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很多天,豆瓣的实时热门第一,你都会见到同一部片的身影。

一部战争片。

是不是很难想象?

事出反常必有其因。

一部战争片不会无缘无故地火起来。

尤其是,它还是一部翻拍片。

原版很出名,不过已经是92年前的电影了。

讲述的是一战德国的故事。

1930年,好莱坞拍摄,一举获得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被誉为“最好的战争电影之一”。

随之,被德国封杀了26年。

2022年,德国人拿回了他们的故事,拍出了不一样的风格,依然送去了奥斯卡。

但是和所有的翻拍片命运一样,被骂了。

而被骂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一句话。

改得面目全非。

但肉叔反而觉得,旧瓶装新酒,也许没那么糟糕。

糟糕的是什么?

是鬼打墙般,去见证历史的一次次重复。

或者,是不留痕迹的一片空白。

时代在前进,我们,也需要一些新的刺激。

所以。

骂归骂,两万多人,还是投出8.7分。

是时候了——《西线无战事》。

01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德国人投降了。

他们的军营里却欢天喜地。

人们整理好行装,准备在次日11点协议生效的时候离开这片土地。

时间正在接近。

保罗没有想到的是,眼看着停战时间将到,他和他的战友们却接到了另一条命令:

再打一次。

并厮杀至死。

是的,这是1918年,一战。

如你所知,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均是战败国。

但当战争还在持续的时候,他们无法预见他们的命运。

时间回拨。

仅仅是一年前,保罗还是一个好战的热血青年。

那一年,政治狂热席卷着这个国家。

入伍典礼上。

学校里的老师在慷慨激昂:

我们的未来

德国的未来

掌握在最伟大的一代人手里

我的朋友们

那就是你们!

学生们也是激动万分。

他们为自己的勇气而欢呼。

而我们的主角,保罗,身材瘦弱,一心“报国”,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伪造签名。

反正,同意书只是做做样子,似乎从来没有人去费心核查。

他们坚信几个星期就能挺进巴黎。

坚信最多不过一年的时间。

他们就将载誉归来。

于是,他们怀揣着“正义之师”的信念,欢唱着流行情歌,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进发:

再等一年吧

就会成真了

他们不知道。

在后世的记载中,西线是一条几乎没有移动过的战线。

而只是为了把这条战线推进几百米,300万条生命在这里被吞噬。

它,是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而他们,是三百万分之一的零星肉泥。

被选召的、“伟大”的肉泥。

逐渐的。

他们适应了战壕里的艰苦环境,适应了这里的腐臭、烂泥和冰冷。

甚至,保罗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第一个法兰西人”。

吃鸡算什么,战场比任何游戏都要真实刺激。

但,帅不过三秒,枪口的火光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脑袋差点和头盔一起被敌方崩掉。

兴奋和新奇没能持续多久。

很快保罗就意识到,战场,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热血。

朋友没了。

一场轰炸后,他在收集死者铭牌时找到了朋友的眼镜。

他叫路德维希,戴着眼镜,文文弱弱。

和现在的血肉模糊,好不相称。

自由没了。

这天,远远来了几个法国的姑娘,她们明眸皓齿,田园牧歌。

可除了一个名叫弗朗茨的士兵外,其他人都目送着美丽的女子远去,连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

他们才猛然发现。

精致的鬈发、洁白的牙齿、清秀的面庞都离他们远去了。

战争把他们变成了丑陋的怪物。

甚至于,人性也没了。

保罗内心冲突的终极爆发,是他在弹坑中狭路相逢了一个法国士兵。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再用淤泥塞满他咕噜咕噜冒着血泡的嘴,不让他发出一点声音。

短兵相接,气血瞬间上头:要活下去!

那么,法国人就必须死。

只是当一切静下来。

当他终于看清法国兵的脸,那和自己一样柔软天真的脸庞,那蓝眼睛里的哀求和绝望,他突然好想问:

为什么?

为什么两个无冤无仇的人,必须拼得你死我活?

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陷入这种别无选择的杀戮?

他扑了上去。

抱着这具终于停止痉挛的躯体,泣不成声。

但,你以为保罗就觉醒了?

那就太天真了。

02

一个屡屡挑起战争,但又屡屡战败的国家,拍起战争片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对比。

同样是近期高分战争片的《地狱尖兵》,俄罗斯出品,同样是反战,同样是渲染战争的残酷,但电影依然拍得热血沸腾,战斗力爆棚。

但德国呢?

他们把每一部战争电影的主角,都投进了地狱。

有万劫不复,咎由自取的《帝国的毁灭》:

德国战败前夕,视柏林人民生命为草芥的希特勒,带着情妇在防空洞饮弹自尽。

有万念俱灰,以死明志的《希特勒的男孩》:

因为不愿臣服于大环境下所有人的战争狂热,美少年阿尔布莱希特松开了握着绳子的手,自沉入这世上唯一的净土:冰水下的幽暗湖心。

乃至,有浑浑噩噩,集体无意识的《万湖会议》和《浪潮》:

在强权的洗脑面前,智识超群的博士和懵懂无知的学生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前者,是理性探讨如何高效地杀死1100万犹太人;

而后者,是用5天时间,让一个班集体同意绞死自己的同学。

那么回到《西线无战事》。

德国版与先前的版本又有什么不同?

美国版里,结尾是这样安排的。

在保罗伸手去够战场上的一只蝴蝶时,一枚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膛。

这样的死亡,超然于这个污秽的世界,如梦似幻。

保罗至少死在纯洁的美梦中。

但德国版的保罗呢?

