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可谓是百花齐放,七部新片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电影,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观影需求的诸多观众群体。

在多部春节档影片中,《无名》无疑是争议最大,并且在上映前后始终保持着较高关注度的影片。《无名》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关注度,一方面是由于影片堪称豪华的演员阵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片是《罗曼蒂克消亡史》导演程耳的最新作品。

说起《罗曼蒂克消亡史》与《无名》,这两部出自同一导演之手的电影作品不仅在故事背景取材、镜头语言运用、人物塑造手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于连叙事手法运用都如出一辙。

在我看来,《无名》的故事剧情如果按照时间线进行梳理的话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在与许多同类型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时会有些稍显俗套,但是程耳的功力就在于他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掰碎之后重新进行组合,就像把一幅完整的拼图彻底打成碎片,整部电影充斥着大量的插叙和倒叙。

观众需要自己在观影过程中将这些看似前后并无关联甚至有些琐碎的故事“碎片”按照自己的理解,像拼图一样逐渐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不同的人在观看同样的一部电影时常常会得出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观看同样一部电影时也往往会得出大相径庭的感受。

而程耳的非线性叙事最巧妙之处就在于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进行“拼图”,拼出来的故事多会有所差别,从而导致了每位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观感也不大一致。

程耳作品这种充满参与感的观影体验虽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甚至有许多影评人表示这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投机取巧。但是不得不承认,相较于四平八稳的线性叙事,程耳这种带有解谜性质的叙事创新别具一格,且充满特色。

六年前,耗资1.5亿元制作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最终只取得了1.22亿元的票房成绩。但就是这样一部在当时被看作票房滑铁卢的商业电影在此后数年间,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甚至被许多电影榜单列为了近年来国产电影佳作。

按照能够让观众迅速看懂并抓住关键信息的标准来看,《无名》绝然不符合这一标准。但是正如一些专业人士说的那样,电影不应该仅仅只是满足于让观众得到现时的快乐,而是能够让他们在走出电影院时能够有所思考,电影创作者不仅需要在恰当的时刻接近观众,同时也要适时承担起提升观众审美的责任。

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无名》本身,虽然此前有不少影评人说程耳的作品有形式大于内容的毛病,但是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做到了两者兼具。

首先是形式,如果说《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非线性叙事评级是七分,那么《无名》显然在其基础上提升了两个等级。

故事的主要背景地设在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主角之一是由梁朝伟扮演的效力于汪伪政权的情报人员何主任。乍一看,梁朝伟似乎又一次扮演了《色戒》中的“易先生”,但这一次,虽然依旧身处汪伪政权,何先生的真实身份却弥漫着一层迷雾,正如故事中有着多方势力角逐的上海,始终让人感觉深不见底。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虽然在长达八年之久的岁月中被侵华日军占据,但是由于此地各方势力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租界的特殊存在,使得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各方势力活跃的角斗场,同时亦是情报交换传播的中心。

作为汪伪政权情报部门中的老手,何主任最擅长做的事情便是策反和逼供各方势力派到上海的情报人员。无论是国民党在上海的情报头子,还是共产党埋伏于上海的交通员,何主任都能游刃有余地加以应付,成功套出他们手中的情报,发挥出这些人的最大价值。

然而,随着拼图的不断完善,眼前这位何先生似乎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故事也随着抗日战争即将走向最终的胜利而逐渐达到高潮,何先生和他的战友是否能够完成未竟的任务?故事的谜底又是什么?

