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因为“技术原因”取消了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又名《洞穴营救》)的放映。这部纪录片最近被翻拍成了一部剧情电影《13条命》。
豆瓣评分从7.9连续上涨至8.4,口碑持续发酵,紧张、揪心、感动……这些关键词构成了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初印象,那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13条命》是根据2018年泰国美人洞潜水救援事件改编,因为片场和出品方(美国)的关系突出了意志不坚决但坚持到最后,并实施救援的英国洞穴潜水专家的作用,两位演员我很喜欢,健步侠与疤眼,年过半百的两位二线大咖演得很是平易近人,让人觉得他们就是专家本尊。
先给大家简单回顾一下这则事件:
2018年6月,一支13人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去清迈的睡美人洞探险。当他们进入洞穴后不久,当地就下起暴雨,并灌入长达10公里且地形幽深复杂的洞穴。
这13人被困在洞中长达十余天,经过一场集合了多国力量的大型救援,终于被全部救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
去年,这个救援事件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成了纪录片。豆瓣评分9.0,并荣获了多伦多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的观众选择奖。
这部新出的电影《13条命》,无论在制作和口碑上都毫不逊色于前者。斥资5500万美元打造,极力还原了真实事件中的每一个人物,救援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
即便它是一部剧情片,即便你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同样会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惊心动魄。豆瓣评分从7.9涨到8.4,也足以见得它的实力。
某种程度上,《13条命》可以和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相互补充着看。
如果说纪录片主打还原多方事实和介绍救援英雄,那剧情片《13条命》则锚定在逼真的“灾难呈现”和令人动容的“救援合作”。
影片技术和情感两手抓,事件还原度同样很高。
没有刻意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突出了普通人在困难面前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民间与官方、国内与国际通力合作的力量、智慧与勇气。
同纪录片比较, 这部剧情片在时长上多出了40多分钟。但这并不是在水时长或者乱加煽情戏码,而是试图以更加感性、具体的“故事”细节,增强灾难和救援过程的代入感。
比如,纪录片受限于实时影像素材不足和拍摄风险过大等原因,在呈现洞穴潜水员水下救人的过程时,多使用情境搬演和人物自述,依靠讲解和虚拟演示。
到了剧情片,就有更充沛的条件,完成为细节丰富、写实感强烈的水下实拍。
大量实景拍摄的水下镜头,展现了洞穴极度恶劣的环境:地形曲折闭塞、光线昏暗、水质浑浊泥泞、钟乳石柱区域有密集“倒刺”,最狭窄的地方只有一个肩膀的宽度。
异常“脆弱”、受不住大雨压力、随时可能坍塌的溶水性岩石,以及看不出方向的激流,也把洞穴救援的危机情势,表现得非常直观。
所以,在观看救援的过程里,观众也能产生很强的沉浸感,无论是刺激还是紧张、恐慌,都好似置身于这场生死救援。
对比来看,纪录片更像是一部励志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不合群不自信不会足球板球的洞穴潜水爱好者通过参与清莱洞穴救援拯救了13条生命取得世人认可荣耀加身的故事。而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讲述2个平凡的洞穴潜水爱好者参与清莱洞穴救援经历各种心理挣扎,最后完成了救援又回归到平凡生活中的故事。你是喜欢哪种讲述风格呢?
个人还是更喜欢故事片的平实吧,世人多以成败论英雄,其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网红的,每个平凡付出爱岗敬业的普通人都应该是值得尊敬的,就像片中的潜水志愿者,如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救援最后救援失败了,难道他们就不值得尊敬就变成了罪人吗?
所以成功了自然好,毕竟拯救了13条命,但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救援本身就值得肯定。电影里的洞穴潜水者平凡开始平凡结束,更应该是一种常态吧,估计也不是每次洞穴救援都能取得成功吧。建议故事片和纪录片都找来看看,都非常值得一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