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大结局了。
黑老大高启强在众叛亲离中结束了他的一生,锒铛入狱,黯然退场。
可他的扮演者张颂文却实打实的火了。
苦流量久矣的他,没想到自己如今也成了“流量”。
可还没尝到“流量”红利的他,却因一句话被骂惨了。
什么话?
他说,中国99.5%的演员收入极低,中国顶多只有0.5%的演员,会过得衣食无忧。
虽然这是他在2021年的采访中说的,但丝毫不影响2023年的他被骂。
造神弑神转念之间,网友对于张颂文这个说法非常不买账。
“嫌工资低可以转行,哪行不辛苦?”
“最烦演员明星卖惨了,上网就是图个乐子,没人想看卖惨。”
难道他真的是在卖惨吗?
不是。
他,或者张颂文们,是真的惨。
“张颂文,饿过来的”
记得在《我就是演员3》中,有一个表演试戏失败后和父亲通话的男人的戏份。
当年轻演员表演完后,章子怡一脸嫌弃的说“这是什么?”
而同样的戏,张颂文也表演了一遍。
那克制的情绪,隐忍的泪水,不能说是标准答案,但也是将前者表演按在地上摩擦。
而表演结束后,李成儒仿佛找到了差距的原因,年轻演员为什么演不好,“没饿着,明白吗?能耐是饿出来的。”
确实,这种落差不止是表演技巧。
更多的是,人生经历。
24岁前,张颂文还不是演员。
为了生计,不停的换着工作。
在印刷厂印过挂历,在大排档刷过碗,做过空调安装员,去汽水厂洗过瓶子......
再到后来,他成了导游。
虽然当时导游的工作足以满足温饱,但为了心中的梦想,24岁的他还是放弃了拥有可观收入的工作。
而当他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时,却发现他是全校最大的学生,也是普通话最糟糕的那一个。
为了练好普通话,他试了无数办法。甚至为练好翘舌,把石头含在嘴里说话。
正是这样的刻苦坚持,让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
可命运仿佛从不眷顾他。
毕业后依然没有剧组找他拍戏,曾经一年跑了300多个剧组,却都被拒绝。
甚至在长达10年的时间,他的年收入都不超过2万。
为了维计生活,他被迫成了表演指导,教着其他演员表演。
在别人眼里赚钱最快最光鲜亮丽的职业,到了张颂文这里却恰恰相反。
他没有成百万上千万的片酬,每月能赚1800块,房租却要2500。
即便如此,他还不是每天都有戏拍,曾经有三年接不到戏,市里的房子都租不起了。
于是,他便去北京郊区,找了间农村平房住下,而这一住,便是11年。
彼时,44岁的他,距离跨入演员行业过去了20年,却依旧买不起房子。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张颂文们穷的只剩演技。
在《隐秘的角落》之前,作为演员的张颂文,挣扎在温饱线上。
无名之辈的张颂文,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站在那里,任人挑选,他没能力也没资格主动选择。
听到最多的是:你是不是够便宜?还能不能更便宜?
虽然《隐秘的角落》让张颂文走出了非著名演员的寒冬,收入有所提升,但也只能维持一年的生计,却依旧买不了县城的房子。
而更多的人甚至和之前的他一样,还在挨饿。
因为他挨过饿,他才能有感而发的说“中国99.5%的演员收入极低”。
而这句话,张颂文说的真没毛病。
没火之前,他确实可以代表99.5%的演员。
因为演员也分三六九等。
中国大约有128万演员,按他的话来说,那么其中的0.5%也就是6400人,这些人能做到衣食无忧,而剩下的127.36万是朝不保夕的。
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比想象的更残酷。
要知道,演员行业基本上就是金字塔尖上的拿高收入,因为那些人不光是演员还是明星。
而其余的演员,诸如群演,特约演员和跟组演员就是普通打工人。
可这其中,群演的门槛最低,薪资也最低,但人却是最多的。
拿横店来说,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到2021年,横店的群众演员达到了10万余名。
虽然这些人的收入每天一二百元,日薪不算低,但是极其不稳定,像这几年,连续几周几月接不到活也是有的。
当然,虽然特约演员和跟组演员可能薪资高一点,但也不稳定。
对大部分的演员而言,根本没有月收入这一说法,而是“打包价”。
就比如拍一部剧多少钱,拍一部电影多少钱。
运气好的话,一年能接到几部剧,但大部分情况都是一年一部剧,甚至是两年一部剧。
换算下来,甚至没有朝九晚五的打工人赚的多。