在上映以前,导演程耳曾经戏称自己拍了部“超级商业片”,从成片来看,而这个“超级”所指的显然不是电影的爆米花程度,而是影片在创作形式的创新。

首次看这部电影,相信绝大多数观众的第一印象都是没太看懂。但熟悉程耳的观众都清楚他非线性叙事的套路,即首次观影时并不需要对大量插叙、倒叙以及闪回片段的支线内容过分关注,只要抓住核心角色及其相关内容就好,因为所有那些无关紧要的支线内容都是围绕故事主线进行演绎的。

除了叙事,电影也一以贯之地展现出程耳对摄影与美工的坚持,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冷暖色调的切换,观众甚至能够读懂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故事接下来的走向。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远景和俯瞰镜头的大量使用,无论是广州轰炸片段中对满目疮痍景象的远景俯瞰,还是将镜头对准在苦难中逐渐麻木的芸芸众生,亦或是对黑暗阴森的情报部门布局展现。

这些远景和俯瞰镜头在无形中流露着彻底的绝望和无助,而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无数高层人士与普通民众内心的真实写照。面对实力悬殊的强敌,仅凭中国的实力显然难以与其进行正面对抗,隐秘战线上的对决便成为了这绝望与无助中的一丝希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名》对侵华日军的描摹,影片在拍摄日军相关情节时大量采用了近景对称镜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情节莫过于,蓝天、白云以及悠闲地在荒野间蹬着自行车的小兵,如果不是电影前述的时代背景设置以及背景建筑物上模糊斑驳的“蒋委员长万岁”标语,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会有种在看青春郊游的错觉,极度的反差所展现的是侵华日军的傲慢和无知。

电影是光影的美学,但一部好电影更需要有好的内容做支撑,《无名》也不例外。虽然故事并不复杂,但程耳不仅在叙事创新上大下功夫,同时还在意象隐喻上大下一番功夫,使《无名》在内容上具备了多层解读的延展性。

日军轰炸广州,防空洞里挤满了躲避轰炸的普通民众,一条瘸了腿浑身脏兮兮的狗也走进了防空洞,然而站在一旁的士兵对这个历经磨难的生命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敬意与同情。

士兵用脚踢它,用枪托去打它,甚至用半块饼干引它去外面送死。这条狗所指的其实正是千千万万在国民政府高层指挥下与日军进行正面对抗的士兵。面对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无数青年人孤注一掷毅然参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可这些年轻士兵最终收获的是什么呢?很多经历了多次重大战斗历经磨难活下来的士兵,最终依旧被派到了前线去送死,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却始终无法看到希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战机上那只威风凛凛的柴犬,在战斗机飞行员的喂养下,这只狗身形壮硕,带着防风眼镜,身穿绣着太阳旗的衣服,取名叫“罗斯福”。显然,“罗斯福”所喻指的就是那些悍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日本军人,他们自恃国力强大就想要侵略周边国家和地区,掠夺人力和资源。然而,这些侵略者的结局正如“罗斯福”的结局一样可笑又可叹,没过多久就死于自身的骄傲自满。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醉虾则有多种解读方式,我们既可以将其看作是代表了那些一味想要与日军秘密讲和,意图腾出手来对付共产党的国民党短视者,亦可以将其看作是如叶秘书般在汪伪政权内身不由己,在高压与悲痛之下似乎逐渐忘却初衷的斗争者。

井所代表的则是无休止的杀戮轮回,民众杀鬼子藏于井中,而鬼子亦杀民众投于井中,一边是盲目的军国主义下失去人性的杀人机器,一边是沉重的民族灾难下背负了巨大屈辱和仇恨的民众,血腥的杀戮不禁引人深思。

人物的多层反转也意指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乱向,身处隐秘战线上的战士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去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对自己的爱人与至亲都不得不保留真相。

叶秘书的爱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咬牙切齿的男友其实是自己的同志。而叶秘书与何先生拳拳到肉,愈加残忍的对决其实亦是为了隐藏自身身份,取得敌人信任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电影在表现这段情节过程中,不时出现的第三者偷窥视角其实就是在告诉观众,叶与何打斗的全过程都有人在暗中监视着。

总的来说,《无名》作为程耳导演蛰伏数年之后再度推出的新作,无疑是极具创新和实验性质的。

正如前面所言,《无名》绝然不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电影,所以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受到许多观众低分评价以及不理解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能有人会问了,一部商业电影如果票房不好,并且不被观众理解,那么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说,电影存在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卖座,或许只是为了证明曾经有过这样一部电影呢?许多冷门佳作和文艺作品在上映当时其实都是不被观众所理解的,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新认识,从而有了不一样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