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母亲和三千孤儿”的故事,承载着60年来的血乳交融、爱痛交织,这一段民族佳话,历久而更弥香。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用细腻而温暖的方式,让这一段催泪历史荡开灰尘,和观众们见面。

在公映之后,引发了观众们的共鸣和共情。

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高达7.5分。

观众们纷纷表示,电影有“直达内心深处的感动“。

有的观众都看哭了,并且表示,还会选择二刷。

这个档期虽然是大片云集。

但是这部电影,一定是适合一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观看的片子。

01,每个人的必修历史

“草原母亲和三千孤儿“的催泪历史,是每一位观众的必修课。

尔冬升导演在呈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选择的方式是很克制的。

124分钟的时间里,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娓娓道来。

故事分为两条线。

第一条线是陈宝国扮演的杜思瀚,艰难的寻亲之旅。

他的母亲得到阿兹海默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忘不了自己曾经送到孤儿院的女儿。

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身为哥哥的杜思瀚,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内蒙草原。

尘封的往事,重新被提及,也引出了60年前的那一段历史。

第二条线,以萨仁娜和妹妹杜思珩的视角,来展现叙事。

1960年前后,是我们祖国成立之后,最为危难的时候。

光是上海孤儿院,就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好几倍的婴儿。

在这个时期,当时并不富裕的内蒙古草原人民,用他们的善良,和博大胸襟,接纳了3000多个嗷嗷待哺的孤儿。

让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孤儿们得到了收养,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佳话。

根据记载,在困难年代,为了保障这些孩子成长和生活,当地的老百姓付出了极大的贡献。

孩子们经过千里的颠簸,要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治疗,被寄养在育儿院。

等到他们适合了当地的饮食和水土之后,这才将他们送到了草原上,交给了当地有缘分的额吉母亲。

02,“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3000多个孩子到了草原之后,这些草原上的牧民们,生活也很不宽裕。

他们能够选无条件收养孩子,也是对于孩子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节,都可以带领观众们回到那个年代,感受到那种不计回报的,浓浓的大爱。

初到草原,小女孩杜思珩很不适应草原的生活。

她不喜欢喝草原上的奶茶,不适应在外面上厕所。

萨仁娜就和哥哥亲自给她搭建了简单的卫生间。

孩子尿床了,她也是满脸的宠溺。

作为母亲的她,事事尊崇孩子的内心。

甚至为了学习汉语,还专门跑到课堂去上课。

萨仁娜只是其中的一个母亲形象,代表的,却是千千万万个“额吉“。

他们和这些孤儿,并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他们却以一颗大爱之心接纳了他们。

用真心去对待他们,视如己出。

在大草原上,内蒙古人民和孩子们建立了一道道跨越地域,跨域时间,跨越亲情的大爱。

谱写了一段人世间的佳话,筑起了人类永恒的丰碑。

03,海的尽头是草原,草原的尽头是爱

杜思珩为了完成额吉的心愿,她一辈子都待在了草原上,陪伴着母亲。

在电影片尾处,有这样的一句话。

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的老年萨仁娜,对着千里之外的杜思珩的亲妈,表达了感激之情。

感谢你把孩子生下来,才造就了他们之间的缘分。

也许,杜思珩也埋怨过自己的生母。

在困难时期,没有条件去养育两个孩子的母亲,选择了将一个孩子送到了孤儿院。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有的时候,我们也在感慨,为什么有的母亲狠心,能够把孩子抛弃不管。

然而,熟知了那一段历史之后,才觉得,也许他们有的时候,也只是为了给孩子一条生路。

根据上海市民王海庚的回忆,当时被送走的孩子,也有可能被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收养了。

都是“迫不得已“。

因为“没有什么比骨肉亲情更难割舍的“,很残酷,但是也很现实。

在那个人心淳朴的年代,纵然生活困难,只要人心向善,仍然能够将艰苦的生活,过成一首诗。

生母挂怀,哥哥千里寻亲,是亲情的羁绊。

杜思珩看到了哥哥之后,选择了原谅,是一种来自亲情的爱。

萨仁娜对于杜思珩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是一种大爱;

草原兄长那木汗,拯救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也是一种爱。

电影用这么多朴素而美好的瞬间,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

制片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电影——

“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充满光辉的历史,感受这份精神力量,传承这样的真善美。“

电影从细微处着手,传递出来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宝贵情谊。

这也是我们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出生在苦难的年代,是孩子的不幸;

生活在草原母亲的怀抱,是他们共同的幸运。

在大荧幕中感受到这一段很美,很真,很催泪的历史,真的是意义非凡。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去看一下这部电影。

因为,记住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