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党的电影小组”成立90周年,为纪念“党的电影小组”创作的左翼电影为中国电影文化做出的贡献,3月2日下午,“党的电影小组”成立90周年暨左联成立93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郑泽青,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党组副书记韩陈青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分“时代光影”纪念党的电影小组成立90周年和红色文化的引领——革命纪念馆未来发展探讨两个讨论主题。来自学界和业界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左翼电影文化和红色文化场馆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罗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左翼文学之所以能够占据历史的主导地位,甚至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到文学或者是文化艺术的范围的扩大。文学要走出仅仅文字来传播这样一个范畴,需要一种新的媒介,在当时来讲,电影是代表着一种新的媒介。媒介技术的发展,五四新文学带来新的思想血液和如何面对新的大众,这三个方面的结合,才使得“党的电影小组”能够创作出当时叫做“新兴电影”的潮流,今天称之为左翼电影的潮流。
石川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除了74部左翼创作工作者直接参与下的电影创作以外,还有很多思想倾向性的作品,但在组织上并不属于党组织成员,在观念上也不一定是很进步的这些导演、艺术家、片商。他们也在拍响应左翼电影号召的“进步电影”。左翼电影“党的电影小组”是海礁上的灯塔,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不能仅仅集中在灯塔本身。我们还要看到,被灯塔所照亮的礁石,这才是我们今天历史学者、党的理论工作者,应该去做的一件事情。
陈彩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副处长)
左翼电影人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中,充分彰显和阐释了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我们中国电影业,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左翼电影的敢于斗争的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植根现实,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杨昕巍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编剧、制作人、国家一级导演)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也许这首词送给左翼电影人也有一些贴切,左翼电影有那么宏大题材的选择,有工人、有农民、有底层的穷苦人,也有上流社会,也有时尚,也有东西方的碰撞,有政治、经济,有流行、梦想、工厂,有思想家、思想者,对于左翼电影的学习和致敬,会不会影响中国当代电影的创作和中国当代文化的创作?我觉得它的文化意义非常之深重。
93年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多伦路中华艺术大学内成立,标志着中共中央有组织领导文学运动的开端。随后,剧联、音联、美联等相继成立,开始了向反动文化思想展开全面斗争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新时期。这里也是中国电影业的启航地,无数个“第一”见证电影发轫,“过河看影戏”的传奇就在虹口。1933年3月,“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确立了党对电影运动的领导,开辟了左翼电影新天地。正是《风云儿女》《渔光曲》《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这些优秀的左翼电影,在光影之中将国人带入了新社会、新制度与新中国的想象与尝试。
从今天起,历时半年的系列活动也拉开序幕,后续将举办2场专家讲座,邀请吴海勇、石川等电影学术专家以纪念“党的电影小组”成立90周年为主题内容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授课;举办4期“左翼电影鉴赏”活动,大力推广“人人都是宣讲员”宣传理念,将由1927书局“90后”文化主理人结合影片相应的内容,围绕影片背后的故事,在观影前讲述自身感悟,在新时代做好左翼电影精神的传播;举办“左翼及红色电影影展”,在虹口区4家影院,播放8部左翼电影及红色电影,放映场次20场。结合全域大思政课的打造,推出虹口特色红色电影党课,讲好中国故事,扩大左翼电影影响力。
此外,虹口区将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签约合作,每月在曲阳影都开展一次学术观摩片放映活动,计划邀请虹口区影迷爱好者、社区志愿者、道德模范等群体免费观影,共同探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
记者:曲姗姗
图片:中共四大纪念馆
编辑:曲姗姗 张恺琳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