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体》宣布影视化以来,围绕选角、改编尺度、特效呈现等方面的争议就未曾停止。直到剧集播出后,一直期待的观众们,才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在豆瓣,有将近20万人为《三体》打出8.1分的成绩,好评大多集中在其对原著的还原程度上,剧版《三体》讲述的是《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原著中共有三条线索,分别是2007年的现实世界、“三体”游戏和叶文洁所经历的“红岸往事”。对情节和名场面的还原程度之高,使不少网友称其为“抠书式改编”。
事实上,对于这样一部作品而言,“还原”二字背后的困难程度,可能也超过观众的想象。
例如,光是“三体”游戏的部分,长度差不多就有一百多分钟,相当于一部动画电影的体量;文本和影视在形态上的差别,决定了剧集无法逐字逐句地拍出来,而是需要考虑剧情的衔接和人物关系的强化,还是对创作者想象力的极大考验。
《三体》的特殊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其所自带的、独一无二的“原著光环”,还是极大的开发难度,以及在剧集领域几乎是空白的硬科幻题材,都意味着它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经验,每向前走一步,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新领域的探索。
在没有经验指导的情况下,《三体》的成功就只剩下唯一的支撑,那便是“决心”。在毒眸与多位主创聊天后,这一点也得到确认,从腾讯平台到剧集主创团队再到演员,所有人都是抱着一种“要对得起《三体》”的决心与态度,几乎不计成本和代价地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
万事总是开头难,所幸,《三体》为科幻剧集在中国的落地开了个好头。
现实主义科幻
“还原原著”是《三体》播出以来收到最多的评价,这意味着剧版《三体》从最开始,就找到了一条如今看来最正确的道路。
确定这个方向的过程并不容易。从2016年启动项目,到今年年初与观众见面,在长达七年的筹备时间中,有几乎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方向确定和项目改编上。
剧版《三体》应该如何呈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主创团队坦率地承认,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整个团队在前期开发时“走了不少弯路”,几乎把所有可以走的路都走了一遍。
前前后后一共思考了近二十种改编方案,比如将原著中2007年的时间线向后挪半个世纪,让整个故事更有“科幻感”。而当多个方案摆在面前时,所有人都发现,只有回到原著才是最“踏实”的,也更对得起这部作品的厚度。
这也是剧方和平台共同讨论的结果。通常来讲,在项目前期,平台会有一些过往的数据用于分析,来决定内容的方向,但《三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没有可对标的项目。经过数次的讨论后,在2017年的一次会议上,由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最后拍板,“我们还是以原著为主吧。”
当然,以原著为主,并不代表“抛弃”所有对《三体》并不了解的观众,而是以原著的剧情为脉络,同时增加用于降低门槛的解读部分,以及添加更方便观众理解剧情走向的中间帧,完善原著中一笔带过的部分,这成为了改编的重点之一。
剧中“史强”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观众的视角,在和“汪淼”、“沙瑞山”等科学家们交流时,他经常会提问道:“这个问题,你能不能把它讲得能让我听懂?”
