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3年春节档已经过去几天了,头部电影就是《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的票房争议,已经从戏内吵到了戏外形成了舆论事件。虽然这件事情吵得厉害,但是目前某平台预测《球2》总票房37.8亿,而《满江红》则是45.6亿。
这个随着时间过去票房是会浮动的,但就目前来看《球2》总票房输了7亿。不过没有关系,我相信只要看过两部电影的都非常清楚,《球2》虽然票房上面输了7亿,但是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只怕可能会超过70年。
为何网友那么在乎《球2》的票房输了,因为它确实决定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票房大战?为何争议那么大
网络上的分析也是铺天盖地的,有的是认真的分析有的是浑水摸鱼,最关键的是两部片子又都有各自的优点,《满江红》真的又不是烂片,《流浪地球2》确实又拍得过于复杂。这个数据分析非常的复杂,同时还担心那边可能发律师函呢。
这个看票房这事儿很简单,春节档的总体观众是不变的,假期的时间也是不变的,在电影票价也没有太大差距的情况下,它主要看的就是第一天的票房和观众口碑的反馈,导致影院在第二天排片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部片子排片奇怪出现在第二天,大概有三点吧。
一是《球2》明明第一天票房领先《满江红》7000万,但是《球2》第二天的排片竟陡然降低,这确实有些不符合市场规律,没有道理票房赢了还降排片的对吧。
中国电影的口碑发酵都是在第一天,你之前点映,媒体看片都不可靠,一来人数太少形不成规模,二来都是业内互吹不出圈。第一天随着观众大量观影,这个电影|演员粉丝,影迷和年轻观众是最先看的,他们也才爱在互联网上评论。
两部电影口碑差不多,《球2》明显票房领先的时候,结果后面好几天电影院《满江红》排片更高,很多网友开始质疑各种午夜场满座,这是《满江红》票房突然逆袭《球2》的根本原因。
这是最可疑也是网友争议最大的地方,没有正式力量介入又很难查清楚。
二是网友开始质疑的规模还小,这两部电影某平台同期开分,但《满》和《无名》一样明显被关照过了,不止某瓣短评和影评都有限,甚至比《无名》还要少。
这导致第一波质疑没有发酵出圈,何况《满江红》本身质量确实不差。因为这个《满江红》在第二三天排片和票房更高。大众是不管这些东西的,看到票房好,排片高(只能看这个),何况还有沈腾和喜剧的宣传。
于是在第四天的时候《满江红》总票房一举超越《球2》,但在舆论上面愈演愈烈。
《球2》在网络舆论的热度,讨论度比《满》要强十倍不止,甚至都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一种舆论风潮。如果往年春节档像《李焕英》逆袭《唐探3》,《红海行者》和《唐探2》《捉妖记2》那种情况,票房早就逆袭了。
《球2》和《满江红》不管舆论场的争议有多么巨大,但是票房上面真的就是无法逆袭,这几天春节档结束后才开始拉近了微小的差距。
最关键的还是第三点,《满江红》的质量没有那么烂,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国产商业娱乐片。导演张艺谋决定电影调度和节奏得当,不输吴京的中国喜剧巨星沈腾保障笑点,再到电影从不停悬疑反转挂住观众胃口,到结尾民族大义的升华。
最后是四字和背后某些势力对于电影预售,上映后控评,锁场,在票房赢了过后。第四五天各种抹黑对家什么看不懂,睡了三个小时等等,这个引起的网络争议到后面就变得混乱,真真假假就很难分辨了。
因为《球2》确实长3个小时,信息量太高理解上有一定困难都是事实。
这种种原因就造成了现在网络舆论上面却一边倒,两部电影票房却始终赶不上的现象。但是从《球2》周边破亿,各种活动来看,《球2》哪怕票房输了,这个IP产业的价值可能才刚刚开始。
一个中国科幻史诗,一个是悬疑小品?网友为何“不想输”
第一个原因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春节档,中国观众,特别是关注流行文化的年轻观众,不想中国流行文化再这样下去了。
《球2》因为其巨大的成本(网传11亿,但我推测成本6亿加宣传最多七八亿),但其盈利线本来也比较高。《满江红》网上传言是5亿,这部片子典型的就是大导演+大明星+顶级流量。这个制作费花到哪里一眼即明,而且这片明显是有对赌协议,导致有些人必须搞出一个远超盈利线的票房。
《球2》有前作加持和本身过硬的素质,正常情况下大概率会复制四年前的成绩,春节档通吃。这是《满江红》方面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从多方面下功夫,搞了许多极限操作,而且必须快准狠,我觉得倒可以跟《球2》里的月球危机的人类极限操作有一拼。
既然是狠劲的操作,哪可能不被觉察?不遭反噬呢?
