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气无力、颓废,在《断·桥》里的王俊凯看上去毫无生气。
但导演李玉一贯有着一种“生猛”的感觉,“荷尔蒙”、热力、倾泻,她的电影又总有一种“游离感”,这种“游离感”,既是脱离主流叙事的观感,又仿佛是刻意为之。
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文艺片导演里,女导演李玉更是“凤毛麟角”而独树一帜的一个。
距离上一部纯粹的文艺片《观音山》,《断·桥》已是十年后的作品。
它们似乎有着一些神秘的类似之处:躁动的青春、漂泊的内心,寻找与救赎,收敛或扩张。
李玉的电影有一种奇特的张力,它有些忘乎所以的嚣张,它总是似乎要在发泄后达到一种平衡,它习惯用一种青春的反叛力量对抗按部就班带来的秩序感,它又总是试图在出口处大声呼喊。
在她的电影叙事里,灼热感无处不在,这种灼热感,既是被阳光直射后的青春的隐隐的疼,又是反抗无效后深深刻在内心的宿命感。
这样的宿命感,不但在《观音山》里弥漫开来,而且跨越了十年,从《断·桥》里滋长出来。
电影的主线索是一桩“杀人案”,以一个案件为由头展开叙事,是近年来诸多文艺电影的主要“载体”,比如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又比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这与其说是文艺电影向商业电影的妥协,不如说是文艺电影在新时代中的新的表现形式。
但李玉又明显的不同于那些男性文艺片导演,倒不是说李玉作为女性有特有的细腻,刁亦男也细腻,只不过它隐藏在表面的乖张与粗犷之中。
李玉的不同,在于她有着一种“天赋异禀”: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又玩好文艺。
并非所有文艺片导演都具有这种能力,比如毕赣,他的电影的实验性明显强于故事性。
又比如“老炮儿”王家卫,他的电影像是碎片的组合与拼凑,虽然锋利的划破了现实,但却显得不够完整与破败。
李玉的不同,还在于她“驾驭”“青春”的能力,她也描绘非主流的青春,与众多文艺片导演一样,她的青春叙事充斥着疯狂、荒诞不经与“擦枪走火”,但在她的电影里,青春的破碎感,常常并不能靠时间的流逝而缝合。
《断·桥》与《观音山》一样,主角都是年轻人,但同时,他们又与前一代人发生纠缠。
像是一根无法剪破的神秘绳索,它把两代人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即使你跳出去了,你们之间依然有着那层关系。
这,其实就是宿命。
而这一次,李玉选择了马思纯、王俊凯与范伟来出演。
这也许是一个奇妙的组合,足以在八月十三日,打破你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