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流浪地球2》第一波口碑终于来了。

随着电影陆续在全国各地举办提前观影,如今来自观众最真实的第一波口碑已经出炉。

“放心了!《球2》非常顶,各方面超过首部!”

“场面无论是灾难还是战斗上都蛮出色的,我国的科幻电影又向前迈了一步。”

“导演做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仅仅把它定义为电影,薄了。”

流浪地球2,牛逼!”

“终将再次定义中国科幻电影在全球的地位。”

“我从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了自豪与信心。”

提前看过电影的观众对这部电影不吝赞美,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

炸裂!

作为春节档最被看好的大片,《流浪地球2》的热度一直很高。

映前8天,电影的想看人数就已经突破110万。

预售开启后,仅12小时预售票房就突破1000万。

如今预售总票房已经达到了1亿这个“小目标”。

除了票房成绩可喜之外,从影片的排片占比上看,《流浪地球2》也保持领先。

能让院线有这样的底气给出如此排片,我们必须谈谈《流浪地球》。

2019年,《流浪地球》征战春节档。

这部别开生面的中国科幻大片收获了46.86亿的票房成绩,荣登2019年度电影票房总榜亚军。

电影在给我们带来极致视效体验的同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

它的存在,让我们找回了文化自信,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科幻大片的希望。

时隔4年,由原班人马打造的《流浪地球2》终于来了。

而且这一次,来势汹汹。

不仅国内定档,《流浪地球2》也走出了国门。

经确认,电影将在北美上映,由Well Go USA发行,定档也是在22日与中国内地同步。

北美开画将超125馆,包括30个IMAX屏。

好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让西方科幻大国看到中国的科幻大片。

其实在4年前,《流浪地球》问世的时候,观众就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能够拍好一部中国的科幻大片。

如今,《流浪地球2》的出现,不仅再次印证了这个结论,还将中国科幻电影的水平再拔高了一个档次。

就在19日,《流浪地球2》发布了终极预告和“危难当前”海报,海报上是电影里出现的人物,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都不普通。

海报在设计上颇费心思,总有一个地方是亮着的,这意味着:

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希望的微光都将指引他们不断前进。

这一个一个信息量满满的预告片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更加肯定一件事:

中国科幻片,不一样了。

01 更为硬核!

4年了,中国科幻大片的旗帜还得是《流浪地球2》来扛

每一次《流浪地球2》的预告片放出来,最吸引我们的毫无疑问是画面。

到了终极预告,还是一样。

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大片的一个种子,那么《流浪地球2》绝对是这个种子发芽了的表现。

电影围绕《流浪地球》之前的故事展开。

在第一部里,地球已经到了执行流浪地球计划的时候。

太阳即将爆炸,地球表面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们只能通过抽签居住在地下城里。

因为篇幅所限,关于人类是怎么决定执行流浪地球计划的前因,影片展现不多。

而这未被展现出来的,就是《流浪地球2》的重要主题。

电影通过MOSS视角的预告片展现了地球可能会遇到的4次危机。

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

2058年月球危机;

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

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

仅仅是预告片里,对这4次危机的表现和人类要可能会怎样应对这些危机,就能看出《流浪地球2》更震撼的视效。

比如连接地球与宇宙的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直冲天际,突破想象。

这个画面,仅仅是在电脑上看,就能有如此冲击力。

可以想象,当我们在电影院里,通过大银幕时看到它的震撼。

更何况,在终极预告里,还有很多展现太空电梯空战的超大超燃场面。

还有亮相的行星发动机,更是把何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我们真正看到了书里“推走月球”这样我们难以想象的画面是怎么实现的。

这个无法想象的大场面,在终极预告里也有直接展现。

《流浪地球》里,有一个画面成为了当年看过这部电影的所有观众印象最深的画面。

那就是执行推动地球“流浪“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一万座行星发动机。

每座行星发动机高达一万一千米,由紧贴地面的七条支架支撑,喷射着蓝色强光柱,而行星发动机的能量靠的是重核聚变技术。

到了《流浪地球2》,行星发动机做了更加细化的优化。

无论是从细节还是从整体来看,行星发动机都更精致。

细节趋近完美,整体气势也更加恢宏,让人惊叹。

在视效等制作层面上,《流浪地球2》通过更多造型,更丰富的场景设计,来增加这个世界的丰富程度。

而这,也代表了电影在视效水平上的进步。

导演和幕后团队搭建了102个科幻主场景,置景面积超过900000平米。

光是对影片里的概念设计图就有5310张,分镜头画稿高达9989张,视效镜头更是超过6000镜。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流浪地球2》更完美。