在短暂的觉醒之后,痛失好友,心如死灰,黑化成战争狂魔。

相比起1930年的美国版,德国版里的保罗,可谓不得善终。

是的。

92年后的这次翻拍,已经发生了精神气质上的重大转变。

这也是它被骂的主要原因。

比方说,少了原作极为重要的,男主保罗的一次返乡。

那次返乡中,他发现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对战争残酷的描述。

老师依旧大肆鼓吹战争的美好,而狂热的学生,则大骂他是畏惧战争的懦夫、胆小鬼。

以至于,与战友血肉相连的战场反而不那么像人间地狱。

而新版,反而多了许多似乎对剧情无益的,每个人物细枝末节的生活场景。

新版错了?

要肉叔说,差异化,正是德国战争电影最重要的标志。

如果说原版的《西线无战事》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完美寓言,深刻揭示着战争狂热荼毒所有人的道理。

那么,这个主旨就已经被说过太多次了——我们这个意见横行,人人都是精神领袖的时代,也许缺的反而不是道理。

反而是像豆瓣网友说的,是直接反映“热爱战争的无知青年到战场上被炸得抱头鼠窜哭爹喊娘满脸都是被战车炮火权力碾压过的狼狈样子”。

所以没有任何特写镜头的美式抓马。

没有任何正儿八经的围炉夜话。

有的,只是永远平静,乃至冷漠的镜头语言下,破碎、虚弱的生活本身。

他们只想本能地活着。

或者这,才是被生活碾过心肝脾肺,剧痛失声的普通人。

-我们永远无法去除这股恶臭

路德维希死了,弗朗茨死了……

-这关我们什么事?

他们安息了,我们还活着

03

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改变?

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上看出端倪。

标题。

一种标题,不同的语言里有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1929年,德语原著小说出版,在翻译和拍摄成美国版之后,蜚声世界。

以至于许多人说起它的第一反应,都是它的英文名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静悄悄。

而这句话,其实是原著中保罗战死那天,战场上发回的电报:万籁俱寂,无事发生。

一条人命在西线的渺小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在德文Im Westen nichts Neues中,则更多一层意象。

它的字面意思,其实是:西方无新事。

正对应着圣经中的那句:太阳底下无新事(geschieht nichts Neues unter der Sonne)。

现实中,一语成谶。

仅仅时隔十年,二战就在欧洲大地卷土重来。

而这一次的德国。

在希特勒的带领下,犯下了更加丧心病狂的战争罪行。

而新版电影,则在苍白破碎的生活镜像之上,点出:

这所有的悲剧,曾经发生,正在发生,也不会停止发生。

就像电影开头。

一个叫做海因里希的小兵,丢盔弃甲地战死沙场。

转眼,他所穿的军服就被扒下、清洗、缝补。

全民默许乃至参与的产业链条,一言不发地把这套军服递到了我们的男主保罗的手上。

而片尾。

一名第一天上阵的无名小卒,取下了保罗脖间的丝巾。

那是那天法国女孩留下的香软信物,被无数战友传递、抚摸,直到对这条丝巾倾注过柔情的所有人,都成为战场上的枪下亡魂。

他系上了丝巾,用这浪漫的战争产物,安放自己躁动的青春。

恰似曾经意气风发,想要报效祖国的保罗,恰似再之前的海因里希。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

很悲观吗?

不过现实就是如此。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拥抱仇恨,拥抱战争。

有人幸运地活在和平时代,没有了机会。

有人不幸地,化成了炮灰。

但你说留下了什么?

电影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

一个普通的法国人。

最后面无表情地,用一杆土枪击穿了卡特的身体。

这是一张令人难以忘怀的脸庞:

极端的仇恨和厌恶。

极端的平静。

是的。

他们留下了仇恨,以及仇恨的基因。

因为事不关己的冷漠而得不到及时救治,卡特终于死了。

因为在最后时刻还要执行错误的指令,保罗也终于死了。

而酿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德国的高官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锦衣玉食,高谈阔论。

他们不愿承认当前的政令是错的,他们拒绝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哪怕。

他们明知道,早一分钟签字,就能挽救几个士兵的生命。

他们甚至认为。

比起停战后死于饥饿和迁徙,不如直接光荣地为国捐躯。

人可以死。

面子不能丢。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永远不会受苦的,只有一拍脑门的他们。

卡特曾说:

这里的一切就像发烧一样

没人真的想要发烧

但它突然就来了

但与其说战争是常得常新的感冒,不如说,人类的免疫系统,自古以来就敞开着大门:

全民默许乃至参与的产业链条、无处安放的热血、世代承袭的仇恨、事不关己的冷漠,以及幕后推手的虚荣,解释着过去与现在的相似,也解释着远方与近处的哭声。

宛若,一个天网恢恢的人类宿命。

所以导演用平静冷漠的镜头,在片中穿插了大量的山川湖海,宇宙星辰。

那是以万物为刍狗的不仁天地。

那是看着人类一次次在原地绊倒,亘古不变的眼睛。

所以,《西线无战事》变了吗?

变了,又或许一点没变。

巨大的Im Westen nichts Neues,在片头和片尾都出现了一次。

它们沉默地矗立,像是循环的首尾呼应。

又像是一个跨越92年的警告:

西线无战事。

西方无新事。

太阳底下,无新事。

哪怕是有92年的差别,也小得像一个幻觉。

本日打工人:维伦纽瓦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