而原著中较为经典的几个涉及理论的片段,如台球对撞试验、火鸡与农场主等等,也以视觉化的形式在剧中呈现,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即便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也能理解“物理学不存在了”背后的意义。
除了降低理解门槛之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讲科幻故事,也是剧版《三体》的改编策略。原著中,“汪淼”的故事着墨不多,更多地作为三体宇宙的引子而存在,甚至有些“工具人”,而在剧中,汪淼个人形象着墨有所增加,很多人都认为,剧版汪淼甚至比原著中形象更加丰满。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五集的改编部分,“汪淼”和“史强”在卤煮店喝酒聊天,与倒计时“和解”后回到家里,又去给女儿的同学上了一节物理课。腾讯视频制片人汪悍贤认为,这些都是“来自人性的温暖”,也是《三体》在理论知识和科幻感以外,传达的具有人文温度的价值观。
“《三体》影视化最大的难点不在于科幻”,总制片人白一骢表示,“相比于很有难度的“三体”游戏、‘古筝行动’,更难的是还原,不仅仅意味着还原原著,而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发生过的、现实里存在的东西,这是实操中最难的事。”
在总导演杨磊看来,现实主义是既是表现手法,也是一种态度。“因为《三体》是中国的科幻故事,所以拍《三体》的第一件事,不是考虑流派和特效,也不是卖弄‘科幻’,而是要让中国的观众相信这个故事,再逐渐带出科幻的感觉。”
为了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剧中高能粒子加速器机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场景全部都采用了实地拍摄。汪悍贤提到,从以往的项目制作经验来看,这种情况通常是采用搭建或棚拍加特效的方式来完成,因为实拍虽然效果更好,但相对来讲自由度会比较低,还需要协调场地和拍摄时间。
真实还藏在无数细节中,比如正在建设中的央视大楼,车窗上贴着的2007年的车检标识等等。剧中涉及到的有关奥运会筹备情况的新闻广播,也都是经过大量实地采访和确认所得到的真实信息。主创团队提到,在看弹幕和社交媒体的讨论时,发现他们藏得很深的细节被观众发现,就会觉得很感动,“有遇到知己的感觉。”
这也为科幻题材在中国的落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杨磊解释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熟悉的科幻还是以特效为第一观感,是西方语境中类似蒸汽朋克、末日废土、太空歌剧一系列这些流派,但抛开这些来看,其实科幻的出发点是基于他们对自己的历史或未来的认知。”
《三体》作为“中式科幻”作品,同样有着独特的内核。“我们希望有一天,有人提到中国科幻的时候,能感知到它传递的中国的价值观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决定从现实主义的思路去思考这个科幻故事。”
在第五集结尾,“汪淼”躺在床上,窗外的阳光斜射进来,他卸下了多日以来被“幽灵倒计时”缠绕的包袱,重新踏在了生活的地上。或许,这正是“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的最佳侧写。
探路人
《三体》小说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高量级粉丝,使剧版《三体》所面临的审视,比一般的项目要严苛得多,与之相对应的,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多得多。
除了改编方向的确认之外,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其特效内容同样非常重要。据主创团队介绍,《三体》从制作上看可以算作四个项目:2007年的悬疑戏、红岸时期的年代戏、游戏部分和最后的“古筝行动”。
剧中涉及特效的内容,在制作时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古筝行动”的部分,主要用于“射手与农场主”片段的艺术动画部分,和采用动捕+全CG拍摄的“三体”游戏部分。
其中,“三体”游戏作为故事的主线之一,是花心思最多的特效内容。最初团队考虑过搭景实拍,由真人扮演,但经过模拟和论证后,最终还是决定用游戏的形式呈现,这意味着极大的CG工作量。
剧中“三体”游戏部分的时长大概在一百多分钟左右,相当于一部动画电影。第七集出现的游戏内容在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证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性,而腾讯视频近几年的技术探索和积累,也为游戏制作提供了不少可参考的经验。
将在剧集最后呈现的重头戏“古筝行动”,同样遇到了不少困难。原定在巴拿马拍摄的戏份移至国内后,无法按照计划实地探访,需要借助纪录片和公开资料分析当地的地貌和水道特征。
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还原“船舶切割”的画面。视觉导演陆贝珂提到,他们能够找到很多船舶设计的资料,但并没有任何现成的、大型钢制船舶被切开后的动力学资料,因此无法想象书中所描述的、船被纳米材料切割后的画面,只能结合原著的描写,在计算机里反复进行动力测试,直到模拟出看起来最写实的效果。
《三体》实在是一部极为特殊的作品,它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每一步都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巨大的“原著光环”,更长的项目周期和无法精确估量的制作成本,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对剧方来讲,都意味着难以想象的风险。
