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郭帆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拓荒者”,很快就启动了续集《流浪地球2》的筹备和拍摄工作。
但众所周知,续集难拍,狗尾续貂的前车之鉴不在少数。难得的是,《流浪地球2》做到了在特效,剧情,人物刻画等全面升级。就连原著作者刘慈欣看完后都直言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的不是一点点”。
而且在海外的评分也接连上涨,烂番茄指数从75%到80%再涨到83%!爆米花指数更是一路上升高达95%!这证明《流浪地球2》不仅是走出了国门,并且得到了广大海外观众的喜爱。
电影在北美上映后,《中国电影报道》第一时间在洛杉矶得到了美国观众“特效和故事都非常棒”的反馈。
目前《流浪地球2》上映5天的票房已超过17亿。
而为了今天的这个成果,吴京曾在北影节上说,拍摄期间郭帆每天只睡4小时,喝5大杯冰咖啡。
后面郭帆被问到这个事时,一开始还承认确实比较累,后来马上改口。
他说,我突然想到这事儿不是一个可值得对外去说的事情,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事儿,它不对。
“这恰恰证明我们的电影工业化不够才会导致我们只能睡4个小时。我们想要的电影工业化的结果就是高效到尽量不用熬夜。这才是目的。由此证明《流浪地球2》还是从0开始。”
郭帆的这番话还真不是什么场面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实践的,为了给中国科幻电影摸索出经验他攒了四五十厘米高的错误。
这次拍摄《流浪地球2》时剧组跟电影学院开展了一项合作。通过第二部的工作记录,看看能不能梳理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工业化流程。
在拍摄现场有二十多位电影学院实习生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记录错误。郭帆说,杀青那天你知道这次记录有多少吗?摞起来的纸啊,得有四五十厘米高。后来经过初步的讨论和总结,从中整理出两张纸,郭帆表示这两张纸很珍贵,我回去得裱起来。
所以郭帆认为虽然2有了进步,但其实还是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他从心里从不认为2超越了1,就代表功成名就了。在知乎中,他亲自下场撰文,表示对观众的感谢。
所以他也一直谦虚的表示:“客观地说,这次我们的特效只是在《流浪地球》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小步。”
不论是在电影即将上映时还是上映后,他同样保持这样的心态。
一位网友在《流浪地球2》预告片里发现了一处错误,郭帆在微博上看到后立刻接受,修改,致谢。
电影上映后,凌晨三点还在回微信。
郭帆还认为,目前国产科幻电影的数量还不够,如果每年我们能够固定生产出十部八部有影响力的科幻电影,就能形成规模效应。“可以说,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他还说科幻片的发展跟国力和综合实力都有关系。你去研究美国的科幻片发展史,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它就是在美国大规模复兴的这个过程中开始出现的科幻片,这就是他们的国家国力为他背书,我们也一样。
而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背书,国力的支持,有股力量却坐不住了。
有人问流浪地球会不会有第3集?郭帆回答:“第一集没赔钱,咱能拍第二集,第二集没赔钱,才能拍第三集。我肯定是有这个愿望,但还是希望先不亏钱。”
这话说的实在,就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阿凡达2》时也说过2如果不好,就没法继续了。
其实比起资金,特效,工业规模,“小破球”真正的困难来源于人民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打压。
显而易见的,还是那些根深蒂固的恶意。在《流浪地球2》,吴京依旧参演,于是有了“爹味可太冲了,冲出宇宙的阳刚味儿”的阴阳怪气。对于此也有很明事理的观众反驳。
看到这里,我觉得导演可以谦虚,但我们这些喜欢小破球的人不能谦虚啊,我们就是想这片子大卖,然后赶紧把挣的钱用来拍3。让中国的科幻片越来约好。看看2里的这些场面和设计,都是比好莱坞还大的超级脑洞。这都是咱们宝贵的财富啊。
但是与大制作相匹配的,实际上是大成本、大投入。如果因为排片量的降低,收不回成本,无法让第三部面世,那就真的太遗憾了。
正如郭帆所说,当年,1.1亿观众亲手种下的那颗科幻的种子,如今发出了嫩芽,希望有一天它可以长成一棵顶天立地充满想象力的大树。
中国科幻片最好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好不容易从0到1,这颗树千万不能终结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啊!
所以趁春节期间还有时间,不如大家都去支持《流浪地球2》,这部影片真的很燃很炸裂,值得一刷再刷,值得我们为它流泪,为它鸣不平。
为了那么牛的“小破球”,为了我们心中共同骄傲的中国科幻电影,一起冲,一起扭转排片量不足的局面!让《流浪地球2》回到领跑嘛!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