这也就算了,他们比普通打工人更惨的是没有劳务合同,基本社保都要自己交。
所以演员这个行当大多数很难攒下来钱,焦虑感爆棚,经常徘徊在温饱的边缘。
这也是为什么张颂文会说99.5%的演员拿着极低的收入。
而这就是演员这个行业的真实现状。
一莎想说,其实所有行业都是如此,金字塔尖的人得到最多的收入。
一个好的行业,不怕塔尖的人拿钱多,因为拿钱多的是会对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
可演员行业的畸形就在于,金字塔尖的那批人,相当一部分靠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比如拉关系,做流量,搞资本等别的手段。
这也就导致了99.5%的演员即使辛苦的拍戏,也只拿着极低的收入,甚至连房都买不起。
而那0.5%的演员却能轻轻松松日薪两百万。
这畸形的行业规则,让多少演员没有戏拍,转行干起了短视频,直播带货等。
有的转型成功了,比他们拍戏赚的还多。
可他们也失去了演员的初心。
于是,我们发现忠于表演的演员越来越少,追寻流量的“演员”越来越多。
毕竟,大家都想成为那0.5%。
基于此,我更佩服张颂文这样,坚守在黑暗里等待黎明的人。
而此刻,他等到了。
狂飙过后,演技派迎来春天。
如今,张颂文坦言不是买不起房子,而是觉得这不再是这阶段该考虑的问题了。
这份态度的转变,除了生活坎坷与岁月磨砺沉淀下来的坦然,还有红了的那份底气。
不说是顶流,但他至少是衣食无忧的。
而真正去了解张颂文说话的背景后,你更会发现,他其实不是卖惨,而是呼吁人们正视演员这个行业。
他的本意是想强调“没有人关注这99.5%的演员,却拼命逮住0.5%人,不停地说他们代表了整个行业”。
我们不能否认,确实娱乐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演员的片酬水涨船高。
但金字塔型收入就让一线明星动辄几千万,而混迹底层的十八线的连温饱线都达不到。
可大家关注点都在那些著名演员和流量明星身上,这种幸存者偏差就会让我们潜意识将“当演员”和“赚大钱”联系在一起。
而且一莎记得杨天真在《我和我的经纪人》里说过,18线艺人的收入不多,一年也就100万。
还有之前被吐槽“穷剩百万”的王传君。
诸如此类的圈内人士的“以偏概全”,更是加重了人们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光鲜”想象。
可现实却是少数人的狂欢。
就像张颂文说的,99.5%的演员,收入都极低,但因为流量被那些资本和头部明星掌握着,默默无闻的他们根本无法引起关注。
而这部分人恰恰却是收入极低的。
更滑稽的是,当看着他们在荧屏前光鲜亮丽时,却不知道他们私下里吃了一周的泡面。
演员也是人,不吃饭也会饿死。
生活的窘迫尚能接受,但内心的执着让不少年轻人熬白了头,一些演员空有热爱的坚持了许多年,也依旧岌岌无名。
就这点来说,张颂文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熬出名了。
值得称赞的是,他的成功让更多的演技派看到了春天。
毫无疑问,在娱乐圈万马齐喑的今天,流量明星可能是最稳妥的牌,但演技派更应该被看到。
不论是《狂飙》中卖鱼的高启强,
还是《隐秘的角落》中吃馄饨的朱永平,
亦或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变态的唐奕杰,
明明这些人风格迥异,但却都被他塑造的出神入化。
表演细腻到无可挑剔的他,甚至让人怀疑不是演的。
而认真演戏的他,不仅自己火了,还狠狠打脸了拿天价片酬的“脚演技”流量,让大家知道脚踏实地的表演也是能火出圈的。
流量固然重要,但只要流量是不可持续的,观众更愿意为好作品和好演员买单。
所以,不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要正视这个行业的现状,渴望进入演员行业的人们更要正视。
毕竟在演艺圈,红是偶然,不红是常态。
希望那些选择演员行业的人们,不是因为这个职业的光鲜亮丽不是因为日薪208万,而是因为真的热爱。
像张颂文们一样热爱。
如今张颂文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争取走到了聚光灯下,即使不买房也可以衣锦还乡。
可他也失去了那代表99.5%的话语权。
而更多的张颂文们呢?
狂飙过后,他们能买得起房了吗?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