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剧场不断档,2023第二部作品《平原上的摩西》在《狂飙》、《三体》两大剧王夹缝中悄然上线,随之而来的还有该剧入围柏林电影节剧的好消息。

对影视行业来说,《平原上的摩西》是个香饽饽,原著特有的张力让作品备受翻拍青睐,剧版影版几乎同时开拍,可见行业对这部作品信心之足。

但观众来说,《平原上的摩西》是一部“非典型悬疑剧”。

它与迷雾剧场过往作品的风格大不相同,故事重心不是烧脑推理,也不是紧张刺激的极限拉扯,更多是以人文视角展开的一段生活变迁,罪恶只是其中的载体。

有观众将之总结为“文艺悬疑剧”,它有文艺片看似平淡却内里汹涌的基调,悬疑贯穿其中,看起来很重要,却又没有那么重要,推理不是关键看点。

所以七话初次看这部剧时,真的很惊艳。熟悉的时代风韵,熟悉的童年记忆,熟悉的房屋街景,甚至男主父亲庄德增在结婚的醉态,都带着父辈特色。

为此,七话曾特地发文安利过这部剧,它的优点非常明显,人文特色、真实感十足的布景、精湛的镜头语言,以及各具特色的人物,都很耐人寻味。

它像一杯清茶,入口虽淡,却唇齿留香。

以上是七话看完前半段剧情时的感受,当追完后半程剧情后,惊艳皆化为遗憾,个人能理解《平原上的摩西》魅力不在悬疑,无需将重点放在逻辑复盘上。

但即使这是一部“非典型悬疑”,也不应对“解答谜题”如此敷衍,某些细节的缺失与潦草,不仅导致了故事的晦涩难懂,还让不少角色变得的扁平俗套。

这其中,傅东心、李斐两个角色最让人惋惜。

看完剧版《平原上的摩西》的后,不少观众对傅东心的印象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抛夫弃子的自私女人”,吐槽她是身在福中而不自知的老仙女。

被命运悲剧裹挟一生的李斐,让不少观众产生了同情,怜悯她的不公遭遇,但同时也留下不解,前面一直执着于逃的人,后面怎么就突然自投罗网又坑爹了?

傅东心的人设,李斐的选择,皆让不少观众感到无语,但翻一翻小说粉丝的点评,你会发现原著读者群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便是傅东心与李斐,甚至被不少人视为灵魂人物。

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物,为何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关键在于细节改编。

原著中傅东心虽是一个执着于文学的人,有自己不可撼动的精神世界,不在意人际交往,却并没有如剧般“不食人间烟火”,她是一个聪明且通透的人。

剧版更多渲染了她的“文艺范儿”、对家庭的冷漠,人物性格看起来很不切实际,但事实上原著中傅东心虽然文艺,却也是有烟火气的,没有那么悬浮。

临近大结局,傅东心的行为也让观众一头雾水,坚持与丈夫分居,在姐姐面前突然的失控痛哭,最后与丈夫离婚后远走一个偏远小村庄,一切都那么任性。

在傅东心与李守廉的戏份处理上,甚至一度让不少观众以为她精神上移情别恋。

如果扒剧版细节,可以看到编剧隐晦解释了个中原因,傅东心在结婚后发现丈夫是当年打伤父亲的人之一,这个真相击垮了她的婚姻,让她活在痛苦之中。

这一解释与原著有所相同,却又大不相同。

原著中庄德增不仅仅是打伤傅父那么简单,年轻无知的他,在那个特殊时间甚至意外杀死了傅东心从小当成老师一样看待的长辈,她的丈夫,曾经是个刽子手。

剧版傅东心发现真相后封闭自己,对家人冷漠,精神长期处于痛苦折磨之中,待孩子长大后便坚持离婚,在观众来看,便俗套且有点矫情了(不与家人沟通)。

原著却并非如此。

傅东心与庄德增相亲时说过一句话“只要你不影响我看书就成”,她清楚自己选择的婚姻无关爱情,只是恰好遇到了时机,有无奈,却勇敢接受了时代的推动。

得知真相后傅东心的内心活动我们无法揣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纠结于过去,而是坚持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坚定的为自己而活。

她与丈夫之间保持着微妙的相处方式,一个自在的活,一个务实的走,谁也不干涉谁,却也一直没离婚,这在刻画傅东心的通透之时,也暗示了庄德增的愧,很复杂的人性。

为什么庄德增对傅东心毫无要求?剧版用“一个好男人”片面的解释了人物设定,而原著,却在无形中让读者感受到了庄德增对年轻时行为的忏悔。

傅东心与庄德增的婚姻,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个身上福中不知福的文艺女人”与“一个老实好男人”的故事,而应该是更饱满人物、婚姻与生活选择。

傅东心由特别、丰满变得单薄、俗套,是剧版一大遗憾,李斐的命题式结局,则是另一重遗憾,想弄懂李斐的选择,其实应该先讲好她的父亲李守廉。

李守廉与庄德增一样,都是复杂的角色,又是对照组。

年少时的庄德增在特殊时代手上沾满鲜血,年少时的李守廉,却是一个正直、勇敢的人,观众觉得傅东心对他特别关照是因为私情,但原著中她纯粹是感激。

在庄德增意外打死人时,李守廉却救了被殴打的傅父,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性格中也有极端的一面,但在最初,绝对算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好人。

多年后时代变迁,八面玲珑的庄德增飞黄腾达,善良仗义的李守廉艰难下岗,命运似乎觉得对这个老实人欺负的还不够,又给了他平安夜的致命一击。

为了赴与小树的约定,好孩子小斐撒了一个谎,带了放焰火用的汽油和父亲坐上了出租车,而正在蹲点的蒋不凡,误将李守廉父女当成了嫌疑人。

一个好孩子不敢直说的愿望,一场仓促又急躁的路边拷问,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

发现女儿被撞的李守廉悲愤之下杀了蒋不凡,父女两人就此流浪,但从多年后由蒋不凡手枪制造的两起新案件来看,他已经在多年压抑之下彻底失控。

幼时的李斐,心疼于父亲的辛苦与委屈,成年后的李斐,又愧疚于自己的谎言间接让父亲沉入地狱,她开始按父亲的安排活着,只保留了傅东心传递的读书追求。

悲情,又在黑暗中努力保护心中一片美好的女孩,在她与小树赴约的那一刻,或许李斐心中已经有了她自己的选择,无关他人,唯有自己想要的决定。

而剧版李守廉的品性、其黑化过程等基本上都被一笔带过了,不仅让他后续犯下的案件显得很突兀,也让李斐坚持与小树会面、李守廉突然想自首变得难以理解。

整体来看,剧版改编,删掉了原本非常重要的细节与人设填充,比如李守廉是先看到女儿被撞才反杀蒋不凡,比如傅东心文艺外壳下极为坚强的那一面。

与此同时,剧版又增加了不少画蛇添足的地方,就像把开放式大结局改成唯一结局一样,让故事由多维变成平面,看完之后,少了怅然若失,多了无法理解。

也许《平原上的摩西》想让故事变得更文艺不或捉摸一点,但失去饱满灵魂与流畅逻辑支持的文艺,不一定会灿烂,改编可以删与可以增,却不应该失去精髓。

希望未来的影视剧改编,无论追求文艺还是追求感官体验,都能在保留《平原上的摩西》优秀镜头质感的同时,说好一个有魂有骨的故事,而不是一边惊艳,一边遗憾,让观众给不下完整的批评,却也无法完整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