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也去看了《流浪地球2》。
长假期间,我在网络上也已经看过很多影评,包括这次春节档的票房大战也引发激烈论战。
我会综合各方信息,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来说说我的一些主观看法。
首先强调一下,我写影评通常是不会剧透的,主要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写,本文也是如此。
(1)电影本身
首先球2相比第一部来说,可以说是全方面提升。
从剧情、特效、道具、布景、演员、台词,相比第一部的提升,可以说是巨大的。
就我个人观影感受来说,震撼,还是只有震撼。
特别是特效部分,不管是CG特效,还是实体特效,都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一些大场景都能在电影院设备加持下,给人无与伦比的震撼感。
我认为,这也是电影院能跟其他娱乐载体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而只有这样高质量的特效大片,才能充分发挥好电影院的优势,来吸引人走进电影院。
从我个人观感来说,我认为球2的特效水平,已经是达到好莱坞顶尖水平。
球1虽然给我足够的惊喜和震撼,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美中不足,而这次球2在经费充足下,也没有让我失望。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流浪地球的主创团队,并没有因为球1的成功,就骄傲自满,他们很清楚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做很多改进和提到,没有迷失在一片的赞誉之中。
即使是已经做出了球2,郭帆导演仍然很谦虚的认为,他和卡梅隆拍的顶级大片,在特效上仍然有很大差距。
我个人是觉得,这是郭帆导演比较谦虚的说法,但也正是这种不骄傲自满的态度,才能去鞭策主创团队不断提高。
剧情方面,相比第一部的单线式剧情,这一部采取双线剧情,双主角架构,有两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这比第一部剧情要复杂很多。
当然,这是有利有弊的。
好处是,对于喜欢深入看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有充足的细节可供挖掘探讨。
坏处是,在春节档这个比较有节日特色的长假,更适合不烧脑的电影。
春节档有合家欢加成,所以喜剧片会有节日加成。
烧脑电影在春节档,更容易被其他这些喜剧片抢占排片资源。
球1虽然也是科幻大片,但并不烧脑,主打视觉特效,看得爽就行了。
而球2的剧情深度更强,但也更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看,不适合太浮躁的观影氛围。
虽然我个人是很喜欢球2的这种剧情复杂度,但从春节档期的市场接受度来说,还是有一些接受成本,不太能打动年龄大和年龄小的群体,这个在主打合家欢的春节档期来说,会比较吃亏。
但就我个人喜好来说,我是很喜欢球2的剧情扩展。
其实球2相比原著来说,基本属于同人创作,已经不算是改编了。
这一点原著小说《流浪地球》,在刘慈欣的诸多科幻作品里,其实只能算是中游水平,并不是特别突出。
但《流浪地球》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小说本身给出了很强的“留白”空间,其实《流浪地球》小说,更多只是给电影提供了一个世界观设定的架构,把整个世界观的框架给搭好了,这个世界观已经给出足够去剖析人性的接入口。
这就给电影版的创作,给出了极大自由空间。
而且相比刘慈欣受众群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三体》来说,《流浪地球》因为原著本身就是设定为主,所以电影改编的包袱不大,也有充足的二创空间。
“球2”里,就加入原著没有的“智械危机”,当然这个做法肯定还是会有一些争议,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合理扩展,这个不单单扩展了“流浪地球”的世界观,而且也给第三部留下了充足的后续创作空间。
不过这也带来一些观影门槛。
只能是有所取舍。
(2)票房之争
很遗憾的是,虽然球2的全方位质量比起第一部有很大提升,票房表现目前跟第一部也差不多,但目前仍然屈居这次春节档的票房第二。
这个原因有很多。
其中关于某电影的票房争议,我这里也就暂且不提,反正大家也都很清楚。
我这里只提几个数字。
某瓣平台上,某电影的评分人数有59万人,短评26万条。
“球2”的评分人数是65万人,短评31万条。
“球2”的评分人数和短评数量,都更高一些,但差距并不算大。
关键来了。
某瓣上,某电影长评553条,而球2长评6520条。
我只是列举数据。
我觉得这次票房之争,之所以争议这么大。
还是有其原因所在。
倒不是说,喜欢球2的人,就见不得有电影票房比球2高。
关键是,某电影这个票房高,是否实至名归?
