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狂飙》迎来大结局,这一以扫黑除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题材的剧集成为贯穿春节前后的爆款。数据显示,《狂飙》开播半小时收视率破2%,在全网斩获120+个热搜;开播18小时,《狂飙》在爱奇艺的热度突破8000;大结局播出当晚,其在爱奇艺站内热度达到11760,超越《赘婿》成为电视剧总榜第一。

根据灯塔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晚《狂飙》收官,该剧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达27.14%,排名第一,热度是第二名《三体》的三倍有余。

《狂飙》的豆瓣评分也创下最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最好评分,开分时的8.7分到9.1分,目前结局播出后回落至8.7分。

《狂飙》以鱼贩高启强与刑警安欣的相识、成长、反目为主线,讲述一段绵延二十年的正邪之战,揭开政法系统与黑恶势力之间盘根错节的权钱关系网。剧外,观众热情持续延展,与剧中高氏兄弟产业“强盛集团”同名的公司首次直播涌入百万观众;对高启强发家有巨大影响的《孙子兵法》登上各大热销书籍排行榜,大嫂陈书婷同款配饰在淘宝热卖。

社交网络上,“还有谁没看《狂飙》”成为新的社交谈资。春节假期,男女老少围坐一堂,看的聊的也全都是《狂飙》。居高不下的讨论度,让与《狂飙》相关的话题词条“住”在了热搜上。

剧集收官后,主演张颂文在告别《狂飙》的微博中这样写道:“今天剧终,我可以回答那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作为高启强,最喜欢哪个阶段的自己?如果这个世界有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好想回到旧厂街那个鱼档,和弟弟妹妹度过那年的春节。年后,我会把那台准备送给小龙的彩电留下,我会把它放在家中,我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看春晚。春节后,我要去报警,我要告诉警察,在我们市场有人欺行霸市,借收卫生费……”

《狂飙》为什么火?

2023年开年,剧集市场异常火热,出现《三体》《向风而行》《少年歌行》《平原上的摩西》等不同类型佳作,《狂飙》能突出重围,原因在于剧情、人物、演员、主题等多个方面。

以真实案件为基底,融合悬疑刑侦剧的创作手法,是本世纪初的《黑冰》《黑洞》,近年的《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扫黑剧火爆荧屏的原因。在这一爆款迭出的领域,《狂飙》的叙事和结构独特,规避了长剧中后期乏力拖沓的通病,情节紧凑细密,始终扣人心弦。

《狂飙》导演徐纪周在警匪刑侦剧方面有丰富经验,他在此前的访谈中提及,《狂飙》采用了古典三幕剧的形式。三幕剧的叙事方式即每一幕都有一个核心事件,故事和人物围绕核心事件展开,戏剧冲突更集中、更浓烈,人物关系更极致。二十年的跨度,也让创作者有充分篇幅展现人物成长和人性复杂。

势均力敌、有血有肉、富于人格魅力的正反派人物成为最大看点。过去类似题材影视剧中,往往着重歌颂正面人物的人性光辉,反面人物则流于符号化、脸谱化,以天生罪犯或是反社会人格登场,缺乏真实人性的肌理和厚度。对反面人物形象的扁平化处理,让正面人物也黯淡无光,正反之间的对决缺乏亮点和悬念。

在《狂飙》中,高启强与安欣,两个人相识于微时,二十年间,经历三个改变命运的十字路口。一个老实本分备受欺压的鱼贩,一步步改头换面,变身黑恶势力,盘踞一方。一个意气风发的刑警,在挚友殉职、爱人远去之后满头白发。一个代表着深谙人情社会运行法则的投机主义者,一个是将法治精神始终放在心上,在现实中四处碰壁的理想主义者。两个人物的成长和转变都有相当丰富的细节支撑,合乎逻辑,令人信服。

在高启强身上,能够看见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偶然,他的形象和人格让人联想起港片黄金时代的反面人物——对家人有责任,对兄弟有情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也有过挣扎和犹疑,但受灰暗的人性和外部环境驱使,他越陷越深,再无回头之路。

《狂飙》在真实的基础上塑造了极致的人物,但并没有止步于对人物的刻画和评判,而是追问背后的社会结构与制度问题。片中借助调查组官员旁白谈及,二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某些地方政府重视效率、忽视公平,由此滋生的资源垄断和权力腐败,让老百姓怨声载道,“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要从根源入手,刀刃向内。”

真正的现实主义

人民网将《狂飙》的热播归因于“真正的现实主义”,称该剧不仅还原了新世纪以来我国不同阶段的年代质感,刻画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偶然性,还反思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狂飙》的热播再一次印证:真正的现实主义应当既有现实的皮毛也有现实的骨肉,既有图景的描画也有根源的追问。未来的国产影视剧,需要更多的《狂飙》涌现。

从某种程度上看,《狂飙》的爆火出圈是现实主义题材剧“深耕细作”的延续。其爆火基于两方面逻辑:其一,细微到细节刻画,从人性逻辑出发;其二,宏观到唤醒两代人关于世纪之交的集体记忆。

综合第一财经;人民网;市界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