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刊 | 总第3160期
我也不太在意标签这码事。观众对我在《阳光之下》里演的反派封潇声印象很深,对我而言这是莫大的荣幸。说句心里话,每演完一个人物就被贴上一个标签,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每当我拿到剧本后,总会在心里给人物画像,来衡量自己和他的“贴合度”。这是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学会的技能。虽说演员要一人千面,但演员都有局限性,或多或少会和饰演的人物有些互通之处。所谓一人千面,离不开这个大前提。
我一直觉得,演戏无非是追求两种极致,要么用亲近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要么用“陌生感”吊起观众的好奇心。不上不下地卡在中间,往往最为尴尬。
“谁说一个好医生就不能有个好家庭?”
“你今天化妆了吗?我以为是素颜呢。”
解开了原生家庭的心结后,决心事业爱情两手抓的宁至谦(彭冠英 饰),让一众剧迷齐呼“嗑到了!请宁至谦保持住这个节奏,不要停!”“不止流筝喜欢,我们也喜欢你这么说话!”“带嘴追妻甜炸了!开窍了的宁医生果然非同凡响。”
从前期的木讷、寡言,到后期的体贴、宠溺,宁至谦在感情路上的跃变,被演员彭冠英拿捏得恰到好处。
正在热播的都市情感剧《听说你喜欢我》中,彭冠英饰演的是北雅医院的神外科医生宁至谦。与以往特色鲜明的角色相比,宁至谦的钝感力较为突出。或许是医生这一职业的冷感属性,宁至谦的情绪波动和所思所想,总被他藏在泛红的眼眶后、欲说还休的双唇下。
就像剧中,宁至谦对痛哭的阮流筝(王楚然 饰)说,“你还有十分钟的时间为上一个病人难过。从现在开始,为下一个患者负责。”
生活中的彭冠英不同于寡言的宁至谦。他有东北人骨子里的爽朗和坦率,不回避问题。但他又不乏细腻的一面,思考问题时忖度推敲,给出答案笃定真诚。
聊起塑造人物时的细节,拍摄中偶然迸发的设计,彭冠英显得云淡风轻。在他眼里,这都是份内工作,并不是什么值得强调的话题。谈及紧张的工作安排,彭冠英直言:“有工作忙不是好事儿吗?有制片人和导演愿意信任我,给我机会,恰巧我又对人物和故事有感觉,就不能错过。”
以下,是演员彭冠英的讲述。
宁至谦是离观众很近的人物
每当我拿到剧本后,总会在心里给人物画像,来衡量自己和他的“贴合度”。
这是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学会的技能。虽说演员要一人千面,但演员都有局限性,或多或少会和饰演的人物有些互通之处。所谓一人千面,离不开这个大前提。
初读《听说你喜欢我》的剧本,我觉得自己和宁至谦是“贴脸”的。我能想象宁至谦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甚至语气里的微弱变化。加上他的爱情故事很打动我,让我有诠释的欲望。就这样,就决定接下了他。
在和杨阳导演沟通的过程中,导演说希望我尽量把宁至谦塑造得落地一些,让观众有“亲近感”,这恰好也是我在给人物画像时冒出来的想法。
我一直觉得,演戏无非是追求两种极致,要么用亲近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要么用“陌生感”吊起观众的好奇心。不上不下地卡在中间,往往最为尴尬。建立人物时,我一直在试探他身上“亲近感”的尺度。
宁至谦是北雅医院神外科的主任医师,年少得志,事业有成,却有一段失败的婚姻。他在平衡工作和家庭方面一定是有问题的,经受了很多挫折,怎么可能游离在生活之外呢?他可以骄傲、可以口不对心,甚至可以端架子,但不能呆板、不能愣。
片场经常会发生“小意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一场戏,宁至谦刚送走儿子宁想(凌晨 饰),又在约流筝吃饭时被情敌薛纬霖(李子峰 饰)占了先机,再加上手臂受伤,无法做饭,只能自己回家凑合着泡了碗面。演的时候,我不小心把叉子掰坏了,但导演没喊停,我当时就想:那不妨就用叉子头吃这碗面,把这场戏演完。
拍完后我看回放,宁至谦的局促样子,正好衬托出了他的狼狈。
