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体》开始,中国科幻剧时代开启了。”这是无数网友在看过科幻电视剧《三体》后的真实感叹。电视剧《三体》自1月15日开播以来,关注热度持续上升,每当重要剧情节点播出,都会聚集起社交平台的讨论热潮;“科学边界”“古筝计划”,一个个真实又奇幻的热词,都迅速引发热情网友的自发解析和二次创作。据媒体报道,截止2月3日,该剧在CCTV-8最高直播关注度为1.95%;收官之际的《三体》在豆瓣评分仍然保持在8.1分;微博热搜“三体赢麻了”阅读次数已突破4.2亿,讨论量达2.3万。

面临未知宇宙的神秘奇诡和来自高级文明的生存威胁,个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应当将自己置于何种位置,又应当以何种姿态迎接挑战?这既是《三体》原著及剧作想要叙述解答的核心问题,也正是令这部科幻巨作广受各类读者观众青睐的本质原因。围绕着“三体”的宏大世界观,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的不仅有“震撼三观”的硬核科幻,同时还严肃讨论着无处不在的复杂人性。这种“科学”与“人学”的有机结合启发大众积极思考:正是因为有科技,文明才得以延续生存;而只有保藏文明,科技发展才有灵魂和生命。

可喜的是,《三体》剧组在长达七年的筹备过程中谨慎把握住了科幻、文学、视觉、想象等多元素的平衡,最终通过回归原著的叙事方式予将作品进行真诚具象的影视化改编。走进电视剧《三体》,“科幻迷”可以从中体验到“物理学不存在”的颠覆和重建;“原著粉”震撼于“红岸基地”“三体游戏”的精致呈现和还原,直呼剧组简直是在“颅内取景”;“细节控”深度聚焦人物、剧情和叙事,酣畅品评着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完整的镜头叙事……事实生动表明,正是由于剧组在创作时总是站在各种观众群体的角度进行灵活调整和定位,才真正“击中”了广大读者观众的心,让这部“小众”科幻作品变为了一场符合大众口味的“流动盛宴”。

我们还应当看到,十几年前已完结的小说得以在如今引发“现象级”的轰动影响,一定程度上离不开近年来国产科幻进步以及中国科技发展给人带来的充足信心与强烈期待。从创作角度看,剧版《三体》可谓“制作虽繁必不省人工”,对原著剧情进行提炼和丰富,让影视剧更加有血有肉。比如,为讲述“三体游戏”情节,大胆采用“动作捕捉+面部捕捉+CG动画”等综合技术手段,成功再现原著中的精巧设计。从市场角度看,2023年初的电影电视剧市场重焕生命力,《流浪地球2》和《三体》交相呼应、实力与口碑接棒传递,接连推出的科幻视觉盛宴也更有助于在大众心中形成对于国产科幻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愿景。

还要看到,今时今日,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之所以令人震撼难忘,很大程度上还源自于那种“就在未来”“可能实现”的想象与期待。太空电梯、数字永生、外太空文明……如今,理解接纳这些科幻元素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并不困难,许多新奇概念似乎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幻想,而在视效呈现下更具“纪实”意味,在观众心中埋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

正如刘慈欣所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实都深刻推动着影片的突破和跨越,这正是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比如1月30日,中核集团在官方微博中写道“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由此,众多国企团建式“喊话”流浪地球,纷纷亮出硬核科技,展现出我国创新实力,让万千网友直呼“国家浪漫”。从这个层面上讲,如今中国观众心中的“科幻”种子之所以能够迅速生根发芽、破土冲天,“核心养分”其实正源自于中国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有目共睹、令人信心充足,社交平台的热烈呼应和反馈就是生动证明。

瑰丽的幻想正因为现实的背景方能更显绚烂多彩。纵观中国科幻与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幻想与现实、此刻与未来的“双向奔赴”正推动着“中国式科幻”不断超越创作本身,成为“照进现实”的真切期盼与设想。我们值得相信并期待,只要我们永远努力创想并且拼力实现,“中国科幻”就可能真正书写出“人类未来的历史”,让极致的“科幻浪漫”成为对未来的美好预言。

(作者 陈之琪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