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受访者有“二刷”“三刷”“N刷”文娱产品的经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肖平华

春节假期临近,上网观剧看电影早已成了新年俗。近年来,一部分文娱精品脱颖而出,吸引青年“二刷”“三刷”甚至“N刷”,不断回味。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1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4%的受访者有“二刷”“三刷”“N刷”一些文娱产品(电影、连续剧、综艺等)的经历。“N刷”文娱产品的过程中,75.4%的受访者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增加优质作品,让观众有更多选择,69.4%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淬炼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

76.4%受访者有“二刷”“三刷”“N刷”文娱产品的经历

杭州某民企90后员工曾令辉(化名)对于一般文艺作品只看一遍,“N刷”的情况比较少,“但小时候在电视上追剧时会反复看同一部作品,因为收视率高的电视剧会不断重播。看的次数多了,经典情节都能倒背如流,比如《西游记》《爱情公寓》《琅琊榜》等,都看过两三遍”。

调查中,76.4%的受访者有“二刷”“三刷”“N刷”一些文娱产品(电影、连续剧、综艺等)的经历。

上海某高校数字出版与传播专业研一学生钟钟在电影院看了三次《无名之辈》,《怦然心动》和《大话西游》也看了四五遍,“我喜欢看经典作品,一些电影情节和画面能吸引我‘N刷’”。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说,人类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重复欣赏自古有之,大家觉得“N刷”反常,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多数影片不具备多次欣赏的吸引力,“看一次足矣”对大众而言成为常态,这时,特定人群对某些他们高度认可的电影多次观看就显得反常,但对于学习者、研究者、影评人等群体来说,“N刷”才是常态。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人由于痴迷,或为了获得关注,特意狂刷某部影片。这种情形看似极端,但在媒体融合环境成长起来的青年中,并不少见。

调查中,受访者觉得经典高分电视剧(69.1%)、经典高分电影(53.7%)、有特色的综艺节目(53.1%)值得多次观看,此外还有:有意义有内涵的短视频(42.5%)和经典动漫(23.9%)等。

“现在影视市场的选择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该选什么,看点评又发现众口不一,所以还是会重看自己看过觉得好看的作品。”钟钟说,有现实意义的文娱作品值得多次观看,能反映人性或社会百态。

增加优质作品,69.4%受访者建议加强艺术人才培养

“N刷”文娱产品的过程中,75.4%的受访者有了新的体会和理解,58.4%的受访者会注意到更多细节,55.8%的受访者觉得互动性、趣味性更强了,4.2%的受访者没什么体验,只是消磨时间。

曾令辉认为值得多次观看的一定是好作品,比如内容比较有趣、吸引人,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左衡说,对于理想的反复欣赏来说,观看者能发现单次欣赏时忽略的细节,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再一次沉浸到吸引他们的场景、情节和情感中,获得新的体验。对于电影素养深厚的专业观众来说,能更深入地把握创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思维,更理性地分析甚至解剖作品的肌理,从而用读解和阐释的方式,生产出新的思想成果。

“N刷”文娱产品,体现了经典的吸引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优质内容不足。增加优质作品,让观众有更多选择,69.4%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艺术人才培养,淬炼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61.1%的受访者建议注重创作,鼓励原创类型丰富的好剧本,53.5%的受访者建议不唯流量、点击量,坚持以品质评价为核心导向,41.7%的受访者建议充分利用、转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30.5%的受访者建议把握时代脉搏,用作品反映时代,21.8%的受访者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给创作者更多发挥空间。

江西省赣州市某乡镇政府90后公务员胡婷(化名)认为,演员只是一份职业,他们的片酬占制作成本的比例不能太高,否则很难保证作品质量,同时也希望行业尊重有演技的演员。

钟钟说,每当出现一个新形态的节目,一段时间内铺天盖地都是同一类的,同质化太严重,她希望市场不要随波逐流,“很多好的作品火不起来,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宣传,对于这样的情况,要有相关资金或政策扶持”。

“首先是观众层面,市场需求是什么样的,产品就是怎样的,所以观众要提高欣赏水平,抵制所谓的‘神剧’,推动出品越来越多的精品剧。其次导演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剧的质量,要提高导演及制作团队的水平。”曾令辉说。

左衡认为,增加优质作品,首先要转变文艺创作、文化工业产业的管理思维,从文艺、文化、文明的规律出发善加引导。其次要加强美育,以现代化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为基础,培养出有良好审美趣味的艺术欣赏者。第三,要注重对创作者及其创作行为的引导,摆脱资本和技术的掌控。

受访者中,男性占36.2%,女性占63.8%。00后占28.1%,90后占53.2%,80后占18.8%。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