02

我断言,这部电影一上映,就会是一部王炸

尽管《流浪地球》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导演郭帆,其实并不满意。

2022年,郭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

为了弥补前作的不足和遗憾,“小破球2”在故事层面上会有更多的科幻立意。

这个不足和遗憾,指的是在世界观的设定上。

第一部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了流浪地球期间,只展现了地球经过木星的一小段。

一方面是因为预算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当时还没有完全构建好这个故事的世界观设定。

到了第二部,郭帆导演决定要不留遗憾。

团队特别邀请了20位科学顾问组成的专家团队,光是《流浪地球2》的世界观设定就有近二十万字。

还是以图书馆分类学的方式按学科排列,长达100年的编年史。

有了这样详实的世界观作为故事背景,会让这个故事在呈现上更写实,更令人信服。

而郭帆之所以会花这样大的力气来做这件事,是因为他想要遵循终原作者大刘的理念:

最好的科幻片应该看起来像历史片。

所以,电影所有主创人员都是把浪球当做是“未来的纪录片”来拍,确保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让它尽量真实、写实。

影片里所有的环节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所有的细节都是仔细确认过的。

这样的用心还体现在另一个细节上。

在之前有一版预告片发布的时候,有位网友发现了一个画面里的小细节有点错误。

他向导演指出错误,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郭帆导演在看到后,虚心接受了并真的进行了核对和修改。

在后续的预告片里,相似画面里,这个小问题就已经没有了。

仅从这一个小细节,我们就能看到《流浪地球2》在影片细节上的耐心和用心。

对正片,也就更加期待了。

03

真好,《流浪地球2》还是专属于中国的。

《流浪地球》2为什么能掀起国人乃至世界的热潮,很大一个原因是它是“中国”的。

和第一部一样,这次系列前作也是改编自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刘慈欣的小说,并还是找来他担任监制。

影片的导演还是郭帆,制片人龚格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造型指导、概念设计也都是原班人马。

在主演阵容上,《流浪地球2》还升级了。

除了吴京继续领衔主演,还找来了刘德华,而且据说还是刘德华主动申请要来参演的。

但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内核,非常中式。

2019年,《流浪地球》里传递出来的带着“家园”去流浪的主题,展现了末日危机下,中国人对于家园故土的爱意。

到了《流浪地球2》,导演也找到的中国式表达。

一个是陪伴,一个是亲情,还有一个依旧是我们的家国情怀。

预告片里,有好几个关于主要角色和自己对话的场面,他们对家人表达的爱意尤为明显。

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对妻子,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工程师是对女儿。

终极预告里,用2个数字将这两人对于“家人”的爱表现得更为直接。

一个是刘培强妻子的生命倒计时:“她的生命将于84.3天后结束。”

一个是因为意外失去女儿的图恒宇:“我已经十四年没见她了。”

电影里每一条线的主要角色都很自然地说出过“我在,我一直都在”的话,这既是陪伴,也代表着一种团结的精神。

想当年,第一部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在听到请求又重新返回大集合的时候,是高燃的泪点时刻。

团结这个宏观的命题,其实也可以有很直接的表现方式。

预告片中,还展现了一个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出现的矛盾:数字生命计划。

这是一个不容易做出决定的选择,就像导演说的那样:

这是一部更往内心走的一部科幻片。

一部好的,能够留得下来的科幻电影,必须是能够有打动人心的文戏。

《流浪地球2》用了173分钟,给我们造了一个突破想象的世界,也讲了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终极预告里,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解决一百年的危机,跟当下的人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流浪地球2》里给出了“中国式”答案。

这个答案既有宇宙极致的宏大与浪漫,也有属于中国的视野和格局,这就是我们“胸怀宇宙”的落地表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这是影片预告片里的点睛之笔。

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流浪地球2》的每一份进步与遗憾,都能成为中国科幻的新阶梯与新基石!

《流浪地球2》,毫无疑问是春节档里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自己看,感受中国科幻大片的飞跃式进步;

和家人朋友看,体味电影科幻之外,文戏里蕴含的细腻感情。

总之就是一句话,大年初一,我已经等不及它的到来了。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