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梁(华中科技大学)
近年来,随着脱口秀各类节目的爆火,脱口秀作为语言类节目的新秀已经连续两年登上春晚舞台。去年大张伟与“脱口秀大王”王勉的音乐脱口秀已经折戟沉沙,今年的圆桌脱口秀《给我一分钟》尽管做出了种种改变,但仍然让观众直呼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
究其原因,并非脱口秀表演形式之过,也不能过多苛责于脱口秀演员,而在于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与春晚舞台根本上的不相容。脱口秀源自西方节目“Talk Show”,根植于西方文化的“Talk Show”本身就是“冒犯的艺术”,政治讽刺、群体歧视、刻板印象都可以成为题材与笑料。本土化后的脱口秀其卖点也在于冒犯,就像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无冒犯同样不成脱口秀。
而春晚,作为一场一年一度的大型节日晚会,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寓意着团圆、美好、国泰民安。而以“冒犯”著称的脱口秀无疑与这些特质是相悖的,甚至是冲突的。那么这种艺术形式要想出现在春晚这个最隆重的舞台上,无疑需要转换形式,变更特色,走向“柔和”。但不能冒犯的脱口秀好比只剩皮囊而失去灵魂,倘若没能在原本基础上推陈出新,又怎能轻易打动全国观众呢?
除了节目内容,本次春晚脱口秀演员也遭人诟病。僵硬的表情、木讷的声音、糟糕的台词,甚至有网友评论“明显是在背稿子”。相声大师于谦就曾经评价过脱口秀演员呼兰“说话给人喘不上气的感觉”,其实这也是脱口秀演员的通病,因为脱口秀演员往往是出于爱好“半路出家”。比如本届春晚的赵晓卉是工业工程专业出身,舞台基本功与表情管理当然与专业的小品相声演员相差甚远,平时的小剧场尚且能hold住,到了春晚大舞台难免露怯。况且本届春晚采用了近景机位“怼脸拍”,无限放大了本就存在的缺点。
春晚创新吸纳新的艺术表演形式本是一件好事,但要综合考虑舞台效果、晚会主题。其实,因地制宜后的脱口秀未必不适合春晚舞台,但当前这种生搬硬套下造就的“视听盛宴”,难免只能让观众消化不良。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