借多部生活剧中的出色演绎成为“国民媳妇”的海清,用拿手的生活化演技演“活”了一心想在城市扎根的外地媳妇冯晓琴,她虽然是一个家庭主妇,却是剧中最有韧劲的人,代表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而凭借《大江大河》宋运萍一角获得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的童瑶,演绎的顾清俞属于都市白领高知阶层,但目标清晰,活得清醒,甚至有时清醒得有点招人恨。
冯晓琴的长久忍耐和过后的情绪爆发,顾清俞的波澜不惊和深夜的独自落泪,她们始终拿出自认为最体面的姿态去面对外界,负面的情绪则自己默默消化。这也是当今许多人面临的困境:体面和舒服,是否只能二选一?且不对比演技,但海清和童瑶的表现,都做到了让观众相信她们所演的角色。
而像展翔(张颂文饰),一个16岁便来到上海打拼的外地人,实现财富自由却因为文化水平不高而被人笑是“暴发户”;
施源(冯绍峰饰),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却因为没考上大学,整个人生轨迹完全改变。还有冯晓琴的老公、顾清俞的弟弟顾磊(姚一奇饰),没什么事业心,日常想躺平,怕老婆又怕姐姐,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男人。
就连顾家的长辈们也都是特点鲜明:传统的奶奶,要体面但对家人温柔的爸爸,思想开明的姑姑,嘴碎的大伯母……每看到一个角色,你都能快速、准确地给他们按上一个形容词,这和全体演员的“贴脸”演技是分不开的。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位置,大家还都是处在自身的位置上去演那个人,你先得把自己当成顾青俞,把自己当成冯晓琴,你从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自己的这一套行事,不要站在上帝视角。”导演滕华涛表示找来的都是好演员,沟通非常顺畅,当他们能将自己代入人物本身,才能真正使角色成立。
观众想看的不只“狗血”,能打动人的唯有“真情”
顾清俞向爸爸和弟弟“理性”分析弟媳冯晓琴的所作所为,冯晓琴在门外偷听到之后再次负气出走,顾磊追出门去和冯晓琴拉扯后不慎摔下楼梯,撞上邻居放在楼梯口的玻璃后意外身亡。
以上这一段可谓是《心居》播到目前最“狗血”的剧情,但“狗血”背后是浓浓的无奈与悲哀。其实剧中每个人各自的算计都有道理,观众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也都能理解。正如顾父对顾清俞所说:“咱们是居家过日子,不能算得这么清楚。”
“吾心安处便是家”,《心居》对“家”情结的细腻刻画,把握好了真实性和戏剧性之间的分寸,足以令观众代入自身。“家”这一字,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块特别的位置,而《心居》剧名中的“居”字,代表的不仅是有形的房子,更是无形的“家”情结。所以不管是冯晓琴还是顾青俞,她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当顾磊离开后,她们之间那份属于家人的联系并没有断绝,虽然中间有过争吵爆发,但观众也没法真正客观地评出个谁对谁错。
顾家每两个星期就要举行一次家庭聚会,在这个十几口人的大家庭里,亲情必然是最重要的感情维系。作为外地媳妇的冯晓琴努力地想融入这个家,顾家人也努力地接受她,但价值观的差异确实成为了他们之间交心的阻碍,不过后期我们可能也会看到,没有了顾磊的顾家和冯晓琴,通过情感上的沟通和行动上的努力,达到更好的磨合,真正成为一家人。当然也可能分道扬镳,但能肯定的是,他们最后都将顺其自然,通过自己的奋斗找到自己的人生。
“一方面我当然希望它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包括让读者也好,让观众也好,看了以后会说没错,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过的日子,我希望能够达成这样的一种状态。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剧集来说,肯定也是需要有它的冲突、戏剧性在里边的,这些也是要考量的分寸,怎么样在既真实,但是又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两者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我来说,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真实。”滕肖澜说。而《心居》找到的平衡点,便是最能打动人的“真情”。这恰好印证了程武在去年的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发布会上提到的:“记录时代的IP,凝聚了全社会的集体情感,是最大的确定性。”
【记者】张思毅
【图片】电视剧剧照
【作者】 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