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算是过完了,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去看春节档的电影,有没有看流浪地球2。当然看了,大年初一就去看了。

看之前就已经看到不少叫好的影评,所以进影院的时候就已经很期待。看的时候就是感觉头皮发麻,特别是刚开始从天梯到空间站的运镜,光这段我觉得就值得二刷。然后就是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出列的那段,画面到音效都是冲击心灵的震撼。还有最精彩的一句台词是:笨笨你是条军犬。

当然也不意外,这个片子的评价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喜欢的真喜欢,不喜欢的就把这片子骂的一钱不值。

我发现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里,很多说看不懂,这个倒是可以理解,毕竟流浪地球2算是个有点硬科幻色彩的作品,要真看明白表达什么,表达的对不对,需要一点技术功底。

比如最后画面里出现这么多刘德华,其实就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量子计算机叠加态的特点,确实要学过一点量子信息技术的观众才能一眼看明白。

当然电影不是科学著作,是遗憾的艺术,肯定都会有点瑕不掩瑜,有些情节设计确实可以再考究些,比如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也是绕地球转的,就算炸毁了,也是绕地球旋转过程中逐渐下落再入大气层,不是原地直直掉下来,更不会那么快。

空战的时候那么多战斗机和无人机如此密集混在一起,恐怕战斗机都会被撞下来。天员手工引爆核弹是悲壮了点,弄一批遥控机械手去按那些按钮应该还能留住更多生命。

不过这都不能苛求,哪国的科幻片都做不到彻底严谨,彻底严谨可能就没法展开某些情节。

还有些争议,好像还是围绕着影片体现的价值观展开的,有人认为和第一部相比,第二部展示的人类共命运的主题就不是那么鲜明,还有人到处找国外国内的评价,比如CNN给影片很低的评价说电影里充斥着中国的民族主义,表现不如第一部。还有人在意影片在国外的上座率如何,国外观众知否能够接受这种价值体系等等。不过这次好像国外普通老百姓真的没给CNN这些媒体面子,民间的评论其实更正面。其实影片的成功,不用说票房,光是看周边产品众筹的火爆,就能知道,影片的世界观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其实我觉得,在乎太多其实根源是一种不自信。一部电影要表达什么,是创作团队的意愿,代表的就是让他们自己,不管他们说什么演什么,都没必要扯到外交领域去。

国外文艺作品街头小报上各种意见多了,和我们观点不一致的有的是,我们难道也要把这些事都当成外交看?软实力输出价值观输出不是不重要,但是太在意鸡毛蒜皮的批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不够自信。

而且影片的价值观和国外某些人不一样,没关系,转变也好,文化融合也好,都需要时间,能感动一批人就是成功。而且流浪地球两部电影里,我们没有丑化任何国家和民族,而是展示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光是这一点就问心无愧。

CNN这些媒体犯酸,说到底就是发现中国科幻电影不是对好莱坞的模仿,不是特效的堆叠,而是展示出了美国科幻片不同的格局,展示我们对如何塑造世界塑造文明,有了自己的决心。如果更多人愿意接受中国这种决心,那好莱坞那套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会慢慢被人看到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