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相声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幽默的内容、平实的语言不仅得到华侨华人的喜爱,也受到众多外国民众的关注。在新加坡,一群相声爱好者创办了闲愉茶馆,为华侨华人和新加坡民众带去欢乐。

创办茶馆源自热爱

余杰翀是闲愉茶馆的创办者,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他,从小就与相声结缘。“许多华侨华人和本地民众喜欢听相声,但因为新加坡的相声演出太少,他们无处可去。于是,我萌生出创办闲愉茶馆的想法,想给热爱相声的华侨华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余杰翀看来,相声有内在的逻辑和基本理论,也十分考验演出者的随机应变能力。“就拿‘抖包袱’为例,我们常说‘三翻四抖’,需要一定的铺垫,才能让节目效果更好。在相声表演时,我也经常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临时加一些互动。记得一次演出时,我正在说定场诗,最后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我刚说完‘人间正道’,观众就接了‘是沧桑’,我就临时加了一个与观众的互动。”

同样热爱相声的还有闲愉茶馆成员陈明希,在新加坡进行博士后研究的他,在曲艺氛围浓厚的天津长大,对相声情有独钟。在他看来,相比于传统乐器演出等,相声对道具的要求较低,演出者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传递欢乐。“相声也教会我为人处世的艺术,告诉我不要过于苛求,让我更乐观地看待生活。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我经常受挫,相声蕴含的道理让我受益颇多。”

扎根传统改良创新

新加坡有着多元文化,为了适应新加坡的文化特色,闲愉茶馆也在节目内容上做出了一些改良,比如,特别受欢迎的《学外语》。陈明希说:“在新加坡,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英语口音,比如新加坡式英语、印度式英语。以新加坡式英语为例,它的发音很有特色,尾音较多。在表演时,我们融合这些特点,模仿不同口音。台下观众听到后都非常有共鸣,大家都乐坏了。”

闲愉茶馆以传统相声为基础,在节目内容与题材上都进行了创新,想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相声。茶馆以传统相声《规矩论》为基本结构,结合现实生活,改编成相声《恋爱学》,收获了众多好评。余杰翀表示:“我们希望节目内容更加接地气,反映当下年轻人的困惑,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

在正式演出前,闲愉茶馆会安排不同的开场演出,二胡演出、快板演出等让观众兴致勃勃。演出结束后,茶馆会设置抽奖环节,现场观众有机会抽中各式各样的小礼物。“最近的一次抽奖中,我们送出了一个新鲜的葫芦,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们还计划在开场前进行京剧演出,想把传统艺术聚集在我们的舞台上,让更多人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余杰翀说。开业演出时,闲愉茶馆与商家合作,给现场观众发放了鸭货大礼包,大家啃着鸭翅,听着相声,其乐融融。

传递温暖传承文化

“节目都很棒!”“现场真棒,继续加油!”“您这还招人吗?”余杰翀时常收到观众的称赞,也有不少观众在看完演出后想加入茶馆。“我们的票务、场务和主持人大多是志愿者。他们看完演出后,就想参与我们的活动。我非常感谢志愿者们。”

台下,闲愉茶馆的氛围也十分欢乐,大家时常凑在一起谈论趣事,也从日常对话中汲取灵感,更好地创作剧本。对此,陈明希深有感触。“日常科研工作十分辛苦,相声社是我生活的‘避风港’,可以让我转换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在新加坡,能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说说相声,唠唠嗑,真的很幸福。”

对于闲愉茶馆未来的发展,余杰翀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有读初中的学生正在跟着我们学相声。我希望更多的小朋友有机会了解相声,让相声可以传承下去。”闲愉茶馆的成员曾前往新加坡莱佛士女子小学演出,诙谐的语言、本地化的“包袱”让在场学生捧腹大笑。未来,余杰翀希望闲愉茶馆可以走进校园课堂,参与校园文化节活动,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了解相声艺术。

(睿加 胡萍)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03日 第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