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天赐的声音3》这个节目的每期更新,最让人期待的,已经不是有哪些歌手、会唱什么歌、会有怎样惊艳的改编,而是那几位鉴赏团又有什么用的毒舌评论,嘉宾们又会如何应对。

最新一期的节目,几位飞行合伙人歌手的反应,果真有惊喜。

男歌手陈鸿宇和女歌手马吟吟两人合唱了《深夜的歌》,两人的声音太出色了,辨识度极高,一开口,那种氛围感就出来了。

迷离的、醇厚的,即使没有词,让他们用简单的字去吟唱,对听者来说,就是一种非常舒服的享受。

用胡海泉更有文化的说法,是像三毛的散文,又有蒋勋的历史厚重感。

然而,鉴音团可不这么认为。

在梁源看来,两人的表演,真的是很假的表演,很假的温情。其原因是,他们两人离歌词里所唱的生活,真的太遥远了。

因为太遥远,所以最终表达出来的那种情感,也不真诚,所有的一切,都是“演”出来的。

而另一位鉴音团成员流水纪也直接表示自己很不喜欢陈鸿宇和马吟吟合作的这个作品,在他看来,就是利用自己的声音优势去重复陈词滥调的忧伤。

其实这两人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用华丽的包装纸装了一盒昂贵的咖啡总给一直在饿肚子的人,礼物好看是好看,但没有实际用处。

胡彦斌就看得更透彻了,这两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评判标准,一个是选曲。

如果用民谣的标准去评价,陈鸿宇和马吟吟的表现是不够的,但如果是用流行音乐去评价,他们又表现得很出色。

此外,就是两人选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作品。

又是犀利、激烈的辩论,然而这一次,两位飞行合伙人,让人出乎意料的冷静。

马吟吟承认鉴音团说得很有道理,尤其同意他们说的歌曲内容离得太远这一点。用陈鸿宇的话说,现在都能打车了,却还在唱坐公交车的事。

而且,单纯从“不同意见”这一点来说,这两人也是格局比较大。

马吟吟认为,文艺批评就是必须存在的。陈鸿宇则是认为,这样的声音存在,让他能从创作者的角度,去看第三方的想法,从而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创作上有改进。

前面剪辑效果已经把“战歌”拉响了,没想到这两位的反应,让人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

更难得的是,这两位的应对并非阴阳怪气,而是真的不卑不亢,理性讨论,接受不同的声音存在。

而在符龙飞和孟佳表演《男孩男孩》之后,梁源对于符龙飞的评价,就更狠了。先是直言他们两人的改编把整首歌给毁了,后又直接吐槽符龙飞的以往的一些原创作品,比如《拜托小姐》的歌词,第2句说自己不会滑板,第6句说踏上滑板往前飞。

梁源的意思是,虽然符龙飞一直坚持自己创作,但他不红的理由,是作品不行。连歌词逻辑这种最基本的东西,都有很明显的漏洞,由此而上升到音乐审美的问题。

吐槽人家不红,吐槽作为创作者却作品不行,这对于一个坚持原创音乐的歌手来说,是全方位的否定。

没想到的是,符龙飞从头到尾的应对,不仅不卑不亢,也显得情商挺高的。

符龙飞说不可能去强制要求每个人都要喜欢他的作品,而鉴音团不喜欢,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这个他完全可以接受,更不喜欢是辩驳。

这点真的挺难得的。作为一个创作者,每一个创作出来的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还有让自己感动的点,那就像是自己辛苦生出来的孩子。自己可以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但要是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没有几个能忍受的。

紧接着他又介绍自己的作品有多种类型,建议对方如果还有兴趣,也可以多花时间去听去了解。

其实,这样的话,如果换个表情换种语气,很容易就会给人感觉是忍着生气回应。但从符龙飞的表现来看,真是用挺客观的语气在描述这件事。

后面他和张碧晨唱了第二首歌后,在主持人让他说说的时候,他仍然是很客气让现场的人去点评。

他的理由是自己很熟悉了,言下之意,他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在哪里,所以更希望其他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评判。

最终,这次表演得到了一致地夸奖。

这一期有意思的地方是,鉴音团的毒舌似乎又要制造出尴尬、紧张、冲突的气氛了,歌手们的反应,却瞬间让那种气氛缓和了下来,哑火了。

是鉴音团这期真的遇到了对手了吗?

个人认为,并不是。

当大家的话题回归到音乐、作品本身,理性、客观地去探讨,歌手们其实也没那么狭隘。如果总是要提及音乐以外的东西,比如人气、红不红、懒等等之类的,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涉及个人生活选择,本来就有很多不确定、不得已的因素,除了尴尬和矛盾,也没有什么值得放在这样的节目里讨论的。

——END——

作者:六六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抄袭必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自网络,若侵联删。了解更多明星娱乐八卦、经典影视剧背后的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