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晚上,看完沈腾、马丽等表演的小品,我就睡了。正月初一拿起手机看快手,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2023年春晚办得不好,于是我写下了这个题目,也想说说春晚。
诚然,今年春晚除灯光、场面宏大外,确实不怎么样。从我所看的这些节目中,给人总体感觉就是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面面俱到,人人争脸,造成舞台拥挤,和尚的帽子平板无特点。演员反串也是败笔,尽管演员很卖力,却出力不讨好。王二妮本来唱民歌是特色,却要唱通俗,不伦不类;于震影视剧行家,却反串小品,很难产生笑点。再就是个别节目演员面容呆板、生硬,如脱口秀节目话不由衷,匪夷所思,如岳云鹏演着相声还在走神……。
究其原因,有的直接和导演有关系,央视春晚,人人都想露脸,而导演恰恰有这个权力,反正多一个少一个也无所谓,熟人面前给个显摆的机会,结果有了臃肿的这个结果。从这一点说开去,这几年春晚的执导者权力大,格局却不大,总有种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不用的感觉。你是“腕”,在我面前显摆,你就一边摆去;你是名家,在我面前卖“名”,你就隔别地儿发财去,你不上有人想上,整个晚会大都是新面孔,节目又不接地气,难怪观者不买账。缺乏大度、大气、浩气,所以,这几年春晚执导者往往绞尽脑汁、花大力气在办春晚,而春节一过不买账的声音比比皆是,这已是多年不争的事实了。
于是,便有人发问:春晚还要不要办下去的疑问?我觉得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文化多元、众口难调是一个原因。我看平素每天播出的文艺节目也冲淡了春晚的光芒。这就好像饺子,过去,平时吃不上饺子,只有大年初一吃一顿,所以大年饺子留下了最香的记忆,而如今可以天天吃饺子,大年初一的饺子就没那么香了。但大年初一不能没有饺子吃,它已不单单是饺子,不是吃,而是吉祥如意的文化积淀,而是一种文化承继和文化品位。同理,春晚,也已经不单是春晚,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超过春晚本身,它是一种文化符号,物质的丰盛和精神的需求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春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
尽管有些人批评春晚,指责春晚,甚至要求今后不要再办春晚,这是对平庸、平淡春晚的反对,是对执导者的激励和鞭策。他们不是不要春晚,而要的是物力、人力、财力大量支出后,春晚要办出特色、办出看点、笑点,让人在欢声笑语中舒展心灵、释放愉悦,看到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春晚。退一步说,假如没有春晚,年三十晚上是什么滋味。没有鞭炮、没有旺火,没有香炉供奉天地,再没有春晚,那除夕夜是怎样的凄迷和冷清?如果真的没有了春晚,除夕夜将会更加苦躁、乏味、难堪,我们会像丢了魂似的无可适从。
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常常说到一九八三、八四年春晚。那些年城乡很少有或者没有电视;电视,就是个新生事物,就有新鲜感。再说那几年初次观看春晚,有种先入为怀的感觉,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一台节目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晚会无疑是人们最需要的,也是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其实,那几年的春晚不一定是办得最好,只能说最早,以后的每年的春晚,人才辈出,好戏连台。蒋大为、毛阿敏、李谷一等人的歌声,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范伟、高秀敏、黄宏、宋丹丹、赵丽蓉等人的小品,马季、姜昆、牛群、冯巩等人的相声,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吃面条》《超生游击队》《宇庙牌香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好人一生平安》《难忘今宵》……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进入新世纪后,小品演员沈腾、马丽等表演的小品节目《扶不扶》《今天的幸福》,无论作品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带给人们的思考,都是前所未有的,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应该说都要胜过以前任何时候的作品。原因就是作品的切入点扣准了平常百姓的脉搏,从而产生最大的共鸣。
可这几年春晚给人共鸣的东西则很少。一场晚会下来,四平八稳。绵软无力,不能给人一点搏动心灵的激情。有网友评论春晚就像绵长乏味的催眠曲,让人昏昏欲睡。当然这不单是今年春晚的问题,而是近几年春晚的通病。这个病因是值得执导者深刻思考的。
春晚不是不需要,而需要的是能打动人心的好春晚。(李玉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