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刷完了《三体》电视连续剧,看完了只想用一句话概括——不完美,但绝对算国产科幻剧里程碑作品。

一、高纯度还原原著小说

作为第一部拿下科幻“雨果奖”的亚洲科幻题材小说,《三体》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让世界上更多、更广泛的阶层知道,当代中国并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缺的也许只是一个机会。

由于小说本身足够优秀,让电视剧在改编时有了更多底气。不过,之前的大量实例也证明,优秀小说被影视化后并不一定就能够成为好作品,大量魔改,不仅无法得到新观众的支持,反而会严重得罪老书粉,导致口碑崩盘,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境地。庆幸的是,《三体》电视剧在创作时就严格遵守自己的底线,即尽可能尊重原著。

从第一集开始,剧集就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脉络推进,连中段大量敏感的红岸情节基本都没有进行过多改动,目前影视作品不能碰的wg,也用其它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谓勇气和诚意十足。

而原著中的高光时刻,如宇宙闪烁、三体文明一次又一次地重生,ETO大会、古筝行动等,创作者更是不遗余力通过大量场景和细节进行铺陈、勾勒,在画面和音乐的有效结合下,带来胜过文字的震撼和感动。

人物台词方面,电视剧基本直接提取自小说,原汁原味让人看得无比亲切,很多过渡性语言已通过人物的对话向观众表述清楚,不至于出现看不懂的情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本剧导演和所有团队人员的创作态度。

二、细节丰富、人物情感真挚

从表现形式上看,无论《三体》小说,还是电视剧都不属于爽文、爽剧类型,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三体》更希望用浓烈的人文关怀和人类对宇宙的思考,去传达世界的广漠无际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即使卑微如虫子,却依然选择倔强地活着,或许这才是生命的真谛和意义。

电视剧在改编时,为了让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同时增加悬疑效果,前面十几集进行了大量背景式的展现,这样处理虽然有助于观众理解全剧的世界观和塑造人物形象,但带来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太过缓慢的叙事节奏,让非书迷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尤其与美剧一比较,更容易让人产生冗长感觉,剧中几位原创角色,如记者慕星,陈雪等,她们能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没有为故事带来更丰富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删掉也不会影响整体,而剧集为小说中出现时间很少的潘寒、徐冰冰加了大量戏份,虽然相比前两者没那么让人反感,但说实话意义也不大。

不过,瑕不掩瑜,部分配角的差强人意及中段大量的无用情节并不能掩盖本作的精彩和人物形象的丰满。

后十几集中,一些适当的改编反而增加了电视剧的可看性和真实性,如申玉菲的自杀比小说被潘寒枪杀更能让人感受那种来自心底的深深绝望,而她的丈夫魏成在其死后依然选择进行三体计算,看完还有种莫名的感动。

主要角色中,张鲁一饰演的汪淼内心戏呈现细腻,一开始发现照片倒计时的焦躁疯狂,与叶文洁对话时的睿智,执行古筝行动时的运筹帷幄,其表演均张力十足,将小说中有些工具性质的汪淼诠释得有血有肉;于和伟则延续了自己一贯的高水准,大史玩世不恭却比任何人都看得透彻,貌似平凡却又能做到许多人没法做到的事情,他和张鲁一的互动更成为全片最温暖,也最富人情味的段落;叶文洁可谓是《三体》第一部的灵魂人物,由王子文和陈瑾分别饰演青年和老年两个阶段,她是点燃三体整个故事的导火索,却又有着一段悲伤、痛苦的过往,王子文和陈瑾的表演一脉相承,牢牢抓住角色冷静、克制的一面,大量平稳却有力的台词,适当的画面留白,让这个知识女性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三、技术有缺憾,但能看到进步

对于科幻剧,要想拍好除了剧本优秀外特效同样不能拖后腿,毕竟作品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特效镜头进行呈现。

由于资金有限,《三体》电视剧在表现很多大场面时过于粗糙,三体游戏中,其cg建模不够精细的毛病更是表露无遗,背景音乐在切入时水平也总飘忽不定,有时配合度很好,有时又极容易让人出戏,剪辑也同样存在各种问题,部分段落前后映衬确实很有意境,可太多的无意义空镜头和重复闪回同样使人犯困。

即使缺点不少,但大部分时间剧集仍旧保持高水准,特别是三体游戏中的几个重要名场面,如秦王耗费三千万士兵打造史上最巨型的计算机,切割审判者号的细节和质感呈现,古筝行动的节奏调度更犹如商业大片般精准,结尾汪淼、大史、丁仪在麦田中关于虫子的宣言以及叶文洁再次来到红岸基地的感慨都有可能成为经典画面被人铭记。

众所周知,科幻类型影视剧不好拍,它不仅需要极高的工业体系加持,还要在视听语言等方面做到极致,才有可能打动观众并收获好评,《三体》是国产电视剧在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也是电视剧创作者一次勇敢地吃螃蟹行为,希望在《三体》跨出的一大步后,国产电视剧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科幻作品,薪火相传,让那才是中国科幻界的幸事。

文| 王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