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线的《千里不留行》是第一部我没有开倍速认认真真看完的网大。实际上,它就是一部电影,只不过选择了在流媒体平台和观众见面而已。
正式海报从这个来自李白的《侠客行》片名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武侠电影。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作为一部低成本武侠片,《千里不留行》在故事上比较简单,走的是传统的「夺宝复仇」路线。明朝末年,西部小镇县衙「帮闲」林大卫因朝廷拖欠俸禄,为养家而受同僚陆谦诱惑,与其共夺黑金,从而卷入仇杀。
中国武侠片从最早的剑仙片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互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随后武侠电影进入低谷期,本世纪的武侠电影创作虽然偶有创新,但整体叙事上仍然保持了基本框架,没有出现革新。
《千里不留行》作为一部网络电影,受制于成本和制作周期,在故事格局方面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小和保守的叙事,但在人物性格、剧情张力以及动作场景三者的结合上做的已经非常亮眼了。在保证了类型元素鲜明充分,主要人物性格丰满的前提下,作为武侠电影最重要的类型特色,本片中的几场打斗动作戏都令人印象深刻,一看就是用了心思。就像《一代宗师》里说的那样,有的时候,比的不是功夫,而是想法。《千里不留行》里的动作场面,在「想法」上都做到了拼尽全力。虽然有些执行细节上因为成本和周期限制仍然有力有不逮之处,但我作为观众能看到主创的努力甚至挣扎。对于我这样的武侠电影爱好者来说,能在网络平台上看到这样一部主创用心尽力的武侠电影,是有意外之喜的。
开场的坟地夜战片中男主角「林大卫」使用的长刀,在设计上应该是吸收了倭刀和苗刀的特点。而反派「千人斩」的长刀则更多地借鉴了欧洲双手重剑,两人在片中一头一尾的两场对战,在动作设计上颇具看点,放在最近几年甚至十年的武侠片里,都是可圈可点的打斗场面。
考虑到本片是一部低成本的网络电影,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百万,拍摄周期可能只有十几天,我作为观众有时都在心中替主创有一丝惋惜。对于熟悉武侠电影的观众来说,《千里不留行》的影像风格明显是受到了《东邪西毒》的影响。难得的是,在低成本限制下,本片仍然做出了那种西部武侠的苍凉浩瀚质感。而且不止摄影,本片的美术、动作设计和音乐都做的相当认真,整体不错的基础上,一些重点段落也能看出来非常用心,不但动了心思也拼了命。如果能再多一点钱多一点时间,它是有机会上院线的。
「武侠」作为一个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的电影类型,在「网大」这条赛道上是非常吃亏的。因为观众很容易能看出来它的不足,但它的优秀之处则很容易被普通观众忽视和埋没。对于严肃的电影评论来说,那些因为没钱没时间而导致的问题,其实都是容易解决的。我们要关注的反而是那些无法用钱解决的创作元素,比如对类型的认识,对整体气质的把握,对故事和人物的处理,以及动作等类型元素的整体认知和呈现水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两个演员,饰演主角林大卫的苏振华,和饰演反派「千人斩」的王程,都在片中有着值得关注的表现。我看完本片后还专门去豆瓣查了苏振华的资料,惊讶地发现他基本上是一个素人,豆瓣上包含本片只有两部作品,而《千里不留行》是他第一次担任主角。
苏振华 饰演林大卫武侠电影对演员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动作素质外,对演员的气质也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因为中国观众对武侠电影太熟悉了,一个角色是不是合适,大部分观众虽然说不出明确的标准,但却能一眼看出演员是不是合适。而苏振华作为一个新人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亮眼了。作为男主角,他在绝大部分的文戏场景中都有着超越其他演员的魅力,而在动作场景中的表现也非常有天赋。作为一个新人演员,他在大部分打斗场面中的基本功表现相当好,虽然能看出来不是专业的功夫片演员,但几乎所有的打斗动作都非常有镜头感。因为本片的动作设计走的是写实风格,很多打斗镜头很难用替身演员,基本都是演员自己直接上的,一招一式的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感呈现上都非常有天赋。考虑到本片是一部低成本电影,我估计剧组很难为演员提供专门的训练时间(两到三个月的体能和动作训练),那基本上只能说是祖师爷赏饭了。
幕后训练花絮照饰演反派「千人斩」的王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演员。虽然熟悉武侠电影的观众能看出来,王程对角色的诠释上明显借鉴了《绣春刀》里的丁修这个角色,但他很好地完成了反派的功能,并能和主角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彼此成全了对方的角色。而且他使用的长刀打法借鉴了欧洲双手重剑,头尾的两场对决打斗,基本上是演员亲自上阵,在动作场面上也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风格创新。
