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名越来越“直给”是“快娱乐”的必然?

近来的电影市场偏于冷清,电影片名倒成为热点,原因是一些电影的片名又长又“直给”,为了唤起观众的情绪,都在以长句的方式来进行铺垫。

最长11个字 片名直接表露情绪

其实,给电影起片名是个“讲究活儿”,过于直白让人感觉“缺意境”,过于文艺又让人不知所云。最近的几部长片名就让人感觉长度有余而意蕴不足,加之某些作品水准的增长没有跟上片名字数的增长,片名反而成为最明显的靶子,被观众调侃。

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票房之战中傲视群雄,宣传必须快、狠、准:快速打造知名度,狠烈塑造话题度,精准定位观众群。最近几部爱情片就是这样的路数,《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最长的达到11个字,片名长且直白,更别提《带你去见我妈》,以及接下来还有的《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等片名,都是直接表露了情绪,仿佛截取了微信里的聊天记录一样。

长名扎堆

与网络环境有关

长片名的扎堆流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规律,甚至造出了公式,认为片名越长,票房越低,其实这也只能算是个“坊间笑谈”。当年的青春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2013年上映时便拿下了7.26亿的票房成绩,十个字的片名并没有拖后腿。而且,有网友总结“片名越长、片子越烂”,也过于偏颇,正在上映的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口碑颇佳,其11个字的片名源自经典歌曲《无言的结局》的歌词,意境跟影片中人物所经历的一切还是颇为吻合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语境,就像前几年片名中的热门词汇总有“那些年”“遇见”“时光”一样,最近以来,长片名成为普遍趋势与网络环境有关。一些网络小说也是长长的名字,比如年轻人喜欢的“轻小说”作品,书名采用高效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读者的通俗方式,几本阅读量颇高的轻小说——《关于邻家的天使大人不知不觉把我惯成了废人这档子事》《我的脑内选项正在全力妨碍学园恋爱喜剧》的书名,长得让现在的电影也是自愧不如。而随着网改影视作品的增加,文化现象在各个领域也会相互渗透。

电影以质取胜

但好片名也很重要

电影片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并不能够完全决定影片命运,而现在的长片名符合了“快文化”“快娱乐”的语境潮流,方便现在的观众想快速地找到对自己胃口的作品,这样也无可厚非。

不过,电影虽然是大众娱乐产品,终究还是要有些“品位追求”,好的电影片名是能够给作品加分的。业内人士曾经估算过,电影片名出彩的话,甚至能助力票房增加20%,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地球上最后的夜晚》,该片在2018年12月31日上映,片名的诗化表达配合着跨年氛围,制造了一种超现实维度,令人神往,首日票房高达2.64亿元。当然,影片之后的票房断崖式下跌则不是片名的讨论范畴了。

在片名上多花些功夫其实是值得的,改名前后高下立见,比如,电影《疯狂72小时》之前取名《夜夜夜》,《朝内81号》后来改为《京城81号》,《玩命邂逅》改名为《心花路放》,《北京遇上西雅图》最初定名《美丽有缘》,可见片方为了契合市场而给影片起了更吸引人的片名,都是有所收获的。

反观因片名而影响票房的影片,台湾导演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算是一例,该片对于内地观众来说非常陌生,影响了传播;还有一些影片,如《荞麦疯长》《抵达之谜》等等,偏于文艺,未能传递出影片的特色;此外,一些过于追求个性的片名,听上去有“油腻”之嫌,让人望而生畏,比如,几年前的《我的男男男男朋友》《光的棍》《我爱的是你爱我》等等,反而让观众绕道而行。

电影以质取胜是必然,但好的片名也同样重要。片名就像是电影的门面,应该好听、好懂、好记,但又别太俗、太透。片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在不行,也可以像当年的《中国合伙人》那样,借助观众的智慧来“征名”,还可以了解一下广大观众的意愿。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