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涵涵

最近,电影《隐入尘烟》引发强烈关注。这部小成本、低宣发、大批非专业演员参演的文艺片,在院线上映了50多天、视频网站上线20多天之后,口碑渐起,全国电影票房总额已突破8000万元,成为今年院线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

没有惊心动魄的特效,也没有烧脑、刺激的情节,却在舒缓、平淡如纪录片的叙事中打动人心影片聚焦西北农村底层人、边缘人的生活:残疾、患有尿失禁的农村妇女贵英,终年在哥嫂房后的窝棚里生活;光棍马有铁(马老四)没钱没房,善良寡言,是个只知道干活、不懂得拒绝的特困户。两个人在家人的撮合下成婚,这种“甩包袱”之举却意外地开启了两个陌生大龄男女的新生活。

大雪纷飞时初见面、春天里的耕种、夏天雨夜里抢盖土坯、金黄秋天的辛苦收割……随着一帧帧乡居画面徐徐展开,剧中人物朴实的方言、蹒跚的行走、木讷之口中不经意道出的生活哲理,都带着某种特别的冲击力。主人公从尴尬到融洽,从沉默寡言到有说有笑,彼此慰藉、相互取暖,于无声无息中戳中观众泪点。

《隐入尘烟》的镜头语言也经得起反复推敲。贵英编织的草驴由青绿变为枯黄;一次次贴上又揭下的大红“喜”字;窘迫的双人结婚照变成贵英的黑色遗照,以及一根麦苗、一颗谷穗的大特写,不仅画面耐看,更发人深思。

整部影片没有一个“爱”字,但男女主人公朴素、真挚的感情却让人感叹不已。寒夜里贵英等候马老四时怀中的热水,马老四买给贵英的大衣;二人一同看电孵小鸡时摇曳的灯光、二人用麦粒给彼此留下的花一般的印记……凄苦的生活有了“你”,孤寂的心灵有了牵挂,就如同粗粝的土地上开出的花朵,珍贵、动人。

质朴、细腻、真实,表现苦难,而又不被苦难所淹没,《隐入尘烟》似一杯清茶,于淡淡清香中抚慰人心。春种秋收、四季轮转间展现的真挚与美好,满足了现代人的内心渴望,这大概也是影片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不少人二刷三刷的原因吧。

《隐入尘烟》的片名本身就充满深意。男女主人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容易被忽视。贵英死后,马老四卖掉所有粮食,放掉相依为命的驴子,他们夫妻二人辛苦垒砌的房子也被拆毁,他们曾经共同生活的印记也似乎隐入尘烟,无影无踪。这部影片是对乡村人物特别的聚焦与惦记,也因此直抵人心。

《隐入尘烟》的“后劲十足”引发了行业和社会的多维思考。有的人研究其成本、结构、镜头等专业创作手法,有的人赞叹影片主创“像种庄稼一样‘种’出了一部电影”,有的人沉浸于悲惋的故事和孤独的灵魂。影片有多感人,就能激起多少思考。关于农村,关于大龄未婚人群,尤其是乡村的“底层人物”,除了电影艺术的光影叙事之外,我们需要面对、反思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