在职业方面,宁至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厉害,怎样找到他身为医生的职业感,是我需要下功夫的点。
杨阳导演以前拍过一部医疗剧叫《心术》,为了熟悉导演的风格和演医生的感觉,我专门把这部剧又看了一遍,还找了另外一些医学纪录片。再加上拍摄现场有医学指导,会随时对演员进行现场教学、调整细节等,给了我很大帮助。
宁至谦是个责任感很强的医生,工作时非常有魅力,这也是他能吸引医院里一众小女生的原因。每当面对外界质疑,他总能泰然自若,“对不起,在这里我是专家。”
事实也是如此,就像宁至谦父亲宁守正(姚安濂 饰)所说,“至谦是全国神外科的权威。”所以在工作里,宁至谦有一套完备的方法论,我只要在心里把信念感准备充分就好。
而在性格方面,宁至谦是有缺陷的。他经常被人误会。观众在看剧时不理解他的一些行为,其实我在看剧本时也一样。
但这恰恰是宁至谦的一个特点——沉默寡言。从父母离婚,到母亲去世,再到和阮流筝离婚……我们单看人物经历,这个人其实挺悲情的。但在进入人物的过程中,我觉得他的要点不在于“惨”,而在于“独”。因为孤独,他不习惯和人分享心情,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情。
他其实是个挺传统的男人,就像我们在生活里经常碰到的那样。他们没那么开朗,也不大愿意说话,被误会了也不愿意解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无需浪费唇舌。这份沉默寡言,为他的生活屏蔽了一些杂音,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插曲。
宁至谦的性格是一以贯之的。他虽然是个成长型的人物,但他的变化并不体现在性格上,而是人物关系上。
人物关系织就宁至谦的变化
我希望自己对人物关系的理解是全面的,处理是准确的。拍摄时,我不断和杨阳导演沟通,也经常和对手演员商量细节、交流想法。
在片场,导演是把控全局的“指挥者”,我们所有兵将都跟着导演的规划行进。每场戏开拍前,我们会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台面上聊,让导演选择哪场戏谁的想法是可取的,谁的想法是需要调整的。只有把所有问题解决在事前,实拍时才会通畅。
最重要的是宁至谦和阮流筝的关系。
在剧里,他们的故事分成两段,六年前和六年后。但无论是哪一段,我都能确定,宁至谦爱着阮流筝。
宁至谦在被前女友董苗苗(杜雨宸 饰演)甩了之后,面对一心一意陪他疗伤的流筝,他一定动心了。但要结婚,只有爱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共同的生活节奏和同步的未来规划。这就是他们前期感情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在一个频道上。
六年前的宁至谦,已经是北雅医院能独当一面的医生,他的专业优秀让他清楚,一个人能安身立命的根源永远是自己。他从未对流筝说过“我养你”之类的话,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这么做。
在他心里,他要成就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流筝。既然能“授人以渔”,为什么要“授人以鱼”呢?他希望的未来是一加一大于二,而不是等于二、小于二。并且他也看到了流筝身上的潜质,所以他才会一直督促流筝考研,不要总被家里的事绊住脚。
彼时的流筝,选择为了宁至谦“洗手作羹汤”,放弃了国外深造的机会,耽搁了考研,这也让她一时原地踏步。再加上宁至谦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两个人的距离势必越来越远。
其实他们的爱都没有问题,只可惜爱着爱着走成了两条平行线,才最终离婚。
而在六年后,流筝的变化让宁至谦欣慰,也让他重新燃起了藏在心底的爱意。
你说宁至谦变了吗?
其实没有,六年后的他还是一心想着带流筝多发两篇SCI论文,也仍然“说一套做一套”,前脚刚偷拍完流筝的睡颜,后脚就唬人家说“你刚打呼噜了”。
但能说他完全没变吗?
