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9.4分,淘票票评分9.7分,豆瓣电影评分8.2分,可以说,《流浪地球2》在口碑上取得的比前作更加优秀的成绩。从票房成绩上看,四天16亿元的票房也实属优秀。

乘着这股热乎劲,《流浪地球2》也选择了在海外市场进行上映。这几天,《流浪地球2》在北美院线也进行了排片。从部分数据表现来看,《流浪地球2》的票房也还算不错。海外华人及部分美国观众对影片也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不过相对于民间评价,《流浪地球2》在北美媒体上的表现恐怕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其中,纽约时报对《流浪地球2》给予了30分的评价(满分100分)。

纽约时报认为,《流浪地球2》完全不及格。

这个在北美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权威媒体认为,《流浪地球2》“失去了所有的欢乐,错综复杂的叙事,未煮熟的主题”,以及最关键的“明显被批准的潜台词”。

当然,更重要的是被“明显的民族主义信息所绊倒”。

而核爆月球的想法,被纽约时报认为是“可笑的、愚蠢的叙事想法”。

不得不说,纽约时报的点评犀利且尖锐,它用极具攻击性的词汇表达了对《流浪地球2》的极度不满。

然而,如果我们对其具体的评论进行思考和判断,就会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傲慢与偏见。

比如,几乎所有的美国战争科幻电影当中,都会有黑人慷慨激昂地发表振奋人心的“明显被批准的潜台词”。

比如,在同类型电影当中,苏联、俄罗斯总是难以避免地被“民族主义信息所绊倒”。

比如,《复仇者联盟》的可笑的叙事想法,又或在《壮志凌云》中,阿汤哥可以驾驶老爷机可笑地称霸空战。

比如,在《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中,“错综复杂的叙事、未煮熟的主题”贯穿整部电影。

很显然,《流浪地球2》不是完美的。但很显然,纽约时报的评论更是令人迷幻的。

然而,本人认为纽约时报这样做并没有错。因为任何一部电影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对任何一部电影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都属于文化斗争与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作为美国舆论的喉舌与领袖,纽约时报有责任进行“毫不留情地抨击”。

当然,纽约时报也必须且只能采用双标的手法忽略在自己国家的电影文化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他们自己所严厉批评的现象。

就像在《长津湖》热映后。美国媒体一边发起猛烈的抨击,一边由美国电影公司迫不及待地推出美国视角的长津湖主题电影《忠诚》。

作为任何一个有着基础历史常识的电影观众,你无法想象在电影《忠诚》中,中国的志愿军拥有着铺天盖地的防空炮火,有着漫山遍野的榴弹炮阵地和坦克装甲车,有着足以荡平日本十次的轻重火力和后勤补给。和中国的某些抗日神剧一样,美国能在中国如此强大的火力下挺住三年,简直是个奇迹。(可搜索本人文章《美国版

同样的,《忠诚》的主角必须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尽管在70年前,黑人在美国军队中一直是“耗材”,在战场上善于当逃兵,但那个白人却需要拼命去拯救一个他从来都看不起的人。

美国媒体选择性地忽略了: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是可笑的,是有明显的被批准的潜台词的。这部电影不是被民族主义绊倒,而是直接被民族主义挖坑,埋到了里面。主题不仅未煮熟,还在表面流淌着历史的鲜血。

可以说,在意识形态斗争这块,美国媒体对美国人是负责任的,有使命感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舆论阵地自己不拿到,就会被对手拿到。他们敏感且敏锐地洞察到这一丝危机,所以必须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面。

事实上,当电影制作水平被提升到一个标准之后,《流浪地球2》的好坏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用电影去影响更多人。

在这一方面,中国电影、中国媒体、中国电影观众其实是全方位落后于美国的,所以我们才能在社交媒体上明显看到“爱国主义”和“恨国主义”在不断撕裂民族凝聚力,在挑起地域、性别与民族纷争,在尝试否定中国任何有可能超越或追赶上美国的领域和行业。

相比纽约时报的猛烈抨击,他们的真心赞美才更加可怕。因为那会代表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包容的,海纳百川的,进步与创新的。而恶评的到来,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电影是有国界的,演员是有国界的,文化是有国界的,价值观更是有国界的。

纽约时报的30分,是对《流浪地球2》的批判,更是对《流浪地球2》的另类赞美。因为这证明,《流浪地球2》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初步具备了与美国电影与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能力,就像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一样。

我期待,这样的电影和这样的评价越多越好。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