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初的《开端》到《三体》的播出,腾讯视频算是打开了科幻赛道。首先打开赛道的人,往往有机会拿到这个赛道最大的红利,无论创作资源、内容生产、用户群体乃至商业合作,都会优先往这里聚集。
作者|王珊珊
中国硬科幻剧,终于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2月3日晚,《三体》电视剧开始大结局超前点映。一天后,《三体》在豆瓣的评分从8.1上涨到8.2。兴奋的剧迷们在社交网络炽热地表达自己的喜爱。
「最后十集太太太太太太牛了」
「高开疯走」
「能把三体还原到这个程度,已经值得封神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硬核科幻剧的期待值几乎为零,由于担心结果太过失望,甚至认为对知名IP「不如不拍」。
实际上,硬科幻影视的难度确实很大,甚至连《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在第一部收获46.5亿元票房之后,还是反复建议同行,如果一定要做科幻影视内容,先从软科幻开始。过去四年,除了郭帆团队,国内鲜有硬科幻影视内容落地。
《三体》电视剧的高品质内容,给所有科幻迷带来一份惊喜礼物的同时,也撞开了中国硬科幻剧的大门。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判断,与2019年相比,2023年初的电视剧《三体》、电影《流浪地球2》接连的高口碑、高热度,各方后续围绕科幻的《三体2》、番外剧《三体:大史》以及《群星》《时间深渊》等接续开发计划,表明中国科幻影视正在被带入新的纪元。
但其实,回过头来看,任何一次开拓性的成绩,在当时都是一场超出能力范围之外、120%的奋力跳跃。
从2016年开始筹划到2023年上线,《三体》电视剧开发周期长达七年,作为中国本土的第一部顶级IP硬科幻剧,改编完全没有先例可循,是一趟交织着勇气、能力、坚韧以及运气的冒险。
拿下「三体」
巴拿马运河上,反叛组织ETO的巨轮「审判日号」驶过,前方是汪淼研发的「纳米飞刃」以肉眼不可见的细丝拦截。巨大的船身,像豆腐一样被切割开来,坍塌成无数的积木小块。
《三体》第29集恢弘壮观的名场面「古筝行动」,真实生动地以影像呈现,令众多原著粉兴奋叹服。
「这一段YYDS!」「点燃了我心中的科幻之火,宇宙之光。」「不想说再见,再刷一遍。」
时间拨回2016年,当时腾讯视频在内部决策会上,讨论是否要买下《三体》电视剧改编权。2016年正是IP改编被热炒的年份,《三体》在2015年8月获得被称为「科幻诺贝尔奖」的雨果奖,被认为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拉至了世界顶级水平。可想而知,在那个时间段,《三体》对视频平台的诱惑力。
决策会上争论得很激烈,20余人参会,意见分歧很大,很多人反对,争论得也很激烈。反对的理由很充分。《三体》影响力大,风险更大,它既小众,又很难驾驭。
在制作上,《三体》这样拥有宏大世界观的硬科幻题材,改编非常困难。如何还原「古筝行动」「三日凌空」「人列计算机」「宇宙闪烁」等高概念名场面?如何把握涉及到不同时空、贯穿几代人甚至整个宇宙的复杂叙事?如何准确把握最核心的「黑暗森林」宇宙观?明智地说,这是超过了2016年整个中国剧集制作能力的上限的。
除了制作本身的困难,市场体量也不支持。2016年11月,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达到2000万。而且在各种内容类型中,科幻是非常小众的品类。少量对科幻影视有爱好的观众,认可的也只限于好莱坞的视效大片,根本不相信国内能出好的硬科幻剧集。
可以说,同样的资源、时间,做一些当时更受欢迎的热门题材,会更加稳妥,也大概率能带来更多回报。
时任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是经济学出身,做事风格理性。作为深度的科幻文学爱好者,他既清楚《三体》的价值,也非常明白其中的风险,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拿下《三体》电视剧的开发权。
「总觉得如果我们不开发、交给别人,不太甘心。」孙忠怀对《新声Pro》回顾当时决策的考量时坦承,「这是一个比较感性的决策,也冒了很大风险。」
感性驱动的决策背后,其实仍然是理性的分析和敏锐的洞察。科幻题材虽然小众,但《三体》的知名度已经起来,在中国书迷很多,尤其是在企业家和精英人群中影响力很大。
