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林永健,我们大脑一闪而过的画面可能是春晚里烫头大姨。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国家一级演员”,除了春晚舞台我们也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这位“老戏骨”的身影。

正在热映的《平凡英雄》中,林永健老师仅有几个动作就展现出了一个机场地勤人员的专业与感性。一个遵循规则也愿意因为一个孩子的生命打破规则的平凡英雄形象,在他的表演之下变得可信、可敬。

一开始是对一位醉酒乘客的态度,态度轻松动作利落,遵守规则绝不让醉酒的乘客上飞机,接着是听到“断臂小男孩”的哥哥要求“飞机飞回”,在短暂的诧异之后看到孩子的断臂心疼之余马上给领导还有机长联系。

表情从不容置疑到心软焦急,动作从挺直背部到温柔弓背,让我们知道一个人、一架飞机、一个机场、一个航司,正在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二次返回廊桥,接他去乌鲁木齐接受救治。

电影《平凡英雄》由真实事件“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改编,林永健老师的表演在片场就得到了导演陈国辉的高度评价“我才知道什么是国家一级演员”。这里指的是林永健老师一次次抬起几十公斤的担架,只为一个镜头的完美呈现。

观众对林永健老师的表演也是非常肯定的,他善于刻画普通人,而这部电影恰恰又是讲述普通人高光时刻的电影。

在《平凡英雄》中,无论是明星影后影帝,(如李冰冰、黄晓明、冯绍峰)还是老戏骨,(如林永健、阿孜古丽·热西提)抑或是青年演员(张一山、周依然、古力娜扎)都贡献了精彩的表演,除了是演员自身的专业能力过硬以外,还有一个让他们共情、入戏的共鸣点那就是事件本身提供的信念感。

在众多演员之中,最令人动容的还是演出“断臂小男孩”的小演员帕尔曼·帕热哈提,他只有6岁,是真实意义上的“小鲜肉”。

但这个“小鲜肉”,确实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因为需要给化特效妆保持“断臂状态”,他在片场一直把自己的手臂藏起来,放在身后。

我们知道,让一个6岁的小男孩保持一个动作是多么的难。而这个小演员就可以因为拍戏,因为工作,因为自己对角色的信念,一直保持一个动作的同时演戏。

也是因为他这样的专业度,让观众观看的时候很有代入感,很相信在这个男孩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相信所有恻隐之心和眼泪也都是真的。

小演员的演技是非常有层次感的,在被拖拉机绞断手臂时候的疼痛,到和田医院绝望地喊着妈妈、在去往机场的救护车上和哥哥约定“这是男人的冒险”,飞机上时候昏迷喊妈妈等,都不是一味的喊叫,而是犹如真实经历过一般一点点的将痛感“传递”给观众。

共情是很难的,但是小演员做到了。

在小演员的表演营造的大前提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伸出援手帮助的桥段更加冲击人心。他们原本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是母亲,是父亲,是儿女,是领导,是员工,是路人,是过客。但是在那一刻他们是坚定机长、是毫不犹豫的空军少将指挥官、是迅速的空中管制员、是担忧的GOC值班主任、不假思索机场党委书记…….他们是平凡英雄的最佳注解。

这是电影,但这并不是杜撰和传奇,而是真实发生时间的复刻与还原。这部电影将所有的亲历者的形象放在大银幕上,让更多人知道在那一晚,在黄金8小时之内,一群平凡人是如何救助另一个平凡人的,他们没有商量,就是凭借着本能和职业素养把这件事做到了最好。

这是一部值得看两次的电影,第一次看感动,第二次看平凡人的细节。在电影中有几个细节一直让我回味:

第一个是断臂小男孩在闹市的车上,市场里的大叔起先不愿意让路,看到孩子后的那一眼心疼和震惊;

第二个是在飞机上,断臂小男孩因为颠簸险些晕厥,和他同一班飞机的年轻医生因为一场失败的手术不敢救助小男孩,后又因为医者的初心勇敢站出来的画面。

在这件事里,没有人是事先就做好了准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犹豫只浅浅地在眼里划过了一两秒,就开始了无私的帮助。

电影的作用可能有很多,比如体验一段浪漫爱情,比如看到喜欢的明星,比如体验高科技的声光视效。但是我们也非常需要一部这样的电影,主角是平凡人,讲的是平凡事,赞颂的是平凡人的不凡时刻。

一部电影的意义可以很多元,但这一部电影与现实社会勾连,让我们在戏里戏外都开始重启对“善意”的认可。当我们也遭遇困难时,我们相信会有人伸出援手;当我们看到别人深处困难时,我们知道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件事之前,我们会说这是一种理想状态未必成真,但在看过电影之后,了解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事,电影里的角色大多有原型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不是都市寓言,而是善意的纪录片。

被信赖,被保护,也信赖,也保护他人。

这也是大家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除了感动,还有骄傲。骄傲平凡人的高光瞬间,骄傲我们的本能,骄傲我们的价值观,骄傲我们也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电影,讲述平凡人,讲述平凡英雄的故事!