一来现在的年轻观众不好糊弄了,二来《球2》还有近期剧版《三体》质量都过硬,引来的科幻迷的观影潮,这个群体普遍年轻、脑子敏锐、战斗力强,网上掀起这波舆论的强度恐怕是《满江红》方面始料未及的。
你看《球2》周边众筹十万目标,一个月时间,结果短短一周时间破亿,吓得公司出来连忙结束了(还只是一个平台),你看这帮科幻迷和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多高,而且都是能在网络发声,声音很大的群体。
这些群体还团结了因为去年四字的事件,可以说除了粉丝之外的其它年轻人全体。
《满江红》“对付”的是那些会被一幅喜庆海报、几条土味标语、几个返利红包,以及知名明星就进电影院的大众。中国电影以前也不是没有虚假宣传、水军、控评、偷票房、幽灵场,但网友这次为何如此较真?
如果《满江红》遇到的不是《球2》,而是口碑质量差的《唐探3》可能也就过了,都不会有什么人质疑,谁让你同期电影烂泥扶不上墙。你说对吧,《无名》。
后疫情时代真的不同,本来流量捞金的资本狂欢就在退潮,年轻观众对于这套非常厌恶了,你还赶上来露脸就显得非常刺眼。现在对手还不同,一部是在大院转来转去的悬疑喜剧娱乐片,一部是20年才出现一部的中国科幻史诗。
这帮年轻观众对于这种低成本拍片、高成本明星+宣发、再利用流量和其它手段操纵市场赚钱这套早就忍无可忍,否则去年四字的事情也不会闹得那么大。以前观众还没得选,现在有了中国科幻史诗,你会怎么选?
《流浪地球2》票房输了,口碑却赢了?远不止如此
第二个原因就是观众害怕《流浪地球2》票房输了,中国史诗电影就输了,中国电影的良心就输了。未来全是《满江红》这样的片子,而且还能延伸到后面网友抨击的资本啊,流量啊,社会不公平啊等回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年轻人吹捧的流行文化都和《球2》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题材和文化内核不同。那就是用新时代的先进工业化,去包装中国文化,建立自己的现代流行文化体系,站起来再走出去。
这个涉及古代作品像《长安十二时辰》,越来越严格要求服化道还原。游戏《黑神话悟空》《百面千相》类似,再到动画《三体》动画版的被骂,《中国奇谭》的被夸奖等等。
所以,无论是《流浪地球》还是《黑神话悟空》《中国奇谭》,年轻观众支持他们就想证明一件事,认认真真研究技术,认认真真做事是可以赚钱的。不但可以赚钱,还可以赚大钱的!
中国因为历史的缘故近代落后挨打严重,改开后的历史也不用回溯大家都懂的。这导致我们的一些人,特别是文化工作者还没有摆脱两种思维:
第一种是地主思维,虽然现在土地是公有不存在地主了,可他们总想在各行各业变成新的地主。你进了他的地盘就得给他钱,赚了钱了不是投入研发,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开荒”,试图获得更多的“地”。或者把钱搞到手“功成身退”。
第二种是拿来思维,不去自己创造东西整天想着拿外国人的,做实业的不想着自己研发,要么想捡国家企业的漏,要么想念外国企业的经。最后大肆包装一番摇身一变成为新势力,再赚钱。
这种思维在文化意识体现在唯外国论,文化审美就是对方好你不行,更夸张的都有。
他们永远不想如果我能建立成熟健康的文化工业产业链,不但自己能挣钱,而且产业链上下游能让多少中国人生活得更好,他们永远想不到这些不但能挣大钱,还能名垂青史。《流浪地球》,已经做到的《原神》证明认真做事确确实实能挣钱,不但能挣中国人的钱,还能挣外国人的钱,不但比做地主做挣得更多,你还能堂堂正正的站起来。
上面的内容说得有些抽象,而且有点过于宏观,但我相信大家知道这并不夸张。
中国电影因为平台等原因还没法出去,所以在外国赚不了多少钱。但游戏平台的限制没有那么严重,目前中国国外最成功的游戏还是《原神》,2022年的流水是377.52亿。说个笑话,中国网友吹捧的“韩流”全世界多火,其实海外收入和《原神》相当。
网友为何对《流浪地球2》票房那么在意?我们真的“受够了”
最后,哪怕不讲宏观的只回到电影上面,大家想想如果以后《满江红》这种大导演+知名演员保证口碑+流量明星拉高宣发的闹剧式的电影越来越多么可怕。这正是大家怕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以后大家都去电影院看小品了谁还关注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呢?用卓别林时代的摄像机应该也能拍出来《满江红》,但绝对拍不出来《流浪地球》,这些年轻观众最清楚什么电影才能走上世界,才能和外国电影竞争。
这又提升到文化输出等宏观叙事上面了,大家都知道哪部电影象征着中国工业科学提升后,开始在电影文化层面影响国内观众的文化价值观,甚至可以走向国外。美国某媒体都在骂《球2》了,怎么不骂《满江红》呢对吧!
最后,可能有人认为认为《流浪地球2》影响中国电影70年标题党了。
从世界影史来看,郭帆《流浪地球》系列之于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工业,差不多与乔治卢卡斯《星战》之于美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工业一样。
《星战1》上映时间是1977年,46年接近50年,你再看《星战》各种衍生作品在美国和世界上的火爆程度,延续20年甚至更远都没有什么问题。《球2》加上未来的《球3》不崩,对于中国电影和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可能不止70年。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