也不能。他开始愿意向流筝表达爱意了,也愿意偶尔小秀个恩爱了。感情的事就是这样,双方可能不会在最好的时机遇到,但缘分一定不会让他们彼此错过。
宁至谦和父亲的关系,交代了他的性格成因。
宁至谦为什么不懂如何处理感情,不懂得如何爱人?就在于他父母的失败婚姻;在于母亲做出挽回的举动时,父亲的决绝离开。这是他们父子二人不可逾越的鸿沟。
处理这段人物关系时,我和姚老师都希望演得极致一些。我处理得更疏离、冷淡,姚老师则更愧疚、退让,我们一起将这段关系呈现得更准确。只有在前期把两个人之间的“扣”拧紧,后续的“解扣”才能动人。
而宁至谦和情敌薛纬霖、老友萧二(陈震 饰)的关系,则丰富了宁至谦“口嫌体正”又傲娇的性格侧面。
宁至谦和萧二是发小,两个人从小玩到大,彼此非常了解。所以观众能看到,萧二经常能成为宁至谦的“嘴替”,或是在他嘴硬的时候拆他的台,或是在他怄气的时候帮他开解,总是把他的内心独白揭个底儿掉。
而和薛纬霖的关系,我们则希望用成年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处理得轻松一些。
他们虽是情敌,但并不会针尖对麦芒,而是会互损,甚至偶尔还会耍赖。宁至谦并没有把敌我阵地分得明明白白,从不会明确地告诉对方“这是我的地盘,你出去”。他是带着“挑战者”心理的,先淡定地摆手,欢迎对方来战,然后非常自信地一步步拿下战局,让对方清清楚楚地看清自己的“出局”过程。
这两段人物关系为剧集贡献了不少笑点。比如宁至谦见到流筝悉心照顾受伤的薛纬霖,醋坛子打翻的他开始一反常态,在薛纬霖的病房里赖着不走;宁至谦见到薛纬霖、流筝和宁想都穿着白T恤,连忙把套在白T外面的卫衣脱掉,生怕餐厅服务员误会他们仨是一家三口……
宁至谦吃醋后的孩子气,有点反差萌。这是人物的加分项,也巧妙地调剂了故事调性。
标签是种认可
进入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机缘巧合。
来北电上学之前,我完全没做什么“明星梦”,心里对演员的概念很模糊。当时只想着,自己还很年轻,要学点什么。正巧赶上艺考招生,就去试了试。还真就考上了,幸运地入了这一行。
我很知足,这么多年一直有戏拍,甭管角色大小、戏份多少,起码我没闲着,已经挺好了。期间经历的大事小情,被拒绝、被选择、卡在瓶颈期等等,我觉得都是一种磨练,某个方向走不通的话,那就换一条。老天从来都是公平的。
而且谁在工作里不会碰到挫折,遇到不如意的境况?能坚持着走到今天,演上这么多戏,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工作久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自我调节功能越来越强大。演员都会对自己的角色投入非常深的感情,对于以前的我来说,与角色告别是非常痛苦的事。就比如宁至谦,如果是我早几年演的话,说不准会伤春悲秋一番,自己跟角色念叨两句:
“兄弟,我能力有限,有些地方塑造得还不到位,但也只能陪你走到这了!”
表演这件事总是会有遗憾的,过去可能会更在意一些,现在则更淡然,我只要保证自己当下的状态投入、真诚,就够了。
我也不太在意标签这码事。观众对我在《阳光之下》里演的反派封潇声印象很深,我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对我而言这是莫大的荣幸。说句心里话,每演完一个人物就被贴上一个标签,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新的人物总会带给我新的成长,撕也好、贴也罢,交给观众做主就好。
在《阳光之下》之后,我又接了《婚姻的两种猜想》,杨争和封潇声的形象可谓南辕北辙,但我心里清楚,他们都是和我“贴脸”的角色。演员很难在所有故事里都能找到形象定位,开头提到的局限性,就在于此。
但只要碰到机会,我还是会尽量在有限的范围里,尝试不一样的人物。毕竟这份工作的属性就是多变的,要跟不同的人物灵魂打交道,也要和不同的工作人员打交道,我很乐于接受挑战。
如果说未来还有想要尝试的类型,那我还挺想试试悬疑剧。
悬疑剧的表演方式和人物塑造手法,让我比较有挑战欲。我要如何通过“去痕迹”化的表演,把人物包裹起来;如何用蛛丝马迹一点点释放神秘感,牵引观众的目光;又要如何拉动观众的恐慌感、代入感……这些都是我想去试一试的。
古装剧也挺久没演了,之前演的也不多,有合适的机会也希望再演一演。
接下来,我还有一部谍战剧《薄冰》和医疗剧《白色城堡》即将和大家见面。
我无法和大家许诺说彭冠英以后一定能拿奖、一定要演爆款项目,但我能摸着良心说一句:面对工作、面对人物,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保持坦诚、保持纯粹。
【文/弈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