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中国大戏院、排练厅到宾馆,江珊在上海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12月24日,江珊特邀出演的音乐剧夜半歌声》将在中国大戏院开启驻演。“《夜半歌声》圆了我的一个梦。出道30年,我能够上台演音乐剧,机不可失。”

舞台对江珊有着巨大的诱惑。2019年,话剧《德龄与慈禧》北京首演谢幕,“慈禧”江珊与“光绪”郑云龙合唱歌曲《曙色》技惊四座,“这是制作人安排的彩蛋,没写在合约上。”父母都是歌剧演员,中学时江珊一直在合唱团,“演音乐剧是我一生的梦。”

《德龄与慈禧》排练中,制作人李东与江珊聊起音乐剧,两人一拍即合。策划《夜半歌声》时,李东与导演牟森在杭州给江珊发出电话邀约。她没看到剧本便一口答应,“李东给我讲了故事大纲,《夜半歌声》有电影,家喻户晓。”

作为“演艺大世界”2022年岁末重要演出,《夜半歌声》是中国大戏院首部量身定制的驻场演出剧目。从创排起,中国大戏院不再只是一个装纳演出的舞台,而是“夜半歌声”发生地。剧场、街巷、老宅,充满上海市井气的建筑元素成为讲述上海故事的最佳选择。在《夜半歌声》,江珊饰演孤儿院的徐阿嬷,一直守护着主人公,“徐阿嬷是一个神秘人物,暂时不能剧透。”

江珊是中国当代都市爱情电视剧最早诞生的偶像,26岁的她从中戏毕业后,因为《过把瘾》走入千家万户。在演艺圈摸爬滚打30年,江珊从未停步,下半年有三部电视剧《罚罪》《恋爱的夏天》《促醒者》,相继与观众见面。在《夜半歌声》剧组,她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位新生,“我来学习怎么演音乐剧。其他人是成熟的音乐剧演员,都已经‘毕业’了,我才刚入学。导演、编舞、声乐指导给我很多帮助。我没有掉队。”

早在1994年,江珊出过唱片,《梦里水乡》传唱一时,她为主演的影视剧唱过主题歌,上过综艺节目《跨界歌王》,对自己、对音乐剧有着异常清醒的认知,“唱歌和演音乐剧完全不一样。保证声音优美、漂亮,再添加感情,我毫无顾虑。可音乐剧是戏剧的一大门类,表演占很大成分,要唱又要演,需要不停练习。”

在上海,江珊过着异常单调的生活,“白天排练,记住歌词,唱熟旋律,晚上回到宾馆继续练习。”她自嘲是万年宅,“我可以一直不出门,完全没问题。待在房间里,看书练歌非常开心。”

《夜半歌声》中国大戏院驻演将在14天后开启,江珊定下小目标,“首先睡好觉,然后吃好饭。”经验丰富的她不讳言紧张,“一定的焦虑是好事。如果首演前,我不焦虑,上台肯定没有状态。但是不能过度焦虑。”她治疗失眠的方法是看一些与专业毫无关系的书,“看十遍,都记不住第一行说的是什么,就会很困、很困。”

江珊的宾馆在闹市区,她习惯叫外卖,“菜包饭、小馄饨、生煎、葱油拌面……只要不甜就行。美食能让人心情放松、愉悦。说到底,为什么我减肥这么困难,因为太爱吃了。”不过演出前,江珊坚持不进食。她喜欢站在侧幕等待与观察,“作为一个演员,体会非常重要,怎么把体会展现出来,更重要。也许我体会的是百分之八九十,展现出来只有百分之六七十。舞台会有遗憾,同时也可以让你有机会弥补遗憾。它的魅力就在于此,每天每场戏都可以反省、调整、完善。观众注意力全在演员身上。我们的反应、停顿何时合适,必须与观众在同一个呼吸频率上。”

在《夜半歌声》剧组,江珊还有另一个身份——表演指导,她以“非常忐忑”的心情上岗,“如同上学有偏科,音乐剧演员可能唱毫无障碍,如何把情感和漂亮的歌声融在一起,做得不确定或者可以做得更好,我和导演一起去帮助演员解决问题。”

江珊为韩红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做过表演指导,“我在首演倒计时加盟《阿尔兹记忆的爱情》,只有十天时间。《夜半歌声》从头开始,大家每天一起排练,我对每位演员都有直观细致的了解。”

江珊自我评价是一位要求高但不严厉的表演指导,“我很难做到严厉,演员心理需要小心翼翼呵护,1厘米进步都非常不容易。”评价同剧对手演员,身为前辈的她强调,不能用“评价”,用“感受”更妥当,“每天围绕着一群优秀的专业演员,与音符、表演、舞蹈碰撞,参与音乐剧这么一件让人愉悦的事,真的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