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幕后》第四集:引导员(下)

前一天的交流或多或少让导演组对引导员的排序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这次新的序列号当中,很多重要位置的人选都发生了变化。

张齐红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这一次她和陈彦冰一样,还是在替补名单当中,这已经是她错过的第二场彩排了。

北工大的蒋苏萍这次彩排时已经摘掉了墨镜,虽然缺席了两次彩排,但是对她的序列号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每次合练各个节目的彩排时长都不确定,所以引导员们经常都是这样,在备场间里一等就是两个小时。就在大家候场的时候,张齐红找到了导演组。

这次调整一直缺乏自信的李欣翼被安排到了一号位置。

刁月涵已经连续5次彩排都拿到了中国的引导牌,但是这一次她却被安排在了第九个出场。

这一次调整代替刁月涵的是正在读大二的朱妤婕,她们来自同一个专业,在前三次的演练彩排中,她一直被安排在第三的位置。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表演专业 朱妤婕:真的没有想到能举上中国,真的很激动,也很震惊,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我都没做好准备,就是特别紧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 苏琼:头和尾的压力非常大,我们不停地换头,包括中国这个位置,我们也在不断地调。肯定是有帮助的,我经历了头和尾这样的很关键的位置,她肯定会变得更自信,心里当然也会更紧张,这是个双刃剑。走了一次我就希望我下一次也能是我走,然后未来演出的时候也能是我走,她肯定有这样的愿望的。对于她们心理素质的调整也是肯定有帮助的。

当天排练结束后,苏琼导演第一次在化妆区进行了严厉的点名批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 苏琼:都是孩子,跟她们在一块这种时间其实挺不容易的,就一直哄着,都是孩子,年龄都很小。但是这一次确实是我也有点没控制住,太着急了。确实是有点小内疚,就觉得可能我的情绪会影响她们,有点不好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无论是合练还是彩排,引导员们的序列号再没有发生过大的调整,尤其是替补名单一直没有出现过新的更替,日子一天天宁静,大部分人看上去都已经适应了眼下的这种状态。

距离开幕还有5天的时候,导演组从所有人中选出了一小部分人进行加练,被点到的人中也有张齐红。

中央民族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张齐红:为什么要来参加?其实我内心刚开始会有一点点小小的犹豫,但是我导师她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家国情怀的,所以她在各个方面都会引领我去做一些在她看来也是经过检验非常正确的选择。

训练结束,张齐红在化妆间的角落给导师拨了一通电话。

开幕在即。这届冬奥会的参与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天正式确定为91个,但是引导员的排序,尤其是几个重要位置的人选依然没有定论。

彩排开始前一个小时,导演张艺谋来到化妆区,最后一次面试了导演组选出来的10位引导员。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表演专业 荆典:我自己内心还是相信我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我要做到这里面最好的,然后我也希望我能成为这里面最好的,所以说虽然都是会有竞争,然后会有一种这样的比较,但是我还是相信我是最好的。

北京服装学院 服装表演专业 刁月涵:我们从排练开始到现在,荆典都是在我们的队伍当中表现很出色的,并且她是我的学妹,我特别喜欢荆典。

彩排前,苏琼导演特意和三个重要位置的引导员,排在一号希腊位置的荆典,排在倒数第二位、下一届冬奥会举办国意大利的引导员朱妤婕和最后一个出场中国的引导员刁月涵进行了一次谈话。

随着倒计时的临近,这次彩排的规格和细节越来越接近开幕式当天了。

今晚和荆典、朱妤婕、刁月涵一样开心的应该还有张齐红。

在这次调整中,她终于从替补进入到了序列号里,拿到了克罗地亚的引导牌。

上场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依然还不是她们最终的排序,这就和每次的彩排一样,一切都越来越接近最理想的呈现,一切也越来越靠近她们的梦想。

除夕夜,中央戏剧学院为留在学校参加北京冬奥会演出的同学安排了年夜饭。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郝戎:每一项工作,哪怕是再小的一点工作,都体现着什么呢?国家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承载的是中戏人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群学生当中,担任开幕式引导员的有9位同学,她们来自不同的专业。

挪威代表团的引导员申一丹,是导演系的大一学生。

今天是开幕式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后台的气氛比平时都要欢庆,大家似乎已经开始在为离别做着准备了,在合影的人群当中,最终只有91位引导员可以在2月4日开幕式当天留下自己在北京冬奥会上最高光的记忆。

也是在同一天。和陈彦冰一样,那些被留在替补名单中的引导员,她们关于这届冬奥会的梦想,在最后一次彩排结束后画上了句点。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 陈彦冰:五味杂陈,会有羡慕,会有悲伤。对我自身而言,自己的发展来说,我觉得我很感谢这个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