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卫视电视剧场纷纷“上新”,这些闪亮登场的剧作包括《婚姻的两种猜想》《我们的婚姻》《相逢时节》,多是都市题材。其中,《婚姻的两种猜想》讲述的是两个闺蜜各自闪婚的故事,《我们的婚姻》聚焦全职妈妈重返职场后情感上的碰撞,《相逢时节》里的中年爱情则跟两个家庭恩怨纠缠在一起……这几部情感剧虽然“画风”不同,但都很符合春节后观众对于电视剧“温暖”气质的期待,而且对婚姻家庭都提出更多思考,引起观众共情。

《相逢时节》剧照

“倍速婚姻”走向何处?《婚姻的两种猜想》展现婚姻“新生态”

速配人生,慢炖爱情。互联网时代,当“大数据闪婚”成为可能,婚姻将成为怎样一种存在?《婚姻的两种猜想》中,女白领沈明宝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非常清晰,婚姻事业两不误,立下目标“一年结婚、两年生娃”,她通过简历,迅速锁定杨争,两人又以情感测试软件测试婚恋匹配度。另一对新人则是沈明宝的闺蜜——30岁的豪门千金薛可欣与健身教练发展“姐弟恋”。

“反催婚”“算法速配”都是年轻人婚恋中的“新生态”,《婚姻的两种猜想》紧跟时代变化,将这些现象吸收容纳,甚至提出了耐人深思的问题。比如,女性婚后是否就意味着事业的退让?孩子、房子会不会拉低婚姻的质量?女强男弱夫妻,婚姻又将走向何处?带着这样的提问,《婚姻的两种猜想》以轻松的方式去直面生活的沉重,希望观众带着对更好爱情模式的追寻,面对这个世界。

“这剧懂我。”《婚姻的两种猜想》以结婚为目的的快速恋爱模式,让当下很多职场青年大呼真实。有观众认为,该剧通过诙谐而巧妙的剧情,打开年轻人对于婚姻的全新想象。

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会遭遇什么?《我们的婚姻》直面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都市情感剧《我们的婚姻》讲述全职妈妈沈彗星重返职场,却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上与丈夫盛江川产生诸多矛盾摩擦,更因一次意外事件的发生,触发离婚大战的故事。

《我们的婚姻》开播首日,“全职妈妈”沈彗星重返职场遇阻,她求职六次被拒的段落冲上社交媒体话题榜。剧中,爱自由的摇滚主妇沈彗星不甘平庸,一心想要回归职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她的求职之路却并不顺坦,前前后后被拒了六次,让这个曾经的学霸内心骄傲全无。

当“家庭琐事”“孩子教育”“空白期的质疑”等多重困难摆在面前时,全职妈妈又该如何坚定自己的选择?《我们的婚姻》提出了问题。

对此,该剧演员蒋欣认为:“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全勤妈妈,每一个女性心中的梦想都值得被尊重。”曹曦文则表示:“全职妈妈在家庭中几乎付出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当按下切换键的她们想要重返职场时,请多给她们一些机会和时间。”

该剧从男人、女人在生活中面临的不同难题和选择困境出发,以真实、诙谐的叙事风格描绘出一幅当代婚姻图景。婚姻中有烦扰的琐碎,也有醉心的浪漫,有风沙漫天的寸步难行,也有星辰大海的美好展望。剧中人物的故事经历,也将引导观众对于两性关系重新思考。

中年爱情遇上家族纠葛?《相逢时节》用“爱”化解难题

有“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都市题材电视剧《相逢时节》未播先热,吸引观众目光。该剧前晚正式开播,围绕着两个家庭两代人数十年的恩怨纠葛,讲述简宏成(雷佳音 饰)与宁宥(袁泉 饰)中年重逢后,共面中年危机、化解家族矛盾的故事。

《相逢时节》首播当晚,简家、宁家两代诸多人物接连出场。两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次第出现,围绕着卖地纠纷、讨债阴谋、商业欺诈等多个事件,爆发诸多纷争与危机。伴随着矛盾深化,两家人也终于正面对抗……但在一地鸡毛中,简宏成与宁宥一直在尽力调和,两边规劝,两人在亲情与恩怨中经历着煎熬与折磨。“剧情很抓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仇爱恨却不狗血,”有观众认为,正午选演员“真的很灵性”,“演员演技都在线,小演员也选得很好,真的很像男女主”。

该剧通过众多人物之间浓烈的情感纠葛与羁绊,将普通人的爱与恨淬炼呈现。台词中一句“不管生活多么不堪,我们也要积极面对”的话语,充分展示了明媚向上的生活观。

《婚姻的两种猜想》剧照

剧评:贴近生活的表达更动人

都市情感剧频频成为社交网络热门话题。无论是《小敏家》《完美伴侣》还是最近开播的《相逢时节》《我们的婚姻》等作品,都因浓烈的情感、贴近生活的表达,成为话题中心。

婚姻和家庭,一直是都市剧的焦点所在,但怎么表达这个主题,不同的作品有不同侧重点。比如《婚姻的两种猜想》用的是“年轻态”的方式,《相逢时节》《小敏家》放大了中年人的爱情故事,而《我们的婚姻》《完美伴侣》则再次用戏剧手法探讨“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命题。

在这些作品里,婚姻家庭里会遇到极致的故事,会有意料之外的困惑,但如何处理生活的难题,剧中人有不同的方式,剧外的观众也会因此有自己的思考——透过作品本身,去审视现实婚姻与亲密关系。观众要的并不是“一地鸡毛”或单纯的家庭琐事,而是要从家庭中发生的精彩又合理的剧情里找到共情点,汲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找寻更好的生活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都市情感剧都能引发观众共鸣,那些或悬浮、或狗血的剧情,就很难让观众有代入感。只有那些接地气、回归生活逻辑、有“烟火气”的表达,才拥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文/记者 莫斯其格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