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

在评论区问,「不是提前观影已经烂了吗?」

这种关切。

基于什么样的立场。

其实并不重要。

起码也代表了一种关注度。

这部电影

真的会“烂”吗?

电影史上,有许多烂片。

无论是好莱坞、宝莱坞、东方好莱坞还是内地、日韩电影,其实都逃不过“烂片”的命运。

就像庄文强导演讲过,都有一定概率。

但烂片是有标准的,它并不和票房或者评分完全挂钩。

比如一般情况下,都是从态度而品质的“烂片”,从剧本到导演、演员,就奔着“圈钱”而往,随便编、随便演,剧情漏洞一堆,表演敷衍而乏善可陈,当然也有主创团队能力不足而引发的惨烈后果。

比如2010年两大天王的科幻题材电影“双扑”,刘德华合作王晶的《未来警察》,以及郭富城合作陈木胜的《全城戒备》,又比如梁朝伟2018年的作品《摆渡人》,还或者包括2019年梁家辉合作王晶的《追龙2》、2021年的《追虎擒龙》。

而这部《风再起时》,则无论是态度、能力还有品质,都绝无可能会有问题。

这个预判有逻辑依据。

电影最开始叫《全球通缉令》。

其实就个人而言,更倾向喜欢这个片名,直接点题。

也非常符合一部商业大片的定位。

旧年代故事、枭雄的成长与时代变迁,不可一世、一手遮天与仓皇远遁。

这本身就已经是足够的商业元素,辅以港式警匪电影的流畅叙事和适度的爆裂场面,再兼及历史和旧年代的人文思考。

按照常规的手段,商业为主、文艺和深度为辅,结合翁子光的编剧能力,以及郭富城和梁朝伟的表演张力、深度,毫无疑问必然会是一出精彩大戏。

而这种程度的呈递,或就是兼顾市场与品质的最优选。

但从电影首映后的少量短评观察,翁子光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要的并不只是像上个十年,类似《寒战》和《无双》一样的票房和口碑兼收。

其目标直指影史留名。

或可推测。

他加大了历史叙事和思考所占的比重。

就如最开始《全球通缉令》那张海报,上面赫然写着“香港三十年来最磅礴的野史篇章”。

电影跨越了上个世纪从四十到七十年代的历史。

而跳跃叙事与大量蒙太奇手法的应用,令一些倾向“直截了当”叙事、或尤其喜欢“爆米花”港式警匪电影的观众会不太适应。

就如部分短评所言,慢镜、旁白和字幕,甚至MV。

但喜欢深度和思考的人就或会有极大惊喜。,诸如“风格独特、回味无穷”、“不同于爆米花港片”、“观影门槛很高”以及“细腻精致”、“很文艺的历史片”。

而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致使口碑出现两极分化。

那无非也就是其“野心”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比如导演曾在接受访谈时讲,“每开一枪到底那人有没有死,我都要考虑的,我不会莫名其妙拍一个大场面。”

所以这部电影,有商业的底色,却并不会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

如果放在常规港式商业电影的角度去理解,可能会认为这个尝试是“失败”的。

不过若以品质为标尺,却有极大可能是影史仅见的奇作。

在电影之外,还有个更有趣的话题。

指向两位主演的拥趸。

网络平台上目前只有二十四条短评。

其中有七条直指梁朝伟“很迷人”,有一条在赞杜鹃“很美”,而仅有两条称赞郭富城演技突破,且都是连同梁朝伟一起。

这当然说明梁朝伟拥趸的活跃性。

其实毫无疑问,这必然是一部双雄式电影,而郭富城饰演的“磊乐”则是绝对主线。

也正如夸梁朝伟迷人那条短评所言,“电影的戏点在郭富城。”

撇开电影不谈,夸偶像“迷人”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也是很合适的做法。

尤其就这部电影而言,两位主角来讲,郭富城饰演的“磊乐”戏份占比较大,角色也极富层次和张力,梁朝伟的“蓝江”则惯常内敛,所以短评亦有“周慕云”之说。

这种情况下,与其对比演技,不如谈谈粉丝视角的“魅力”。

而与角色设计相反,郭富城先生的拥趸则显得含蓄羞赧,他们甚至不敢说郭富城“迷人”。

没有攻击性是好事,但正常适度的评价应该要有。

题外之言,随心而论。

说回到这部电影。

以及开篇所言,有人问及「不是提前观影已经烂了吗?」

且不说目前网络仅有极少的只言片语“速评”,即便正式上映后,评价出现两极分化,也不能据此就认为这部电影“已经烂了”。

当然,并不能要求所有观众都有独立的观影思考能力。

但关于电影品质的判定,还是有“基本法”可循,比如电影的技术、演员的表演和叙事的逻辑,这些东西立住了,主要区别就在观影的娱乐性和思考的深度问题上。

翁子光说,郭富城的表演,比《踏血寻梅》时期更为犀利,而也有短评讲,“翁子光这次更让郭富城在演出上有更多的发挥”、“郭富城此次诠释多个年代的磊乐,演出突破极大,远比《踏血寻梅》更有惊喜之处”,正好是一个对照的印证。

关于梁朝伟,则是“收放自如,依然好看”,以及许冠文“贯穿始终,戏份不多却很抢眼。”

此外的《踏血寻梅》原班底,更是尽揽金像奖演技奖项的那群演员。

即便仅基于主创的历史案例,这部电影也绝无可能如某些香港电影般“烂”掉。

这就是信心的来源。

唯一的可虑,无非指向商业票房,毕竟从惯例来看,偏文艺深度风格,有可能不利于票房。

但观影市场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突然想起。

当年有人评价新浪潮名宿谭家明。

「即便是失败作,仍比很多人的成功作灿烂。」

这句话用到翁子光这里。

似乎也恰到好处。

用另外一句短评做结。

「其野心及人情世故、影迷情怀,

都可以在观影过后的数天以至一段长的时间,

回荡影迷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