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票房号召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谁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那就是票房号召力高。比如早期的周星驰以及成龙,这两个人只要出现在演员或者导演列表里,就是品牌。

美人鱼》宣传的时候,各大地铁、公交站都出现了这样一张硬广海报。海报上面没有主演,没有剧情介绍,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有,只有大大的“周星驰”以及片名跟上映日期三大要素而已。请问现在谁敢如此宣传一部电影

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就已经完全达到宣传的效果。可见,这就是观众对周星驰作为演员以及导演票房号召力的最大信心。而周星驰的“星式无厘头”,则是他身上独一份的标签。

不过近几年,“票房号召力”这种东西,也渐渐被导演“玩儿得明明白白”了。比如客串三分钟,也敢按主演来宣传了。

导演会很“机智”地在宣传片里把票房号召力好的演员拍的戏基本播完,然后给观众造成一种这位演员戏份非常多的感觉。然后观众纷纷买票,然后去到了电影院后才发现,原来宣传片都几乎已经看完了这个演员的全部剧情,而他不过是全剧里一个小配角而已。(沈腾的“含腾量”一词应运而生。)

那么,“票房累计”这种东西,真是可以跟票房号召力有直接关系吗?

近几年来很多明星非常关注这样一个“百亿电影人”的排行榜,仿佛谁成了百亿电影人,谁的票房号召力就大。大家总会听说今天欧豪跟李晨主演的电影累计票房破100亿了,明天沈腾跟吴京主演的电影累计票房破200亿了等等。

但是除了沈腾跟吴京,又有几位,是真的不带水分的呢?

拿李晨的100亿累计票房来说,如果说李晨参与演出过的所有电影票房加起来破百亿,没有太大问题!可是这几部电影当中,他真正作为主演拍摄的又有几部呢?

而票房累计如果按照参与演出就计算的话,那那些群演可不就是几千亿的票房累计了?

这话还真是话糙理不糙!

“票房累计”和“票房号召力”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大家选择购买电影票,是冲着配角是李晨吗?再拿白百合来说,她是一个非常会选剧本的女演员,但是有多少人认可她的票房,却不认可她的票房号召力呢?

演员对电影票房的号召力是建立在演员能够对电影票房起号召作用的前提下的。

所以吹嘘的什么百亿影帝本身就没有太大意义,如果做不到像周星驰跟成龙一样,只靠一个名字就让人想要买票进到电影院。还不如学一学黄渤,别太把票房太没当回事,这些数字真的不过是数字而已。只有认真踏实地提升自己的演技,多拍拍好电影,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圈王原创,欢迎点赞关注更多精彩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那些一步步长残的日本童星,小时候卡哇伊,长大判若两人

15岁成名30岁翻红,张含韵逆天翻盘,到底是运气还是实力?

这几张校花脸,究竟赢在哪儿?王思聪变舔狗“输液”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