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的热闹,很大一部分来自《狂飙》。戏里,正邪双方20年的对抗充满宿命感,“高启强”的黑化历程看得人又气又痛;戏外,张颂文、高叶、李健等演员纷纷出圈,好演员们和观众完成了一次热烈的双向奔赴,皆大欢喜。
热闹之中,遗憾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成功塑造了一个如此鲜明立体的反派角色之后,更多的人想要追问:正面角色的创作是不是真的这么难?张译扮演的安欣,曾在第二篇章结束时留下了令人心疼的孤独背影,但在最终对决的后13集里,这位“孤勇者”的出击并没有期待中那么浓墨重彩,他在黑暗中的坚守似乎也不是最终赢得胜利的关键,人物的厚重感、故事的戏剧性,打了折扣。
和侯亮平等等同类题材的男一号相比,安欣在细节上是生动的。从大年三十给高启强送饺子的善良与热情,到20年后面见指导组的试探和保留,人物的剧变,天然地为观众留出了想象和好奇的空间。而他痛失战友、爱人,在交警岗亭上掩面大哭的戏份,更让人看到了英雄背后的脆弱。至于20年后他将退休金、保险金挂在嘴边的吊儿郎当,理解并接受举报者被房子收买而不想开口的态度,也都让这个正面人物有了人间烟火的真实感。
可如果与反派人物高启强完整的成长线相比,安欣的细节又多少显得单薄了。观众能清楚地感受到高启强对旧厂街的眷恋,也充分理解他崛起的原因——本人敢冒险、懂人情、会思考,团队里有各司其职的妻子、弟弟、跟班、杀手,背后还有隐藏的靠山与保护伞。从被欺负的普通鱼贩到嚣张跋扈的“大佬”,他的进阶有“升级打怪”的意味,每一步都清清楚楚。
等镜头转到安欣这里,除了为了正义一身软肋的坚持,安欣的生活背景几乎都是一带而过。作为孤儿,安欣住在哪里,他生活习惯如何,在孤独前行的十几年间有了什么变化?在2000至2006年的戏份中,观众尚能看到安欣对老默给予善意,与李响守望相助的戏份;可后来,这种有血有肉的设计越来越少——诚然,在张译的努力下,你可能被安欣深夜接到孟钰电话时一句隐忍的“喂”所打动,也会共情安欣对张彪的恨铁不成钢,可除此之外,安欣身上的生活味道太淡了。要是观众不能感受到安欣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又从而和谈及对人物的亲近、向往与效仿?至于大结局高启强势力覆灭的关键戏份中,安欣的存在感更显稀薄:从高启强自导自演找杀手,到蒋天安排杀手过山峰不停作案,再到回溯陈书婷的死因以及最终黄瑶设计举报,观众如何能从黑恶势力的自乱阵脚中看出安欣坚守与付出?
当然,这样的瑕疵自有其客观因素,导演也曾解释,必须是一个毫无软肋的理想主义者,才能坚持至此。但对于一部久违的好戏,我们想要的显然更多:比起正确的完美人设,“孤勇者”真正的魅力还在于他以血肉之躯实现光辉与伟大,不是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