王程 饰演「千人斩」林大卫和千人斩第一次见面一部网络平台播出的低成本武侠电影, 能够在类型、制作和演员几个层面上都做到合格之上并有亮点,我觉得无论是观众还是行业,都应该对此有所关注了。因为中国武侠电影太迫切地需要有新鲜血液为这个古老类型添一盏灯,续一口气了。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所独有的电影类型,几乎和中国电影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自从 2010 年的《剑雨》之后,中国武侠电影就开始走入下坡路,几乎再难见到优秀作品。最近十多年,能让我们留下记忆的武侠电影寥寥无几。
2011 年,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
2012 年,徐浩峰导演的《箭士柳白猿 》;
2013 年,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
2014 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
2015 年,徐浩峰导演的《师父》;
2017 年,路阳导演的《绣春刀II:修罗战场 》;
另外还有徐浩峰导演的《刀背藏身》、《诗眼倦天涯》未公映。
武侠类型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大周期里起起伏伏,有高峰也有低谷,最近十多年武侠片略有衰败,但它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类型,我相信武侠片会继续存在的。作为一种类型片,武侠电影的延续是需要有人一直在创作,才能为这个类型保留基本的人才团队和创新可能的。如果院线电影短期内无法在市场层面对创作继续提供支持,那么网络电影平台就应该为中国电影类型多元化保留一种可能。
说到这里就多说两句。「网大」作为一种中国特色产品,正处于一个独特的转型期。无论平台还是受众都已经意识到,「网大」必须要尽早向「网络电影」进行转型才能有生机。这个转型过程,其实就考验了资本和平台是如何认识「电影」的。
从产业和经济的角度看文化,网络平台很容易就把文化粗暴区分为「能挣钱的文化」(游戏动漫影视等泛娱乐)和「不能挣钱的文化」(文学话剧博物馆等)。而在能挣钱的泛娱乐文化中,「电影」又被网络平台单独拎出来,衍生出「网大」这个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作为一种所谓的「大数据」机制下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伪流行文化,很多选择网络平台的低成本电影最后都主动或被迫地变成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长视频」,从而丧失了「文化」这个最根本的核心元素。这种大数据产品并不能体现真实世界在娱乐领域的文化呈现,它只是流量分发推送算法催生的畸形产品。
如果我们能把视线从「网大」投向「流媒体电影」这个更加广阔的视野,那么流媒体平台应该回归互联网的本质,那就是降低传播成本,让类型化电影更容易被类型化观众看到。但现在的大数据推送所基于的算法,并不是在细分领域深入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而是想要努力地圈养更多的赛博奴隶。这就和低成本的类型化分发南辕北辙了。
我不知道《千里不留行》这种电影在网络电影的赛道里最后能跑多远,但这种认真拼命的电影,应该找到属于它的观众。这几年我们都在说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体系,一个好的电影体系,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造血机制的。许许多多对电影心怀梦想的创作者,从低成本电影开始起步,在重重禁锢和局限之中,用心用命创作出心中的梦想图景,展现出创作者应有的才华,然后再一步步地从低成本电影中杀出重围,进入工业化体系,一点一滴地证明自己的同时,也为中国电影贡献了新的生机和希望,最后点燃更多年轻人的梦想,驱动新鲜血液的循环。
对于武侠电影这个历史悠久的特有类型来说,虽然随着近些年武侠小说的衰败,武侠电影的观众也在逐渐老化。但作为一个从中国文化中萌发的电影类型,我相信武侠电影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继续自我进化,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重回年轻观众的视野。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中,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回。因为武侠的核心,「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是基于中国文化而发展出的通俗叙事,它不会消亡,只是在等待合适的土壤和气候。
希望《千里不留行》这种低成本武侠电影不只是一个小小插曲,而是这个可能很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希望。只要有种子留下,我们就还有机会看到未来的参天大树。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