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列车》,一部看起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爽片,相当合格的爆米花电影

莫名其妙神经质,插科打诨玩很开,在絮絮叨叨、打打杀杀中看到最后,有效的剧情完全不记得,只觉得大脑一度以来缓存的所有不快都被清空,整个人被洗涤了一遍。

很嗨很热闹很好玩,久违了。

01

瓢虫》VS《子弹列车》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小说,开始时进入剧情的过程会有点困难,要努力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群人在干嘛。

毕竟没有一个正常角色,大家都不明所以、喋喋不休,就算最爱火车的谢耳朵来了也得迷糊。

等到几组人开始交错,剧情逐渐明朗,观影的愉悦感瞬间上升。

原著小说名《瓢虫》,中文版叫《杀手界·疾风号》,改得很直白。小说里,衰神杀手七尾接到一个轻松的任务,搭乘新干线取一个车上的手提箱,一站路下车就好;保管手提箱的是“水果二人组”柠檬和蜜柑,他们分别是托马斯小火车死忠粉和文学爱好者,兄弟俩同时负责保护黑道老大的儿子,转头儿子就被毒杀;同车的还有中二腹黑少年王子和“前”酒鬼杀手木村,他们也加入了这场混战。。。

原著通篇是无厘头的话痨对白,杀手们身体力行表演花式死法,江湖传说里他们令人闻风丧胆,实际上可爱中二,萌出反差。电影延续了原著的主干,保留了精气神,做了一定程度的人设调整和叙事删改,完成度很高。

相比电影在各个层面的肆意铺张和嗨到放飞,我更喜欢原著的气质,张弛有度,轻巧严谨,千丝万缕的线索都能有始有终,字里行间满是温柔。这是它和电影最大的不同。

02

大材小用的卡司

皮特又演憨憨的笨蛋帅哥了,上了年纪的他莫名还有一丝少年感,和这种松弛的角色愈发匹配,高度兼容。瓢虫是个运气很差的杀手,一生点背,信奉鸡汤,他哀叹工作艰难的时刻,和庸庸碌碌的打工人一模一样。

“瓢虫”是他的新行动名,代表幸运物。作为一名杀手,他内耗严重,沉沦在自我认知里,需要治疗师开解。每次出任务都是他衰运的循环,一边倒霉一边失落,补救后又迎来新一轮不幸。他阴差阳错接受了子弹列车的任务(小贱贱你可真能祸祸人),差点搭上小命,却也因此接连拥抱了一系列幸运的时刻。

柠檬和蜜柑让我想起宫崎骏电影里的空贼,他们掳走船上全部的小女孩做人质,说“要是让她们落单的话,不是太可怜了吗”,“水果二人组”也一样,呆萌善良讲原则。柠檬的人生圣经就是《托马斯小火车》,他的对话逻辑完全围绕小火车展开,蜜柑从不肯认真听他说话,两个人的日常就是互相嫌弃,漫才拌嘴,但在心里他们无比在意对方。在全员抓马的角色里,他们是唯一让人动感情的一组人物关系。当柠檬不在了,蜜柑通过“Diesel”的贴纸找到王子,他才意识到柠檬说的都是对的,他是能干的小火车。

王子在原著里是个恶到极致的中学生,他享受自己释放恶意带来的无限快感,人性完全失衡,是《瓢虫》里最让读者讨厌的人物。

电影把王子改成一位腹黑萝莉,她的执念不再是纯粹的恶,而是因为不甘父亲一直以来的忽视,要用自己的方式报复他。和其他杀手一样,她也具有极强的反差感,上一秒哭哭啼啼,下一秒邪魅一笑,电影少有的压迫和紧张感都来源于这张人畜无害的脸。

电影里镶边的明星太多了,大家各司其职,认真打酱油,一些已经人到中年的面孔,星星一样点缀其中。所有角色的表演都举重若轻,好玩到让人很想一直看下去。

03

暴力+幽默=大卫·雷奇

赛博朋克,中二霓虹,黑色幽默,暴力血腥,各种元素大杂烩之下,牛鬼蛇神轮番上场,连装疯卖傻也赏心悦目,导演思路清奇,非常会玩。在一部不断出现新尸体、新死法的电影里,没有恐惧,只有喜感。随着剧情铺开,一切混乱和失序被包装成夸张的视觉奇观,炫技一般来势汹汹涌到镜头前。

《子弹列车》方方面面都有这种不设限的放肆和松弛感。炮灰杀手狼,拥有完整而隆重的人物前史介绍,主角都没这配置,结果出场就挂了;终极战斗的紧要关头,故事线突然岔到一瓶Fiji上去,用矿泉水的视角看完了它的一生;明星客串像走在路上捡到钱,猝不及防地闪现;动作戏用大开大合叠加小打小闹,皮特忽然成龙附体。你死我活没有预兆,花里胡哨别出心裁,全片都流露出纯粹的消费性质,娱乐至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想不到宿命论有一天会被这样呈现。大卫·雷奇很好地平衡了电影的暴力和幽默的属性,让这个没什么内在逻辑的故事,靠着你来我往和见招拆招就热热闹闹地走到了结局。

但从未觉得它单薄,反而被它旺盛的活力打动。毕竟活在当下,让人快乐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转载声明: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今日话题

你最喜欢《子弹列车》里的哪个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