与其他国际知名科幻作品相比,《三体》系列都是以中国人为主导驱动的,又不是俗套的英雄拯救宇宙的情节。更独特的是,它与中国社会过去及当代现实的联结很强,有很强的社会印记,又把故事拓展到了外太空,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因此,《三体》本身具有扎实的破圈基础。
回顾整个在线视频平台崛起的过程,充满了类似仔细分析和权衡后、仍然迎难而上的「吃螃蟹」的冒险尝试。任何创新性的内容开发,都无法依赖于万无一失的论证支撑。
好在,市场总是奖赏带着热爱的勇敢者。如今看来,《三体》在经历重重困难之后,最终于2023年春节档播出,或许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最好安排。
一方面,中国剧集市场更加成熟,腾讯视频的会员数已经超过1.2亿,会员基础天壤之别,相当于2016年时的6倍。除了会员群体基础的扩大、用户付费习惯日益养成,商业合作伙伴对头部内容的价值也有更充分的认识,一些与《三体》电视剧合作的商业客户,从剧进入制作阶段的时候就一直等着,虽然制作过程很慢,但他们仍然一直坚持等待。
另一方面,科幻影视早已不再是一个小众圈层。在大银幕上,2019年的《流浪地球》第一部获得了46.55亿票房,本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另一部短篇小说,大刘成为真正国民级别的科幻作家。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高新科技、航空航天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也对「中国人驱动」的科幻史诗故事也更有期待度。
所有这些因素,都让剧版《三体》在今年播出的效果,要比几年前要有优势。最终的播出成绩令人欣喜,上线1小时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就突破2.5万,打破腾讯视频剧集首日热度值纪录,站内超过150万人评分,推荐值超过93%。在豆瓣,截至目前,超过21.8万人给《三体》电视剧打出了8.2分的平均分。
锚定原著
复盘《三体》项目开发过程,无论孙忠怀,还是其他主创团队成员都认为,当时首当其冲的难题、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就是:《三体》这部剧要拍给谁看?
《三体》到底应该迎合普通观众的观影习惯,将剧情改得更加浅显易懂;还是应该尊重核心书迷,优先还原原作的硬核科幻气质?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旦选择一条,另一条路就不存在了。这是一个两难抉择,而且背后直接涉及到商业利益的巨大差别。
考虑到《三体》硬科幻的属性,会有很多视效部分的制作,尤其是「三体」游戏部分,制作量几乎无法想象。这么大的体量意味着在原本已经很贵的版权费基础上,还要付出高昂的投资制作经费,如果只定位书迷,受众太窄,商业投入回收难度很大。反过来讲,如果做大众市场,门槛会相对较低,受众人群也会更大,商业回报会好一些,但这样的话,书迷肯定会不满意。
通常对于头部IP改编项目,平台能够提供过往相同类型作品的数据参考,从而确定可参考执行的方向,但是对于《三体》,由于没有可对标目标,一切都得自己去试错,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和摸索。
最早的时候,《三体》是往大众方向改编的,经过对剧本的长时间反复讨论,基本确定想做成一个罪案题材,主推进脉络是侦破罪案,在这个基础上增加科幻元素,从而把《三体》的精华呈现出来。这样操作的好处是,观众群体更大,成本也更低一些。
但反复琢磨后,无论孙忠怀、腾讯视频其他同事,还是制作公司灵河文化,都觉得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们)自己都不满意」,孙忠怀说,「观众肯定也不会满意的。」
在2017年的一次项目会议上,孙忠怀决定,还是应该首先尊重《三体》书迷群体的审美口味,回到呈现原著硬核科幻魅力的初心道路上。
这个决定,意味着放弃了更大的商业回报可能,选择了更难、更冒险的路。但对具体负责《三体》的项目组来说,方向锚定之后,整个项目组的方向就明确了。正如灵河文化创始人、总制片人白一骢的总结:「平台定下来了调子,对于后期所有的工作非常重要,决定了这个项目最后的走向是什么样的。」
剧作上,逻辑是一切从《三体》小说第一部的内容本身出发,叙事、人物、高概念,都按照尽量还原原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一些金句也得到了呈现,比如第1集中结尾处,常伟思将军的名句「整个人类世界都是偶然」。
在导演团队的选择上,大家也有了更清晰的判断标准:优先选择对于《三体》小说有深入见解,同时有极大热情去完成难题挑战的创作者。
