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春晚舞台的特效可谓越来越好了。

2022年的虎年春晚,虚拟视觉技术、720度LED穹顶空间、空间媒体传播矩阵等高科技的运用,让整个舞台的视觉效果达到影视级别,可以算得上是一场视觉盛宴。

但可惜的是,春晚的节目质量却不见得有相应的增长:

节目类型固定,主题乏味可陈,甚至偶然还会闹出一些小笑话。

然而,节目水准的止步不前并不会影响人们观看春晚的习惯。大家依然会每年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一年一度的盛典。

由此可见,春晚表演了什么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了,一家人能围在一起看春晚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身为一个南方人,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在除夕晚看春晚的习惯。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对春晚的印象是什么?

得到的答案也许就会像今天介绍的电影名字一样:没有什么必要。

当然了,没有必要并不等于没有意义。

毕竟春晚对于不少人来说,是即将可以和家人团聚的信号,是必不可少的温馨记忆。

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并不会对春晚的意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文艺晚会,它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公众对后者的认同度甚至更胜于前者。

另外,作为一场国家级的文艺汇演,春晚团队其实在筹备春晚时做了海量的工作:

层层把关的节目审查要安排上,舞台场地的搭建不能马虎,招商引资的环节更是重中之重。

只是这些筹备工作一般都在幕后进行,普通人对过程知之甚少,也没有多少渠道去了解。

然而,当这些幕后工作被拍成影片播放时,大家还是有可能会被其中发生的事所吸引。

例如,当我看到电影《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的内容简介时,瞬间就升起了兴趣。

电影讲述了一群因为各种原因久久不能返回故乡的海外华人,因为思乡心切所以打算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举办了一场民间春晚,缓解乡愁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部以伪纪录片形式来拍摄的无厘头喜剧:

片中没有任何知名艺人,只有一群本色出演的路人甲。

片中也没有波澜壮阔、让人看得荡气回肠的剧情,只有各种无厘头但又顺理成章的巧合。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一部集整活和鬼畜于一身的伪纪录片。

画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风格,画面里的人也有模有样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但拍摄镜头往往会“不经意”捕捉到让人啼笑皆非的元素,受访者表述出来的内容也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例如里面有个叫胡毕硕的专家教授,一出场架势十足,俨然一副权威的模样。但他名字里的谐音梗和深厚背景里摆放的二次元手办,又暗示着他这一连串荣誉头衔的背后肯定不简单。

果然,当他引经据典、博古通今地解释春晚为何这么重要时,引用的资料竟然全是些莫名其妙的内容。有的是和春晚毫不相关的素材,却能生拉硬套地解释春晚和华人的渊源。

有的甚至直接是胡编乱造,如以李白的名义创作了一首藏头诗,表示春晚连古人都知道;

短短一段采访,足以看出导演对网络热梗的熟悉,而且还能融会贯通,玩梗玩得如鱼得水。

然而,胡教授的戏份只是电影恶搞内容的一小部分,真正负责让人笑到肚子疼的,是筹备春晚的那群人:找场地找到原地失踪的赵补拙;

找设计师做海报,结果因为预算不足弄了一版“骚得不像话”海报的钱木柚;

一直被队友逗乐,从头到尾笑个不停,简直可以被称为观众“笑替”的肖点滴;

虽然是全片颜值担当,但却到处拉些不靠谱赞助,还老爱出馊主意的贾欣欣;

平时存在感极低,但却反而是让晚会能够顺利举行的关键人物龚举人;

最后,还有这场晚会的主策划却什么都不懂,只负责把片中所有人拉到一起的唐冰;

不难想象得出,由这种草台班子组织起来的晚会,注定会连正经节目都没有几个。

报选节目的人,有的是会“看不见的书法”的奇人,有的是用读心术“解读自己内心”的异士;

有女儿临时怯场,母亲当场表演狼性教育的母女,也有平时开餐馆、送外卖,业余喜好创作一些歌词让人汗颜的说唱兄弟。

在这些奇人异士里,跳民族舞的广场舞大妈反而成了最耀眼的存在,甚至连从“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请来的盲人人声合唱团,在撇除了诡异的氛围感外,也显得分外出众。

如果单纯从文艺汇演的形式上来评价,这场民间春晚无疑是失败的。

但回归到文章开篇对春晚意义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这场低质量的春晚,对于这些海外华人而言和正式的春晚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半桶水的魔术师,在台上的表演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却不仅获得了掌声,甚至连他本人也乐在其中,最后还感谢了坐在台下的父母多年来的支持。

赞助商强塞进晚会的“人造仙女”独唱节目,由于缺乏经费无法用威亚吊起表演者,只能让两个壮丁浑身涂黑装作是背景的黑幕,抬起仙女假装有凌空的效果。

如此滑稽的场景如果放在寻常的晚会里,别说赞助商会气得七窍生烟,观众也早就嘘声一片了。然而不仅五音不全的仙女唱得很嗨,全场观众也没有因为走音的演唱而生气。

除了草台班子在后台急得跺脚外,其他人都对这个闹剧一样的节目格外地宽容。

是观众的审美不行,看不出这些节目质量堪忧吗?我认为并不是。

节目确实是很糟糕的节目,只是对于来看晚会的人来说,这场山寨春晚却是一场能让人缓解思乡情绪的、和同族人欢聚一堂的美妙晚会。

所以,对于电影里现场观看的观众来说,这场“骚得不像话”的民间春晚提供的正向精神价值,其实和正儿八经的春晚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对于屏幕外的观众来说,比起正式的春晚,这场融合了各种无厘头元素的民间春晚,不仅表演的过程中笑料百出,在筹备的过程里也妙趣横生。

既能了解一些幕后工作的冷知识,又能被无厘头剧情逗乐,甚至还能从中收获一些感动。

说唱兄弟的表演虽然不靠谱,但为人确实仗义,不仅被临时拉来当主持人成功救场,还唱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歌曲。结果这首歌却意外地靠谱,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为什么唐冰要如此执着要搞一场自己根本Hold不住的民间春晚呢?

除了是给长期滞留海外的同胞一个慰藉外,更是希望能通过举办这场晚会寄托乡愁。

毕竟在筹备晚会的过程里,她的亲人因病逝世了,但她却因为各种原因好久没见到对方。

剧情虽然无厘头,但电影在让人捧腹的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丝丝触动。

比起那些只会融梗没有灵魂的春晚节目,这部电影难道不是更有艺术成分吗?

因此,尽管我不爱看春晚,但我却很爱看《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

推荐大家也去看一看这部全是路人甲演出的伪纪录片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