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节最神秘的片子,当属陈国星和拉华加联合导演的天坛奖竞赛影片《回西藏》。”
“这种悄无声息横空出世的片子,也许真的就是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1905电影网讯在北影节开票前的直播中,策展人沙丹曾力荐这部名为《回西藏》的冷门佳作,让它一时间成为影迷争抢的对象,开票后迅速售罄。
彼时,电影的信息页仅有一张海报和剧情简介,“零宣传”与“高热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北影节“最神秘”影片。
如今,两场放映过后,《回西藏》不负所望,成为口口相传的小众爆款,“加场”呼声不绝于耳。
《回西藏》的故事围绕第一次到西藏工作的老孔与藏族翻译久美展开,透过两人从陌生到熟悉,最后成为终生挚友的过程,展现汉藏两族思维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天地的苍茫,山川的壮阔与藏民的淳朴,信仰的虔诚交相呼应,全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外来者视角下的奇观呈现,却通过充满诗意的视听语言,细腻克制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藏地风光的浪漫之美与藏民生活的烟火气息。
难怪有人看过片后,称其为中国版的《绿皮书》,也有人联想到去年天坛奖的最佳影片,同样诗意盎然的《云霄之上》。
天坛奖颁奖进入倒计时,1905电影网独家对话《回西藏》的两位导演陈国星和拉华加,深度揭秘这部小众佳作。
当学院派携手“藏地新浪潮”
一位是第五代知名导演,从业40年,拥有《横空出世》等众多代表作;一位是藏族青年导演,仅有三部作品,凭借处女作《旺扎的雨靴》收获业内关注。
陈国星与拉华加的合作,就像片中的老孔与久美,在艺术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释放出强大能量。
项目缘起于陈国星,他此前参与过大量西藏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在采风时,让他感受最深的是西藏人民独有的“幸福感”。
“他们的物质生活也许很朴实,幸福感却是非常强烈的。”
一次偶然的机缘,他了解到一位名叫阿旺曲尼的藏族老人,年轻时曾为援藏干部担当翻译,虽然老人已经去世,但从生前视频的讲述中不难看出两个人跨越民族的深厚情谊。
两个背景、观念、性格迥异的男人如何成为挚交兄弟?西藏人民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这便成为《回西藏》故事的灵感源泉。
虽然有着清晰的主题,剧本的创作过程却并不容易。为了准确、真实地呈现西藏风土人情,陈国星带着编剧团队足足打磨了三年时间。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影片的艺术指导万玛才旦向陈国星推荐了曾合作过《塔洛》等多部电影的青年导演拉华加。
陈国星坦诚地说:“我们以前经常是外来视角,但这一次希望对藏族的表达是准确的。所以我对拉华加说,一定要帮我把这部分做好。”
1905电影网专访《回西藏》导演陈国星
提到拉华加,他的长片处女作《旺扎的雨靴》就曾凭借诗意的生活流气质收获业内好评。这一次他的加盟同样为剧本增添了不少充满烟火气的细节,比如吃糌粑,用刀吃牛肉,拉着小偷在寺庙前发誓,都是源于生活的创作。
“我们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必然要有很多的生活细节,离开了这些,它也就不属于这个地方了”拉华加说。
1905电影网专访《回西藏》导演拉华加
一番合作下来,陈国星与拉华加也成了“忘年交”。拉华加这样形容,两人虽然有三十岁的年龄差,但合作非常愉快,“他愿意听取年轻人的想法和创作理念,这是很可贵的。”
陈国星则提到,他非常认可一句影评人对《回西藏》的评语:“既有学院派的血液,也有藏族导演的细腻表达。”
“我希望用新的艺术观念讲述这个故事,可能我和拉华加单独去做都不是这个味道,合作起来才是珠联璧合。”
中国版“绿皮书”故事
一个是从山东远道而来的热血青年,一个是“见过世面”却不得志的藏族小伙。《回西藏》把两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矛盾到理解,再到互相影响的过程诠释得格外真挚动人。
难怪北影节首映后,很多观众将其与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联系在一起。
在陈国星看来,与《绿皮书》不同,老孔与久美之间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更多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与和谐交融。
“我们想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和相互信任,展现有关生命和幸福的不同观念间的碰撞。”