总导演杨磊进入了腾讯视频和灵河文化的视野。他与他的搭档陆贝珂,都是骨灰级科幻迷,而且有导演和技术能力。杨磊从《三体》2006在《科幻世界》连载第一篇就一直追更,《三体》对他的世界观有很大的撼动。陆贝珂是理科生,他得知有希望执导的时候,兴奋得一夜未眠,给杨磊写了2万多字的长信,阐述对于小说的理解以及执行思路。他对杨磊说,「我们生命跟《三体》能够重合一次,此生无憾。」
导演团队从2019年进入项目之后,更加明确了「用现实主义的方式来拍科幻」的拍摄策略,在现实叙事的基础上,用气氛、悬疑等一步一步推进剧情,拍出一个中国观众感到真实可信、有代入感的的本土科幻故事。
需要强调的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蕴涵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人物特征、故事场景都令中国观众感到非常熟悉,这些原本就是《三体》的核心魅力所在。主创团队的改编方式,正是建立于对于原作气质的透彻理解之上。
人物选角阶段,首先考量对于现实主义剧作的表演能力,其次考虑演员本人对于《三体》的熟悉程度、创作欲望。
于和伟是最早定下来的演员之一,他是《三体》的书迷,多年前就曾表达过想要饰演史强的意愿。起初一些观众还质疑他与书中描写的史强外型有些偏差,但于和伟抓住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呈现出与以往饰演角色都不尽相同的气场,自然幽默的表演方式,让很多粉丝感慨,「于和伟的大史就是我心目中的大史」。
《三体》上线后,凭借高品质和高口碑,通过核心书粉,往外围科幻迷、高知群体以及更广大电视剧观众圈层扩散。据悉,《三体》的男性观众比女性用户高出2%,覆盖年龄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
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原著书迷粘贴对比小说里的高光片段,对比剧集里的处理方式,感叹剧组的还原度之高。豆瓣电影短评页面,一条获得12499个点赞的五星好评写道:「原著粉看到头皮发麻的程度,总之就是太满意了。」
高容忍度支持
《三体》腾讯视频制片人汪悍贤在腾讯视频工作多年,曾操盘过多个项目,但他仍然感叹《三体》的难度与特殊性是罕见的:「这个项目给我最直观的感觉是大力投入,体现出公司对这种创新类项目的决心和信心。」
项目组在执行层面感受到的资源支持,在平台高层决策者维度,就是一次次给予绿灯通行的判断力。
在孙忠怀看来,对于《三体》这样的「定海神针」量级的作品,应该给予更高的容忍度。「不仅要看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和口碑价值也要并重。为了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周期、投入等等,都可以做出一些牺牲」。
《三体》的制作难度首先体现于不同时空的制作需求。整部剧实际上可以拆分为四个项目,气质风格完全不一样:2007年的现实悬疑戏、红岸基地时期的年代戏、游戏场景里的CG动画,以及大结局的高潮大场面「古筝行动」。每一段戏份的拍摄方案都需要单独制订,70 多人的剧组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做筹备工作,把剧本中所有涉及到的场景氛围、内容细节、小道具,都一场戏一场戏地做好了提前预置。
特效制作的工作量之大,在剧集领域也属罕见。「三体」游戏部分的时长大概一百多分钟,后期制作时间总共耗时2至3年,相当于一部动画长片的制作体量。 而且尽管《三体》是2020年开始拍摄制作,剧中「三体」游戏部分的动画,却必须保证是剧中的时间线即2007年可以实现的效果,这意味着即便是做动画,也需要充分考证2007年的游戏动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呈现。
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平台在技术上的积累储备。从 2019 年的《全职高手》开始,腾讯视频就开始积极尝试动作捕捉+ CG的拍摄方式,当时是在国内电视剧领域里首次采用这种技术,再运用到《三体》项目里就更加成熟。
大结局的「古筝行动」场景则是另一种真人实拍 + VFX 视觉特效的处理方式,预制阶段先做了一支30分钟的完整动画,实拍时候是一个个镜头对照着去拍这场大戏。选景原计划去巴拿马实拍,后来十几位美术组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地,花了三个多月找到一条相似的河。