这次能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
其实,某电影如果换个春节档,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大争议。
但这次碰上了球2,二者对比和差距确实比较明显,观众观影之后的感受对比也比较大,所以才更容易引发争议。
很多人只是基于“打抱不平”的心态。
这一点,从球2的长评数量,是某电影的十倍,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其次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球2的口碑是远高于某电影。
至少球2看完,可以更让人有抒发感受的想法,能让人有更多思考。而不像某电影,看完就完了,只是图一乐。
另外,我再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说这件事情。
(3)产业发展
首先,我并不是说,我们电影市场只能有特效大片,不能有喜剧片、剧情片,也不是说小制作电影就不能有高票房。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一个成熟市场,理应能容纳各种类型电影。
但最大一个问题在于,我们的电影市场,并不缺乏喜剧片,并不缺乏小制作的流量明星电影。
而我们电影市场,最缺乏的是高质量的特效大片,缺乏足以跟好莱坞媲美的真正顶级特效大片。
试想一下,如果资本只用小投资,用制作周期只有2个月的电影,靠请一些名导,小圈子,通过流量明星炒作,就可以获得超高票房,资本就可以大赚特赚,这种模式如果长期持续下去。
那么我们电影市场只能变成一个小圈子赚钱的温床,而无法培育出真正成熟的电影工业。
像某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2个月,完全是速成电影,主要取景地也只有一个,这样的剧本杀电影,制作成本是非常低的。
根据网上一些分析,某电影估计演员之外的拍摄成本可能就1亿多左右,其他成本主要花费在演员和宣发上。
即使如此,满打满算,某电影的总体成本是很低的。
这意味着,某电影可以给院线更多的票房分成。
这使得, 在上座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院线更有动力给某电影高排片。
也只有在春节档这个特殊假期,有合家欢需求加持下,很多人春节假期去看电影,并不是太在乎看什么电影,而是想要这种一家人去看电影的感觉。
所以,只要电影本身质量在及格线之上,正常院线和宣发力度足够大的话,上座率自然不会低。
但假如这种小制作电影,靠流量明星和资本炒作,就能大赚特赚的模式长期持续。
那么像球2这种重工业电影,只能是个别的现象级产品,很难规模化制作。
因为小投入就可以获得超高收益,资本自然没动力去高投入承担高风险。
比如球2整个制作过程里,一共搭建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万平米,一共制作了9.5万件道具、服装制作。
剧组有1189位拍摄期间常驻工作人员,超过22000位参演群众演员。
球2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工业电影。
其实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
某电影那样的小制作电影,通过资本和流量炒作,获得超高票房,也只是固化一些小圈子。
而大投入的重工业电影,带动的是整个产业链,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形成更多经验和人才沉淀,这对于我们整个电影工业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电影产业,在十年前,有过一段长期呈现小圈子化的现象,这并不利于电影产业百花齐放式的发展。
一直到最近几年,一些电影学院之外的导演,拍出一些高票房电影,才慢慢打破了这样的“固化”。
所以,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不能让我们的电影产业,习惯于小制作投入,把主要经费花在一些流量明星和宣发上,然后通过资本炒作流量,就能大赚特赚。
这是不利于我们电影产业发展的“甜蜜温床”,但这个温床,会让我们的电影产业不思进取。
因为,小投入高回报,能轻松赚钱,谁还愿意高投入高风险呢?
那球2只能是靠郭导这样真正热爱科幻的人,去坚持。
但球2的制作,特效和物理特效制作团队那么多,不可能只靠流浪地球一个系列就能养活,他们需要更多电影,来让他们保持团队规模。
如果资本习惯于小制作,那这庞大的电影工业,要靠什么来支撑呢?
我们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电影工业化人才,不要让他们因为没有活干,最后又流失掉了。
电影产业想要跟其他娱乐载体抢夺时间,只靠这种小制作的流量电影、饭圈电影,是杀鸡取卵行为。
所以,我还是希望院线可以有点长远目光。
培育电影市场,需要的是球2这样的特效大片。
特效大片才能更吸引人,走进电影院。
如果我们在电影院看特效大片,只能看国外的好莱坞电影。
那么我们电影产业,也只沦为好莱坞的陪衬。
小制作的一些剧情片、喜剧片,再怎么样都不会缺。
我还是希望以后能在电影院看到更多达到球2品质的国产特效大片。
其实球2的票房已经算很不错了,只是稍微有些遗憾而已。
我是觉得球2,并不需要跟某电影去对比。
因为某电影大概率只会成为我们众多喜剧片中,不是最起眼的一员,过个几年就很容易遗忘在观众的脑海里。
而球2,是作为承上启下的一部里程碑式电影,作为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顶级科幻特效大片,哪怕再过个十几年,球2也仍然会印刻在观众的记忆中。
反正球2的票房回本是肯定没问题,有球3是肯定的。
所以票房胜负无所谓,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的一笔,成为经典,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