对于一个这样的项目,作为操盘者,平台的态度相当重要,不遗余力去计算投产比,显然不是做《三体》最好的方式。作为在腾讯经历过多个项目的制片人,汪悍贤也感受到了《三体》的特殊性,“我们不会按照既有的经验和方法论去看待它,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度。”
谈起与平台的合作过程,主创团队屡次提到的词语是“信任”和“包容”,比如在资金方面,平台从未向剧方表露过“大差不差”的意思,而是为了保证品质,尽量地满足资金方面的需求。
项目周期也是个问题,《三体》几乎每个环节的周期都比一般剧集长得多。杨磊提到,常规的剧集后期剪辑在四个月左右,而《三体》大概花了一年半时间,作曲部分也耗费了七个多月。“对于平台来说,一大笔钱投进去之后,就等着我们每天一点点地往前推,这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三体》能够交出如今这样超乎大家预料的成绩单,不是少数人的努力,而是所有人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谨慎而满怀热爱地去努力,从而达成的结果。所有主创们的想法都很简单,目标也很一致:“既然有机会做《三体》,就别对不起这部作品。”
《三体》的推动者
追剧的观众们应该能感受到,《三体》的观看和互动体验与其他剧集都不太一样,比如特别设置的“浸泡”“脱水”等“黑话”弹幕特效,以及融入剧情的中插广告等等。
这些新鲜的体验背后,是平台在运营策略上的创新尝试,这些尝试,与内容层面的保障保持着同样的步调。
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电视剧IP运营中心负责人孙宏志提到,《三体》的运营策略,是以原著读者为核心群体,通过话题和口碑去带动破圈效应,以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带动衍生内容和跨品类内容的消费。
“科幻”无疑是《三体》最突出的标签,因此,腾讯视频针对硬科幻的属性打造了“鹅厂科幻季”的专题,整合了剧集、电影、动漫和纪录片四个频道的科幻内容。同时,剧集相关的花絮和纪录片内容经过了整合,方便观众了解剧版《三体》背后的故事。
和剧集本身所强调的“沉浸感”相匹配,播放页面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三体》是腾讯视频首次启用底层页个性化皮肤的剧集,在“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红岸基地”“古筝行动”等关键的剧情点,还会同步上线相应的元素,来满足观众的追剧体验。
此外,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大银幕显然是更能够承载科幻内容的场景,而与之相对应的小屏幕,可能会在画面呈现上有所削弱。《三体》同步上线的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版本,会增强观众对剧集画面和配乐的感知。技术的革新是隐性的,可能没有内容本身那么直观,但却能够极大地提升观看体验。
作为国民级的IP,关于《三体》未来将如何发展,以及后续两部的改编计划,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从社交媒体的反馈中也能看出大家的期待,虽然只播出了原著第一部的内容,但“罗辑”“程心”等后面几部的关键角色,都已经引发了关于选角等诸多讨论。
因此,对《三体》IP的长线运营就显得至关重要。孙宏志坦言,《三体》的开发周期会很长,开发难度也很大,需要悉心打磨。一方面,平台将在后续项目的开发进程中,针对角色阵容、时间节点等观众关心的内容进行前置营销;另一方面,剧版《三体》未公开的花絮、纪录片等相关内容,也会在剧集完结之后持续释放。
除了《三体》之外,春节档《流浪地球2》的上映,也进一步带动了全民对科幻题材的关注。曾经被认为是“西方专属”的科幻题材,正在国内影视工业的进步和带动下落地开花。做科幻内容无疑是困难的,无论是剧情、技术、特效还是人才储备,都需要扎实的基础。而《三体》的成功,对于平台和创作者而言都是一种激励。
“过去我们可能对科幻题材还是存在一些犹豫,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孙宏志说,“但是《三体》让我们更坚定了未来在科幻内容上的持续耕耘,也带来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启发,比如要适度改编、坚持高质量特效制作等等。”
目前,改编自七月原著的《群星》、改编自付强科幻小说的《时间深渊》等硬科幻剧集都在筹备当中,虽然开发周期仍然会比较长,但万事总是开头最难,只有累积更多经验,才能让影视工业化链条更加成熟,从而保证优质科幻内容的不断档。
除了硬科幻内容以外,“科幻+”也是腾讯视频未来将持续突破的方向,去年热播的《开端》和双时间线的《穿越火线》,都属于“科幻+”的范畴,比起难度更大的硬科幻类型,在较为成熟的剧集类型中加入科幻元素,是内容创新的方式之一。
一定意义上,剧版《三体》,就是国产剧集工业发展到现阶段应当出现的产物,它是一种结果。
显性层面,它能够检验影视行业这么多年对技术应用、流程管理的进一步构建;隐性层面,它也是平台对内容的认知逐步进化、逐渐沉淀的成果。这些构建与成果,并不是经验主义的,而是面朝未来的,也刚好与科幻题材本身形成了呼应。
创新的反面虽然是不可预估的风险,但墨守成规必然是行业萎缩的开始。因此,对于平台而言,成为这样一个项目的推动者,既是担当,也是责任——无论是站在行业的视角,还是作为普通的国产剧观众,都期待更多“《三体》”的出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