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迎来送往的盛大游行。
有人引吭高歌,对生命之巅发起一次次的冲击,有人垂首低眉,望着自己脚下那来时的路途,慨然自叹。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再也不复返。
转眼间,《我们的日子》已经只剩下了最后的4集,关于后半段的剧情,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太过于狗血,以至于该剧的评分已经下滑到了6.5分。
说好的比肩《人世间》呢?
更为要命的是,当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问编剧娟子是否有抄袭韩剧《请回答1988》的嫌疑的时候,她表示其实自己就是想做一部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后来,甚至还回怼网友说:“那就别看了”。
可不管怎么样,这部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年代大剧,终于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那么我们不妨对已经流出的大结局剧情,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
第一、明中、严冰——强行配对,最为致命
其实明中这个角色,我是很不喜欢的。
小的时候,明中聪明懂事,即使少年时期得知自己先天睾丸缺失,这样的噩耗,也没有完全击垮他,反而他在父亲的开导下,展示出自己性格中坚韧的那一部分。
因为病,姥姥极为迁就他、偏爱他。
可也正是这样的偏爱,让看起来懂事的明中,逐渐走上了自私和双标的的道路。
比如带女朋友回来的戏份。
大自己六岁,没问题,离婚还带着孩子,也没有问题,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新时代,这些都不该成为被指责的理由,可是提前跟自己爸妈说一声,就有那么难吗?
并且我们看看明中是怎么做的。
本来倩倩大了明中六岁,父母和姥姥就已经不是很高兴了,可结果当倩倩说自己女儿已经三岁了的时候,全家人,尤其是父亲王宪平,直接炸了锅。
这时候,谁最难堪?
当然是倩倩,可明中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既没有立即为倩倩说话,也没有立马安慰倩倩,包括后面他照顾倩倩女儿的时候,其不用心的程度,令人无言以对。
而且,面对准岳母的埋怨,他还觉得异常的委屈。
因为从小患有隐疾,被同学奚落嘲笑,这本该是令人同情的,可看似懂事的明中,却在心理上,逐渐走上了自私的顶峰。
明知道女朋友大自己六岁,父母会不高兴,还果断带回了家,要求父母和家人支持,并隐瞒了倩倩已经有了孩子的事实。
明知道姥姥年纪大了,他却一心要去国外留学,殊不知,这可能就是与姥姥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终于明白了,严冰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尽管母亲早逝,可严冰的父亲作为一名著名的医生,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教育层面,都对其尽心尽力,可本该有着美好未来的严冰,却被编剧安排了最为悲惨的命运。
这是为啥,纯粹是为了虐而虐?
先看看明中是怎么说的。
他因为从小患病,心理极度自卑,因而对于严冰的告白,明中内心觉得自己配不上严冰,所以选择了离婚并且带了一个孩子的倩倩。
在明中的内心里,他觉得自己只能配上倩倩这样的女孩。
所以为了拉近严冰与明中的距离,编剧和导演,就为严冰安排了去小诊所堕胎,最后不幸被切去子宫的狗血桥段。
大结局中,明中还是去了国外读书。
他和严冰的结局尽管没有明确交待,但是编剧的安排,已经说明了一切。
和预料中的一点不差,在明中去国外读书期间,姥姥那人和因病去世,临终前,她也没能见到明中最后一面。
并且饰演明中的演员,从长相到气质,都相当一般。
他能得到这个角色,大概率是因为其母亲,正是该剧的编剧娟子。
第二、雪花、杨思宇、东方宏的三角恋——青春疼痛文学的再度演绎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原本以为《我们的日子》,会是一部和《人世间》或者《父母爱情》一样,以家庭所有成员为叙事主体的年代大剧。
可显然,我们都想错了。
从第十四集之后,讨喜的小演员们纷纷杀青,这部剧也从一部水准线之上的年代剧,变成了一部青春疼痛文学的标准范本。
饰演雪花的周依然,从全剧的“戏眼”,变成了妥妥的“一番大女主”。
我们看《人世间》,它以周家小儿子周秉昆为“戏眼”,展现出了周家父母,以及三个子女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喜乐哀愁。
在宏大的叙事之下,是主次分明的故事结构,塑造出的每个人物也都生动鲜活。
再看《父母爱情》。
相较于《人世间》,《父母爱情》真正的“戏眼”,是江德福和安杰这对夫妻,全剧围绕着两人及其几个子女,展开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温馨叙事。
这两部作品不仅可看性强,而且不失温情与深度。
可有如此优秀的范本在前,《我们的日子》的导演和编剧,却选择了硬搬《请回答1988》的人物设定,将三对父母,以及姥姥等人,都变成了为青春疼痛文学服务的纯工具人。
王雪花从小机敏聪明,颇有“大姐大”的风范。
可长大后,人物性格开始和小的时候极度割裂,长大后的雪花,在大大咧咧的外表之下,是一颗自私的内心,她几乎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杨思宇也是如此。
剧中小叔王宪安分析的很对,他认为杨思宇性格极端,做事不管不顾,比如离家出走那次,他回来后,马上去见的,是雪花。
那么因为他失踪而急得住院的母亲方慧,和愁的头发都白了的父亲杨大山呢?
我一直以为,大大咧咧不代表着不关心别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而人善良与否,不仅仅在于他(她)对于最在意的人如何。
杨思宇的一句话,其实很能代表他的性格:“整个世界,都不及雪花之万一”。
仅仅对自己喜欢的人好,和善良无关,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对自我感觉和憧憬的一种反馈而已,简单来说,他喜欢雪花,只是这样的感觉,能让自己身心愉悦,仅此而已。
因此,大结局中,杨思宇听从杨大山的劝告,在国外痊愈。
回国之后,他就在“小红花”的再度聚会中,向雪花告白,希望两人能够再度走到一起,而此时的东方宏,为了雪花,已经放弃了冉冉升起的事业。
经过思考,雪花最终选择了东方宏。
这样的结局,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不得不说,编剧对于人物的塑造,是极度失败的,而我的感觉是,雪花之所以选择东方宏,是因为后者,事业上有着更为强大的未来。
并且他为她可以付出一切。
第三、姥姥那人和——一个奉献一生,却心愿未了的故事
如果说《我们的日子》中,有哪些“正常人”的话,那么杨大山算一个,姥姥那人和,也算是一个,她的一生,可谓是操劳至死。
年轻的时候,姥姥家庭条件优渥。
为了和心上人在一起,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选择了私奔,结果没过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只剩下她拉扯着一儿一女,艰难度日。
等到子女都结婚了,却也各有各的忧愁。
儿媳较懒,儿子可以迁就,但日子确实过得不太爽利,那人和自然是看不惯的,可她一句话出来,儿媳那里总有十句话等着。
到了女儿家,那人和还是操劳的命。
女儿刘淑霞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婿王宪平又不是一个心细之人,因此她除了每天做饭做家务之外,还得带着外孙明中。
也许吧,那一代的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谁知,明中的病,成了那人和搁置在心中多年的心病,为此她不惜带着明中离家出走,去往大城市寻医问药,结果还差点把明中给弄丢了。
等外孙和外孙女长大了,那人和却仍在“燃烧自己”。
她希望明中能在北京安家,然后娶妻生子,自己就还去外孙家里,为他带大孩子,可明中却毅然选择了去国外读书。
没过多久,那人和患上了骨癌。
临终之际,她还在向雪花学习简单的英语,给自己远在大洋彼岸的外孙明中写信,可到临了临了,那人和还是没能见到明中最后一面。
她去世之后,明中才回来,并收到了姥姥那封写着“我爱你”、“我想你”的亲情之书。
令人唏嘘不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