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12月28日到2023年1月15日,作为中国大戏院国际戏剧邀请展闭幕大戏,演艺大世界原创音乐剧《夜半歌声》在一波三折的半个多月里,完成了首轮15场演出。共有近万名观众来到中国大戏院这座百年历史的剧院,台上台下一起重温故事里的爱恨情仇和剧场里的海派风情。

音乐剧《夜半歌声》是中国大戏院第一次尝试分时驻场的演出,也是为这座上海历史文化地标量身定制的舞台作品。该剧改编自1937年马徐维邦同名电影,以上海的人文情怀为底色,用33首完全本土原创的歌曲唱段贯穿故事情节,再现经典。全剧由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仙童国际戏剧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出品。

演出现场的观众

不过,《夜半歌声》的首轮演出遭遇了各种不平凡的经历。首演前夕,剧组成员因为疫情先后病倒,彩排合成甚至遭遇了几乎“无人”的局面,最终不得已压缩了进度,首演也因此一度推迟。而最后,“阳康”归来的剧组成员和观众在剧场得以顺利“会师”。该剧制作人李东在业内极为资深,制作过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他甚至表示,这是他这么多年遇到最难的一次制作。

不过,随着城市开始如常,剧场的热度也一天高过一天。取消了上座率的限制,中国大戏院里这几天经常是座无虚席。“最近觉得无论我们演员还是观众都开始健康起来了。”看着剧场里满满当当的观众有序入场,剧组一位工作人员笑说,“刚开始演出几天,台下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但观众都特别克制,每次都要等到演员们唱完,在间隙的时候才一起咳嗽。但最近,剧场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咳嗽声。”

作为一部全新打造的本土原创音乐剧作品,《夜半歌声》首轮15场演出在各种突发意外情况下,仍获得了超七成上座率。而此次三周演出结束后,剧组将从剧本等多个方面对全剧进行修改调整,以更好的面貌开启下一轮分时驻演和全国巡演。

《夜半歌声》不仅是一次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大胆尝试,也是一次演艺文商旅融合模式的全新探索。地处南京路核心商圈和演艺大世界核心位置,建于1930年的中国大戏院希望因这部作品,让内容和剧场场景互相赋能。

“入场即入戏”,在连续演出3周的时间里,《夜半歌声》利用拥有93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大戏院这座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社区的文化底蕴,营造了一个别样的的观剧体验:场内观演《夜半歌声》,场外逛悠“夜半商行”“夜半市集”“夜半照相馆”。通过一系列联动,首轮演出成为了一个好吃又好玩的文商旅项目。

在剧场公共空间内, “国潮市集”体验区通过融合剧目沉浸展览,推动国潮、海派、经典品牌的联名与植入。泰康、程裕新、邵万生、三阳、黄隆泰、老大同等众多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潮”老字号品牌纷纷入驻,这些与“夜半歌声”IP年代气质契合的老字号,把各自品牌元素从南京路步行街延伸至剧场。

演出前,提前入场观众可以逛市集品美食。其中,新世界集团旗下老字号“泰康食品”在本轮演出期间提供了12000份双色蝴蝶酥,“三阳”提供了8000份绿豆糕,两款尚未上市的新产品让前来观演的观众品尝。而每场演出结束,总有很多热心粉丝观众们在剧场门口等待演员,工作人员还会向他们递送绿豆糕和蝴蝶酥作为“宵夜点心”。

此外,剧场三层公共空间的“徕卡复古照相馆”,吸引不少观众特意盛装前来,留下值得纪念的照片。这也是《夜半歌声》与扬子饭店、徕卡学院达成的合作,丰富了多元业态植入和文化体验。

除了制作上的创新,《夜半歌声》在艺术创作上也极具探索。这是一台以音乐为主导、几乎没有台词的原创音乐剧作品,戏剧家牟森担任总叙事、编剧、导演,影视演员江珊、音乐剧演员郑棋元、喻越越等实力卡司领衔主演,让整部剧的“含歌量”十足,李京键作曲的33首歌曲十分考验演员的唱功。

制作人李东表示,《夜半歌声》是一次经典IP的打造与深耕,原创音乐剧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作为一部原创作品,1.0版本的音乐剧《夜半歌声》还有不小改进的空间,接下来每一轮都会进行提升与打磨,这也是原创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作为演艺大世界的原创音乐剧,《夜半歌声》正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为一部具有传唱度的音乐剧作品,也实现让演艺大世界从“码头”走向“源头”。未来,“拎着行李箱,逛完商场进剧场”将是演艺大世界的新常态,从而探索“以文化激活商业、以文化助推旅游”的新演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