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一部影片能让你看完后,如此爱眼前的世界,爱这片土地上已经泛黄了的行道树,爱晃眼睛的车灯,和可能有点吵闹的奔忙的人们,脚下的每一条路都是回家的路,但我们很难很难去讲述来路的艰辛,而这部电影替每个人讲述——的确,每个人。
饶晓志导演很会捕捉人性里的浪漫,当成朗和司机瓦迪尔隔窗而笑,理想主义就从滚滚黄沙中升起,它最初的形态是轻盈的,乘着一首歌谣如御风而行。当遭遇分歧,它黑白分明的是非观就化为锋刃,割破每个人心底的暗疮。可还得要它点燃成朗面前的篝火,才知道沉重局势里,还葆有那么澄澈的希望。没有人不想成为值得被成朗大喊一声“你真帅”的大人,可是滚了泥溅了血,我们才怀疑,或许世界不会变好了,或许坚持并无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万里归途》又是一部关于理想主义的成长寓言。
我赞同饶导的评价,王俊凯非常好地完成了表演。代入感是不会骗人的,我已经不知不觉把成朗当作观照灵魂的水面,看见过去自身成长的影子,看见前方沉默不详的巨大阴影,倘若我是成朗的后辈,我肯定会带点他“想吃的东西”,去向他取取经验,再听他吹一句牛逼——像彩蛋里吹的那样。作为一位青年演员,他没有急于证明自己,张弛有度的表演始终和张译保持良好的节奏和张力。不去美化角色的不足,不去钝化角色的棱角,让成朗毫无偏差地立在那里。
成朗青涩,他目击暴虐的眼睛里是对暴虐的难以置信,而非宗大伟眼中的难以面对;成朗感性,他举相机的手会颤抖,冷峻的眉头下眼睛会流泪,而非宗大伟的重若千钧,克制于形。开场第一次撤侨,面对异国难民集体哀求的呼声和挣扎挥舞的双手,宗大伟硬起心肠,一脸沉重冷硬地穿过,和背后成朗稍顾礼貌的无措,跑出来之后还在往包里塞东西的慌忙,形成有趣的对比。那个基调定好了,后面再没跑偏过。对每个细节的诠释都恰如其分。
以至于当我回想起他的一切,所有震动都像余波收回波心般自如,又丝毫无损关键镜头里丰厚的意蕴。
回到成朗临危受命的那一刻,窜天篝火前,镜头从他身后慢慢摇下来。异国的夜空,茫茫前路,成朗仰头的剪影留在宽阔的荧幕上,形成一幕最为简单也最为壮阔的抒情。小女孩法提玛的故事讲到:“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原来早在那时,就暗喻了理想主义宿命般的殊途同归。
再到与穆夫塔对峙的那一刻,成朗被暴虐洗礼的理想主义,已经几乎是血色的样子,但他还没放弃对真相的坚守。穆夫塔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头目,他想以假相掩盖真相,忌惮中国外交官所说的血债血偿。尽管成朗并不知晓,他仍然举起了相机——宗大伟赌过一场后,成朗也在赌,而且主动入局。这位从不说谎的外交部新人,筹码尽失,只能靠一个谎言去捍卫百余名同胞的生命。
那是一个震颤心灵的时刻,他脸上还有恐惧和热泪,坚定的声讨撕开死亡的阴影,也撕开他固有的是非观。我们看到,一位年轻人挽救了理想主义最后的余晖,也被迫在枪口下重塑了自己——他的演绎担得起这层深厚的寓意。
好在他们都赢了。
或者说,是他们背后的祖国赢了。穆夫塔能以血海掩埋平民,但是,他无法对抗中国捍卫同胞鲜血的决心。成朗之所以能站出来,除了战火的历练,还有对祖国毫无保留的信仰。身临险境的此刻,祖国带来的底气是强大的,唯一的。演员王俊凯本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成朗是一个对祖国有强烈自豪感的青年。他的确懂成朗,懂那份自豪感融入骨血、铸成信仰之后是什么模样。
如果我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看了这部电影,我真的会涌起一股理想主义的冲动。我不会有那么多权衡和考量,我会坚定地分出“能”与“不能”,我会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不惜远赴异乡,去做对的、有意义的事情。而此时,如果摸爬滚打的我们开始怀疑,坚持下去并无意义,究竟该怎么办呢?
北京的冬夜有雪,烟花声不是炮弹,亲人在家门内忙碌,祖国在身后守护着我们,那就找到那个愿意在枪口下为你举起相机的人,去重塑你们最后的理想主义。
总会做到的。那时你们也可以跟成朗吹吹牛逼。
谢谢《万里归途》给这个秋季奔忙在尘嚣中的人们献上一份礼物。
敬那些尚未熄灭的朴素的热忱。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