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蒋巍说过:

“总是有人向我对渴望指指点点,我对他们说,你们认为渴望不行,那你们就写一部渴望。”

于是很多人闭嘴了,一部万人空巷的《渴望》,于上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

不少观众认为,所谓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只是产生在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渴望以及满足感还是很容易达到的,好糊弄。

因为那个时代也就局限在那个水平层面上,人们的要求普遍不高,能接受的文化思潮也非常简易。

再加上那时影视剧的制作,和内容单调偏激,还真算不上经典之作。

既便拿到今天在看,却实让人难以恭维,是非善恶一踏糊涂,人伦道常异常淆乱,按现在的话说,实属三观缺陷,没什么正能量可言。

尤其是刘慧芳,貌似以一个贤淑,善良,慈慧的面目出现,其实呢?处处表现得不尽人意。

渴望的主题是渴望被理解,被理解的事情是刘慧芳收养弃婴而且视为己出,想让孩子正常成才,把自己的爱进行了分割,导致身边的很多人不理解。

直接利益受损的就是王沪生,所以他表现得也最最排斥。

宋大成喜欢慧芳是事实,但支持理解慧芳也是事实,慧芳在压力之下,想要完整对一个弃婴的爱是多么的艰难,有理解和支持的人,又是多么难得!

所谓绿茶,慧芳从未想过,她一心想着如何让小芳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人的精力财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养育一个弃婴正常成长付出了那么多。

慧芳和大成都是从孩子出发,他们并没想要成为圣男圣母,仅仅是因为原本应该给亲人的爱分给了弃婴,而被亲人误解,说他们是绿茶和渣男,真的是太狭隘了。

做好事,以前被称做傻,现在却成了渣,我们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也是该反省一下了。

二流的容颜,三流的演技,四流的人品,也正是这一部剧却让张凯丽吃了一辈子。

到现在她也是老本在身,不思新作,演技平平,却对广告来者不拒,不惜骗老人,形象实在是大打折扣,遭到众多观众的冷眼和吐槽。

其它人的都还好,不能说不正常,就是性格就这样,自私,愚蠢,或护短,看不得别人好,可刘慧芳和月娟是好朋友对吧,为什么有事不对月娟说,你说了,月娟一定同意丈夫去帮忙的。

现实生活中,自己,丈夫和闺蜜,三个人是好朋友,可闺蜜有事总是不告诉你,直接找你老公帮忙,你说这是何种感觉?

只能说其实导演和编剧就是暗戳戳地告诉大家,在刘慧芳心里,李大成比月娟更让她信任,有安全感,是万能的,还是永远不会拒绝她的人。

社会在变,但人性似乎并未改变。

当时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电视也不多,一般电视台播放什么,人们就看什么,所以“万人空巷”不是因为这电视剧有多好看,而是“物以稀为贵”。

再说即使观众有自己的观点,也不能随意发表,这就是时代的产物。

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会有很多人看出“女主角”是朵“白莲花”,也没有那个条件去说明自己的观点。

当时刚开放,观念还未形成,只为热度。

现在看来,本子有些问题,还有一些趟过女人河或男人河的男人和女人,也很奇葩。当时都很热,回来再看,感觉墨迹,无底线,无良知。

但不能否认,当时大家都挺喜欢,好在当时是国产新剧,不管好坏,有的看就行。现在重播,估计要被大家骂死。

作为三十年之后的人,站在现代的角度,是不适合评论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这部剧所带给人们的感动和冲击,之后好像再没有过。

而不够厚道、不够文雅、用相对恶毒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攻击就更不可取了,何况那些人还健在。

当然批评人总是省力的,但客观公正的评价,才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不恰当的语言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任何抛开时代背景去评价一个人或事的言论都是靠不住的。每个时代道德要求、社会评价、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现代人很多都批判薛宝钗,称赞林黛玉对抗封建包办婚姻一样。

在新时代看,自然是林黛玉的做法更能得到认同。

但在古代社会,薛宝钗才是一个女孩的典范,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私情是违反道德的丑事。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