这种“碰撞”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语言,语言不通让老孔急需翻译,这也成为他与久美之间关系的起点;之后是衣食住行,从不会用手吃糌粑,不适应骑马出行到最后熟练地用刀吃肉,大口喝着甜茶,老孔逐渐融入了西藏的烟火气。
最后一层也是最为核心的,无疑是两个民族在生命观上的碰撞,透过瘟疫羊事件、曲珍奶奶的去世,还有修水坝风波,折射出的都是藏族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
关于是否应该让曲珍奶奶就医,拉华加引用了藏族民间的一句谚语,意思是顺从父母的话是孝顺,顺从别人的话是善意,“曲珍奶奶不想去医院,顺从她的心愿便是孝顺。”
“很多西藏老人去世的时候都是很安静的,这是他们想要的方式,但老孔有他的价值观,认为送老人去医院才是真正的孝顺。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观念上的不同,把问题抛出来去对话。”
这种“对话”的过程正是两位导演通片最想呈现的,没有预设的价值观判断,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有两个民族间的平等对话,一切都以真诚和尊重为前提。
就像对一路磕长头去冈仁波齐的朝圣者的展现,没有猎奇向的渲染,老孔问:“她是为了什么呢?”久美便答:“那是她自己的心愿嘛,执意要一个人去完成。”
除了剧本的精心打磨,老孔与久美之间的友谊如此动人,也离不开宋洋、金巴两位演员的精彩演绎,为人物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鲜活色彩。
陈国星说,为“老孔”选角,他最看中的是演员眼睛里的“光芒”,“因为我会拍他的眼睛,当他看到羊群,看到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他的眼睛要闪光,要有那种慈悲和悲悯的光芒。”
与老孔一样,宋洋也是第一次来西藏,虽然有高原反应,拍摄条件艰苦,有时候一个长镜头还要拍四五十条,但他从来没有过怨言。
拉华加这样评价他:“宋洋是比较单纯的一个人,这一点也很像老孔。为什么老孔能一次又一次回到西藏,肯定是特别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宋洋也是一样,他真正地融入到生活里面,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度后,才能真正地爱上这片土地。”
饰演久美的金巴,此前曾出演过《气球》《撞死了一只羊》《旺扎的雨靴》等一系列藏族题材影片。拉华加说,金巴身上最可贵的是对表演的执着,他会非常认真地琢磨每一个角色,演出不同的色彩。
这一次的久美也是如此,他塑造出了人物沉默寡言却正直善良的特质,是西藏人民性格的缩影。
“诗意是剧本阶段就确定的风格”
辽阔的天地间热气蒸腾,孤独的旅人踽踽独行,《回西藏》的第一个镜头宛如西部片的开场,令人惊艳不已。
接下来的110分钟,影片同样用极为考究的光影和构图,配合出色的视听语言,将藏地的大美风光与藏民的淳朴热烈展现无余。
无论是破晓前的神圣仪式、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还是旷野中的欢歌,热火朝天的锅庄舞,都洋溢出浪漫自然的诗意气质。陈国星说,这份“诗意”是两位导演共同的追求,也是剧本阶段就确定的影像风格。
正因如此,他专门请来了《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的摄影师郭达明,再现一个风景不同,却同样诗意的西藏。
这份诗意不仅体现在影像上,更渗透在叙事风格中,拉华加说,从《旺扎的雨靴》到《回西藏》,他一直不喜欢强情节,强戏剧冲突的表达,在表演上也希望演员更加克制,用长镜头传递出自然的生活质感。
就像影片中有大量的素人演员,拉华加评价他们的表演格外真实,“他们是真正在生活,最好的表演就是生活。”
在《回西藏》的大量时间里,老孔与久美都沉默寡言,静默地感受着土地的能量,不多的交流中却潜藏着情感的暗流。
尤其是那段在篝火旁的心灵对话,老孔仰望星空,聊起远在天边的故乡,久美也为他唱起了爱尔兰民谣《丹尼少年》:“当夏日已尽,玫瑰难怀,你定要离开,我将等待”
这是久美在唱自己的孤独,也是在唱老孔的心声,“这是一首关于大地的歌,而老孔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
还有那首贯穿全片的藏语诗歌,来自著名藏族诗人更敦群培:“躯体犹如空壳,何时亡亦无憾,智慧如同金子,惋惜一同逝去”。
这是藏族人的生死观,也是给老孔的献诗,拉华加这样解读:“身体就是空壳,何时去世都无所谓,但智慧和精神永恒留存于世上。老孔正是如此。”
就如最后那个超现实的段落,老孔在湖边策马驰骋,那是灵魂的归来,在太阳下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芒。
片尾还有一个细节格外动人,久美的原型人物阿旺曲尼于2019年去世,按照当地习惯,本应不留任何物品,他却留下了唯一的遗物——与老孔的合影。
那是两人友谊的见证,也是两个民族影响交融的印记。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