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困难。《三体》无疑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正如总导演杨磊感叹,数年如一日的高强度工作,过程中难免充满了凶险的关卡,但「平台给了无限的信任,就等着我们每天一点点地往前推,这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在项目过程中,项目组努力聚拢起最优质的资源,也得到了喜爱《三体》的各方大力支持。40多位科学家为剧组担任顾问,把关剧中涉及到的细节内容。剧情涉及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场景,剧组工作人员都争取到了实景拍摄。
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以打造第一部中国科幻剧为信念,倾注了远超普通项目的心血,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探索,最终交出令核心书迷满意的高分答卷。
《三体》刚开播的时候,主创团队的成员们一起打电话,聊起这部戏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开始哭。因为「觉得这几年太难了。」
现在来看,这些所有的冒险和艰辛付出,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和积极反馈。
「真的没想到这部剧能从选角到剧情、画面都拍得这么完美」
「看完了三体,原著党觉得太震撼了」
「《三体》的生命周期一定会很长,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复看。」孙忠怀说。而从类型拓新的角度,《三体》带来的长远价值,使得腾讯视频成为在科幻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视频平台。
从去年初的《开端》到《三体》的播出,腾讯视频算是打开了科幻赛道。首先打开赛道的人,往往有机会拿到这个赛道最大的红利,无论创作资源、内容生产、用户群体乃至商业合作,都会优先往这里聚集。
目前,腾讯视频已经在做《三体2》的大纲,对整体故事走向也有了初步想法。这是令科幻迷们更期待的部分,当然制作难度也是数量级的提升。但相比第一部,这一次方向选择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至于具体制作,还是回到那个最基本的逻辑:做辛苦、困难但是正确的事,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收获。
除了《三体2》,腾讯视频还将持续深耕科幻赛道,接下来还将开发三体番外剧《三体:大史》,星云奖长篇作品《群星》,经典科幻IP《时间深渊》,以及三部原创剧集《元都》、《二进制》、《完美之躯》。
其中《群星》原著由科幻作家七月创作,曾获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以天府之国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大胆离奇又逻辑严密的硬核故事。《时间深渊》由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付强创作的,讲述移民太空船「深渊号」的密室死亡谜团的故事。这两本小说都是近年来颇受好评的科幻IP,影视化消息也受到科幻迷们的持续关注。
成熟市场已经得到验证的一个经验是,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用户对科幻影视内容的热情和需求会持续增长。因此,无论奈飞、迪士尼还是Amazon、苹果等新视频领域的新进入者,科幻题材都是必争之地。随着国内技术的持续发展,科幻剧集也将成为长视频领域的核心品类。
《三体1》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在知名的科幻影视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汪淼、史强这样的中国名字。它就像人类第一次获得了飞行的能力,得以脱离地面,升上高空。接下来还有很广阔的空间,人类将获得第一宇宙加速度、第二宇宙加速度,乃至登上月球、前往火星。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看到章北海、罗辑,以及更多由中国人主导的、影响全人类和宇宙的故事。更多中国名字,将出现在中国乃至全球观众的观剧选择当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